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建林丨家乡的路

     我生在七O后,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土路高低不平,凹凸不堪,遇到干旱时尘土飞扬,每过一辆车扬起高高的灰尘久久不能散去。更糟糕的是下雨天,泥糊多深,没有雨鞋脱光脚在泥窝里走,石子垫脚时疼的唏嘘不已,有枣刺扎脚上疼的不能行,可这条路是几辈子人走出来的。

       曾记得小时候上学,下雨没有雨鞋,只能光着脚踩着泥糊去学,一路上小石子垫着脚,脚上扎枣刺是很经常的事。回家总让母亲拿针挑刺。晴天还好,站在高处眺望,不太宽的乡间小路像一条条蚯蚓一样错综复杂分布在崎岖的村庄里。运输是相当困难的,汽车只能到村头,如果汽车送化肥,汽车拉煤卸到村头,用架子车套上牛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拉。我村要到大路上,必须上一道大坡,拉庄稼必须得有牛,不然靠人拉是不行的。我记得有一次麦天,往家里拉麦,哥哥驾驶着一架子车麦,我在前面牵牛,路只有一架辙宽,走的很慢很慢,因为装麦子的太高,快一点乱摇晃怕照不住辙,路上疙疙瘩瘩的很不好走,可是还是快了一点,一车麦连人带牛翻到地堰下了,当时吓坏了,害怕砸到人。后来人没事就把车抬上路重新装好拉回家。农村的路太窄还弯坡也陡,翻车是很平常的事。

      特别是下连雨天,路更不能走,泥糊太深,有雨鞋的还算好,就那一天下来膝盖以下都是泥巴。没有雨鞋就得光脚走路,一到天晴了,农村妇女挎一摞摞不是泥鞋就是泥衣服到小河滩里洗刷。农民们种地路不通的,只有背扛或担子担。就这样几辈子的人就这样过来了。

      随着农村改革的春风呼啸而来,响应党的号召,"要致富,先修路"的方针使各个乡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干道都是平坦宽敞的柏油马路,乡村街邻都是平坦宽阔的水泥大道,使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一改往日的风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路是经济的交通纽带,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

      家乡的水泥马路贯穿东西南北,往西近邻314国道直达陕州地区,往北是恒渑高速,一直通往山西境内,往南是南韩公路进入洛阳地区。家乡的路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使农村的生活奔向小康。农民的经济大副度提高,花椒整车整车的往外输送,种植的药材使小贩们络绎不绝,每到收获的季节农民数着红彤彤的钞票,脸上充满幸福的笑容。

     每当走到乡间的大道上,你会发现干净的水泥路宽阔而平整,路边的风景树缓缓地向你招手问好,就连去田间的路宽而平整,每块田间都路路相通。傍晚在路上散步时,迎着落日的余辉,吸一口新鲜空气,心情是多么的舒畅。

      家乡的路是几代人的脚步走出来的,见证着家乡的发展,折射出祖国的昌盛,呈现出勃勃生机,蕴含着家乡人的骄傲和梦想,长长的路引领人们走向希望的明天!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郭建林,笔名,情殇,微信名: 悠悠我心。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人 。从小爱诗词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用诗词诗歌的形式写出来。系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特约作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不见泥巴路(散文)
海边捡泥螺
又是下雨天
以前关城村大街上有多难走
鞋的困惑 高铭昱
宁胜利 | 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