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建筑的上海故事 | 复兴中路1195号: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仍屹立不倒

建筑是历史的脚印,是一个时代的智慧、情趣、财富,是审美品位的结晶和象征。

建筑,可以供历史学家考证历史的细节,可以让建筑学家研究建筑的发展,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回望过去的岁月,可以让经过这里的人们寻访先人留下的曲折脚印。

故人已去,建筑仍在。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先人们,已经成为历史人物,但那些留下了他们的脚印、记录了他们的音容笑貌的老房子,却依然安安静静地待在原地,一如当初的模样,让人感叹岁月竟在不经意间流逝得如此迅速。

4月26日起,

东方网推出系列栏目

《老建筑的上海故事》

邀您倾听这些用上海话诉说的、

有关老建筑的故事……

今天

东东要给大家讲述的是

复兴中路1195号——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仍屹立不倒的德式百年建筑群


复兴中路1195号 来自东方网 00:00 05:07


复兴中路1195号院内现为上海理工大学的市区分部,但却是同济大学前身德文医工学堂的旧址。

同济,从德语(德意志)音译,用沪语读更加接近。

同舟共济的蕴义德中合作,也是天衣无缝。院内的主体建筑是建于1908至1916年间的学校图书馆大楼。

这座大楼由德商倍高洋行设计,参考了普鲁士皇家机械学院样式,建筑面积2725平方米。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三面围合状,中部入口拱券门廊以塔司干式柱支撑,二层为弧形倒角阳台。阳台上端,还有假三层的阁楼,外呈弧形,作为装饰有突出效果。

同济大学,由德国旅沪侨民创办在上海法租界,和圣约翰、中西书院、震旦、沪江等各国人士主持的新式学堂一样,是上海唯一一所德国背景的高等学校。

同济至1908年已经形成一个完整校区,目前还保存的主要老建筑有图书馆、德文科讲堂、医预科讲堂、第二宿舍、第三宿舍、第四宿舍,可以看出是当时上海办学规模数一数二的重要学校。

1891年,德国海军医生宝隆来到上海,见华人社会需要西医西药,便决定回国筹资独立开设医院。

1893年,宝隆诊所在德国教堂附近开设,他还与几名德国医生发起成立“德医公会”。诊所初期经营情况并不好,直到1899年宝隆得到了德国驻沪领事克纳佩和上海道台的支持,在上海华商、旅沪德商中募集到一笔巨资,终于在上海租界新马路(今凤阳路)兴建“同济医院”。

华人捐资者中有大名鼎鼎的朱葆三、虞洽卿,不但建造资金充裕,而且从此就医者众多。

“同济”确实就寓意着德中共济,病人普渡。

宝隆和“德医公会”的医生们还在医院对面开设了同济医学堂,培训华人医师。


和上海华人事业结合后,医院和医学院得到很大发展。宝隆以“为华人的德国医学堂基金会”名义在德国筹款,加上上海本地慈善家的善款,同济医院和医学堂便在法租界买地建屋,于1907年10月1日正式挂牌“同济德文医学堂”。

后来,上海的德国籍工程师加入该校,开设工学院,易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

医工学堂的资产和管理属于旅沪德侨,但部分资金和主要学生来自华人社会,这种办学模式在上海非常成功,因此扩展迅速,迅速赶上一些老牌的教会和公私立学校。

1917年,中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中,即将在沪德侨资产没收。中国政府与法租界公董局协商改建为“上海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开办商科学校。

然而,上海华人与德侨的科技、医学合作并未因战争和财产关系中断,同济转为国立之后,在吴淞地区继续开办,校名保留,规模更大,德文和德国式的医工教育仍为办学特色。

1945年,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旧址转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

1958年,改名为“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

1983年,改设“上海机械专科学校”;

1996年,与上海机械学院(在原沪江大学旧址)合并为上海理工大学。


【沪语学习小应用】

将您的文字输入东方网后台,

AI将模仿知名滑稽演员钱程、

电台主持人蔡雪瑾的声音,

用沪语为您朗读这段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复兴中路 上海徐汇天平街道永不拓宽的历史保护街道之二
#老上海影集#之黄浦(1)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风光
同济 同济路 同济大学寻根
复兴中路街区的故事(引言)
这里是“同济”的发祥地----“上理大”复兴路校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