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海亮丨大姐的婚事

          日前,同学趁春节聚会,未免闲聊风俗习俗,骇闻当下农村孩子结婚娶媳妇,光是那彩礼就高得吓人,没有十万二十万的彩礼,你就甭想娶儿媳妇。更有说是南方的彩礼更厉害,动辄就是上百万!其中偏就有一位,说是其儿子在外打工,找的对象是广东东莞人,彩礼自然高企;为了给人家送聘礼,全家人只好东凑西拼,还不得已把乡下的老屋给卖了,终于凑足了20万,儿子与对象却嫌少,感觉丢人,拿不出手,无奈,只好借故推迟婚期。众人听闻,无不唏嘘再三!

        自己在想,爱情与婚姻本来高洁、神圣,怎么就偏让满是铜臭的世俗所玷污了呢,岂不是完全变了味!可眼下农村要彩礼却是大行其道,也可能是现在社会经济发达,人们富裕了,腰包鼓起来了,水涨船高,彩礼自然上涨,可也不能脱离了实际承受能力呀!若要是在以前,大家吃不饱穿不暖,各家穷的要命,你就是想拿彩礼也拿不出,普通百姓不是照样结婚生子吗?自己不仅又迷糊起来,弄不清社会是在进步还是倒退!感叹之余,很自然的联想起四十年前大姐的婚事来。

        姐姐宇粉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比自己整整大了九岁!与母亲何秀姑一样,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为此,自己后来也没少埋怨父母,当初为啥不让姐姐趁小时候上学读书?每次提起,父亲都是摇头叹气,后悔得无以言表,也有时候母亲被儿子逼急了,会说:“那时候和你姐宇粉一般大的街坊邻居有十几个姑娘,没一个上学的,况且又是个女孩家,早晚是人家的人,上不上学都一样。”闻听此言,自己气得直吼吼!姐姐宇粉倒也没什么,有时也会笑着说些父母偏心,重男轻女之类的话。

     由于父亲自幼学了个制陶的泥水匠,大多时间是在村里副业社干技术活,生产队分包给各家的农活,自然是母亲何秀姑和大姐宇粉的任务,有时父亲也会偷闲回家帮着干,可父亲干的农活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老是让生产队长点名批评,甚至是要求重新返工,好几次弄得姐姐宇粉在生产会上无地自容,面对大伙,脸色一赤一红的,尤其是在姐姐十八九岁被选做生产队妇女队长之后,所以,后来一听说父亲想帮娘二俩干些地里活,大姐宇粉就打岔道:“算了吧,爹,你还是歇着吧,别给女儿丢人啦!”

     大姐不但庄稼活干得好,针线活更是没说的,全家人的衣帽鞋袜,无不出自姐姐宇粉的手,后来母亲只负责纺花、织布,大姐则负责给全家人缝衣做鞋。到了七十年代中期,父亲心疼女儿白天下地干农活、夜晚回家做针线,累得要命,索性只身跑到县城,托人给买了台上海牌缝纫机,弄得街坊邻居羡慕不已,大多都是好奇,挤了一院子,都来我家里观看会做衣服的机器!街坊邻居的姐妹们也都羡慕姐姐宇粉有个疼爱女儿的好父亲!

     及至77年春,大姐宇粉到了待聘出嫁的年龄,愈发出落得如同伊河岸边盛开的莲花,落落大方,光彩照人!一时间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邻村大队干部家的儿子,也有公立教师的儿子,更有父亲在外当工人,声称将来儿子可以接班的,见了不少,可父女俩偏就是没有相中一家。谁知,一年后父女俩居然相中了一公里外同在九皋山下邻村的路志敏,一米八的个头,长方脸,浓眉大眼,口方鼻直,白白净净,真个是堂堂男儿,一表人才!人也憨厚朴实,更是聪明勤快,先后在大队部苹果园、建筑队做过技术员,只是三岁丧父,母亲远嫁,自小与哥哥、姐姐相依为命;其姐姐出嫁后,跟哥嫂一起生活,家里三间旧草房哥嫂住了两间,自个住了一间;因其个子大,平时干活又不惜力,未免吃得多,自然不讨嫂子喜欢;又因哥哥生性懦弱,为不想让哥嫂因为自己生气,经常一个人住在苹果园里不回家,可以说是赤条条一汉子,房无一间,椽无一根;就这,竟然上了父亲长贵和姐姐宇粉父女俩的法眼!

