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见病中医调治|中医是怎样辨证治疗颈椎病的

原创 酱紫蛙 科普酱紫蛙 收录于合集#科普酱紫蛙 557 个 #中医 62 个 #疾病防治 66 个 #颈椎病 8 个

咨询

我今年28岁,近段时间总感觉颈肩部疼痛不舒服,今天到医院就诊,经检查被诊断为颈椎病。我上网查了一下,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不错,不过具体怎样治疗网上没有讲。我要问的是:中医是怎样辨证治疗颈椎病的?

解 答

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确实不错。根据颈椎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中医通常将颈椎病分为太阳督脉型、风寒湿痹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交阻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不足型6种基本证型进行辨证治疗,下面是具体治疗方法。

(1)太阳督脉型

● 病因:由于劳损、外伤及年老体弱等因素造成机体虚弱,或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首犯太阳,久病入里,导致督脉病变,卫外不固,营卫失和。

● 主症:头项肩背疼痛,颈项强硬,四肢酸痛麻木,尤其以上肢为甚,双手无力,屈伸不利,肌肤麻木,头痛头重,甚则脏腑阴阳失调,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出汗或无汗,全身怕冷,恶风,舌质淡红或紫黯,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缓或浮紧。

● 治则:祛风散寒,活血和营,舒筋通络。

● 方药: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桂枝、当归、地龙各12克,葛根、白芍、丹参、羌活各15克,甘草6克,大枣6枚,生姜3片。

● 加减:风邪重者加荆芥、防风;寒邪重者加熟附子、细辛;湿邪重者加苍术、秦艽。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

(2)风寒湿痹型

● 病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复因久居湿地,涉水冒雨,汗出当风等,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注入经络、肌肉、关节,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塞。

● 主症:头项肩背和四肢疼痛、麻木,项背拘急,活动受限,颈部压痛、窜痛,颈项部可触及条索状物,上肢沉重、无力、麻木,或有肌肉萎缩,手指屈伸不利,肢端麻木,不知痛痒,同时可伴有头部沉重、胸闷、纳呆等症状,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或迟。

●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除痹。

● 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姜黄、当归、川芎各12克,赤芍、防风各10克,黄芪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生姜3片。

● 加减:风胜者加荆芥、白芷;寒重者加制附子、细辛;湿重者加苍术、防己;病程较久、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可配用全蝎、蜈蚣等具有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作用的虫类药物。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

(3)气滞血瘀型

● 病因:跌打损伤,脉络破损,血液留滞于脉外;或病程日久,外邪留滞经脉;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血运无力,皆可使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导致脊柱、四肢、筋脉、关节等部位气血凝滞,经脉闭塞而呈现气滞血瘀之发病机制。

● 主症:头颈椎肩背和四肢疼痛麻木,多为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尤甚,肢端麻木、发绀,肢体无力或拘挛,抽掣作痛,并可有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胸闷胸痛,失眠健忘,烦躁惊厥,甚至面色无华,肌肉萎缩,发枯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或薄少,脉弦涩或沉涩。

● 治则:理气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

●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鹿衔草各12克,红花6克,当归、地龙、川芎各10克,生地黄、赤芍各15克,甘草6克,大枣6枚。

● 加减:气滞明显者加枳壳、木香;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血瘀明显者加三七、乳香、没药等。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

(4)痰瘀交阻型

● 病因:痰瘀交阻型是在气滞血瘀型的基础上又夹痰湿,痰瘀交阻合而为病。瘀血阻络可使津液难行,聚为痰浊,痰浊滞脉亦可使血运不畅而加重瘀滞,痰瘀互结,阻滞经脉、肌肉、关节而发病。

● 主症:头颈肩背僵硬疼痛,酸沉麻木不适,眩晕恶心,胸脘痞闷,头重如裹,咽喉梗塞不利,身重无力,转颈时症状加重,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弦滑。

● 治则:健脾祛湿,活血散瘀,化痰通络。

● 方药: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半夏、枳实、当归、赤芍各10克,陈皮、茯苓、桃仁、川芎、郁金各12克,制南星9克,红花、甘草各6克,大枣6枚。

● 加减: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者,选加代赭石、天麻、竹茹、生姜;脘闷腹胀、大便溏泄者,加白蔻仁、砂仁、苍术、木香;耳鸣重听者,加葱白、菖蒲;痰阻气机、郁而化火者,加黄芩、黄连等。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

(5)气血两虚型

● 病因:由于病程迁延耗伤气血,或因素体脾胃虚弱,或因其他病变日久成虚,致使中气受损,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力濡养脏腑,运行气血,导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而成。

● 主症:颈肩背痛,肢体麻木无力,肌肉拘挛,形体消瘦,纳呆便溏,腹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头昏,视物模糊,舌质淡,苔薄少,脉细弱。

● 治则:调养脏腑,气血双补。

● 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8克,白术、茯苓、当归、川芎各12克,白芍、熟地黄各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6枚。

● 加减:气虚甚者重用人参,加黄芪;血虚甚者加阿胶、紫河车粉;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当归宜炒,并酌加山楂、建曲、薏苡仁、半夏、陈皮;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者,方宜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

(6)肝肾不足型

● 病因:颈椎病早期、中期患者,因失治、误治或治疗不彻底,病程迁延,精气耗伤,导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而呈现肝肾不足之证型。另外,先天禀赋不足,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弱,或房事不节,以致肝肾亏损,筋脉、骨节失养,也可发为肝肾不足型颈椎病。

● 主症:眩晕时作,头痛耳鸣,颈部僵硬沉麻、疼痛,头重脚轻,走路不稳,上肢麻木不适,腰膝酸软,急躁易怒,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质暗红,苔薄少,脉沉细。

● 治则:补益肝肾,调和气血。

●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4克,山药、山茱萸、当归、茯苓、泽泻、鹿衔草各12克,鸡血藤30克,鹿角胶、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大枣6枚。

● 加减:偏于阳虚者加熟附子、肉桂、巴戟天、杜仲等;偏于阴虚者加龟甲胶、枸杞子、女贞子等;阴虚阳亢风动者加知母、黄柏、鳖甲、龙骨等;阳衰阴寒者加熟附子、干姜等。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

编辑|于娟 赵若汐

审校|张芳芳 李亚旗

魏景梅 编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椎痛
名老中医经验集——施杞(页 1) - 中医临床经验交流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医专业讨论|经...
颈椎僵硬、疼痛麻木,根在脾胃虚,一剂五苓散,健脾胃清痰浊
“手麻如蚁”四年,七味药把血送到手指尖
颈椎病缠绕难舍,中医妙方摆脱“颈”箍咒!
中医辩证治疗麻木有奇功 | 爱医生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