     后来,为了观察给女儿找的对象的德行人品,父亲还故意让人家一起徒步到几十里外的高山煤矿,用架子车往家里拉了几百斤煤;再后来又让人家陪着自己去赶集卖瓦盆,对其接人待物,一言一行细致观察,最后和女儿一起认定,路志敏就是自己家的女婿。志敏哥也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家有父母的温暖,真是三生有幸,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他自觉不自觉地也把自己当做张家的老大儿子,一应重活累活、大事小事他都担当;精神也更是活跃起来,好像天地都为之一新。对此,小了近十岁的弟弟没少出息姐姐宇粉:“姐,你看那家伙多神气!爹还真给姐姐找了一上门女婿!”姐姐被弟弟羞的面色通红,怪道:“臭小子!以后姐不理你啦,再不给你做新衣服穿!”

       展眼到了79年春,宇粉和志敏都二十四、五岁了,农村绝对是晚婚的年龄,可志敏哥仍然是和哥哥家合住在那间破草房里,父亲便想,总不能让女儿嫁过去和志敏他嫂子挤别扭吧,思来想去,没有好的办法,情急之下,只身闯到志敏村大队部,竟和人家大队支书、大队长论起理来,非要邻村大队部给志敏划拨一块宅基地不可;可说了半天,老支书推三阻四,就是不答应父亲的要求,闹到最后,老支书却提议双方打赌:村里特例给志敏方宅基地,条件是由父亲长贵出资并领头给志敏建房,如不兑现,就到对方大队群众大会上做检讨,并向对方赔礼道歉!当然,这还得益于父亲与老支书有些老亲戚,更得益于志敏平时在大队苹果园与建筑队里表现良好的缘故。

     那天父亲出来邻村大队部,满心喜欢,不由得又哼起他的曲剧大调来:“下朝来,一边走来一边一边思忖.....“  待到家时,父亲忽然地醒悟:“娘的,上了支书老狐狸的当!本来是去给女儿女婿要宅基地,没打算自己领人,自己出资给他们建房啊!又不一个村的,这算那档子事呐?”但又一想,“全都是为了闺女,豁出去啦,管别人说去,值!” 

   这下可好,上下五村都传开了,他张长贵是为了嫁闺女,竟亲自带人带物去求人给人家方宅基盖房子,“赔钱又赔人啊!图的啥?”以至于后来传的更玄乎,好像姐姐宇粉嫁不出去,没人要似的,待传到母亲何秀姑耳朵里更是难听!气得母亲大骂父亲二百五!“咋就不知羞耻,哪有女儿还未过门,八字没一撇的老丈人,急着领人去给未来的人家盖房子!丢人现眼竟然丢到了外村!” 父亲长贵只是嘿嘿傻笑,并不作答,却是闷着头东挪西凑,愣是半年后,即到了79年冬天,姐姐宇粉真的嫁到父亲长贵亲自带人给新盖的三间青砖大瓦房里。

    婚后小两口日子过得还真不错,姐夫志敏在城里干建筑负责技术,工资发的比别人多,我自己上大学的书钱路费,几次都是姐姐和姐夫出,姐夫志敏更是视我家人如亲人。

    一阵遐想之后回到现实,不仅在想,假若是在四十年后的今天,父母亲是不是也会问志敏哥要彩礼,可又一想,那时候老百姓穷得拿不出彩礼,但不等于就没有彩礼,事实上,街坊邻居的姐妹们出嫁时,或多或少的都有彩礼,而没有多少文化的父亲搭开始就没有想过问人要彩礼,老人家看中的是人品,要不,在那个分外困难的艰苦年月,我家并不比别人强,父亲岂能东借西挪的倒贴着去给男方盖房子嫁闺女,何况比志敏哥家条件好的男方多得是,就是搁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父亲的做法也属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联系到当下农村风行的巨额彩礼,我不禁愈发佩服父亲的高大来!

作 者 简 介

     张海亮,河南省伊川县人,198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伊川县食品公司,伊川县百货大楼工作,担任经理、支部书记,现供职于伊川县周天百货购物广场,文学爱好者,尤其诗歌、散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憨大姐的幸福生活
我的1978
曹钢勤新作《惯犯》:惯犯偷南瓜为啥栽了?原来主人用了妙招
五朵金花父亲的育女故事,令人落泪,想读就准备好纸巾吧!
[黄石文坛]刘文龙​的随笔《珍贵的光荣册》
散文||父亲的一生【征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