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精神离职”到工作的意义:职场挑战与个体差异的心理探讨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咱不去探讨那“遍身罗绮者”,可“养蚕人”如今也开始恨那让自己养家糊口的蚕宝宝了。

于是就有了当今的“精神离职”心理现象。

"精神离职"指的是即使在职位上仍然工作,但内心已经失去了对工作的兴趣、动力和投入。这种状态下的员工可能表现出工作效率低下、缺乏积极性、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时可能表现出不满或抵触情绪。

精神离职通常是职业倦怠的一种表现,反映出员工对工作环境、任务或公司文化感到不满意或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失去了乐趣和动力。

国庆假期结束后有许多上海人都盟生了提前退休的想法,假日玩到爽爆,躺平,可一想到又要早出晚归,时间不自由,就开始了幻想中的迷你退休法。

果不其然,最近,「精神离职」在互联网又掀起了一波热潮,网友们热心安利起了各种「精神离职指南」。 其实早在2022年底这个词就曾冲上小红书热搜第一,可见工作对打工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在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之下,据国内最知名的心理学平台《壹心理》报道,”如今近9成职场人感慨上班像在“玩命”—— 每天都在内卷焦虑,担心下一个被优化的人就是自己;压力大到窒息,总被各种KPI追着跑,连夜里睡觉都会被吓醒;每天上班,都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机器人”,行尸走肉,麻木且疲惫......996、内卷、加班文化、KPI、绩效考核、晋升焦虑、向上管理......

工作就像一个巨大的吸盘,把每个人都卷进巨大的焦虑、疲倦和麻木里。” 

曾经一位就职上海医院的白领女士也逃不过被职场负面情绪裹挟的命运。她说自己 入睡焦虑到极点,害怕早上起床困难,六点钟闹钟一响,整个人都要崩溃,走进地铁,眼睛还半睁半开,人磕冲懵懂,旁边有张椅子就像救命稻草一样。最后她被上海市精卫中心诊断为中度抑郁症。

用AI来分析一下“精神离职”产生的外部原因有:

1、内卷 (Overwork)内卷文化是指人们过度工作,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导致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失调。这会增加工作压力,导致情绪失调。

2、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 (Self-Identity and Self-Actualization)工作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紧密相关。当工作变成机械、重复和无趣时,个体可能感到失去了自己的身份感,这可能会导致麻木和疲倦。

3、社会比较 (Social Comparison)社会中的晋升焦虑和向上管理的竞争可能导致人们与同事进行社会比较。这种比较可能引发自我怀疑和焦虑,因为人们担心自己不如他人。

4、工作满足度 (Job Satisfaction)低工作满足度的负面效应,当员工感到工作没有挑战、不具有意义,或者没有得到适当的回报时,他们更容易陷入职业倦怠和负面情绪。

那么关键点还有,为什么有人会扛过这些压力,而某些人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就容易产生“精神离职”?

其实心理学还分析到神经质(Neuroticism):那些具有高神经质特质的人更容易在面对工作压力时感到焦虑和情绪不稳定。他们可能更容易陷入职业倦怠,并对工作中的负面情境更为敏感。

外倾性(Extraversion):外向的个体可能更善于社交和团队合作,但他们在需要独立工作或在安静的环境中工作时可能感到不适,这也会导致工作中的疲倦感。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开放性的人通常对新想法和创新性工作感兴趣,但当工作环境缺乏挑战性或创造性时,他们可能感到沮丧。

同情性(Agreeableness):同情心强的人倾向于合作和关心他人,但这也可能导致他们在工作中难以拒绝上司给的额外工作任务,导致过度工作。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高度尽责的人可能会更容易陷入过度工作,追求完美,以至于产生工作中的焦虑和疲倦。(这些人格分析来自于AI)

这说明精神离职也是会有个体差异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国内,《哈佛商业评论》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职业倦怠是全球性的工作问题,89%的人表示自己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糟糕。

一位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柏曾专门写过一本《毫无意义的工作》(此书直译是“狗屁工作”),断言37%~40% 的工作者觉得他们的工作对世界毫无贡献即毫无意义感。

据《彭拜新闻》一篇热文写道:”像罗翔老师说的——只有神圣的意义感,才能带领我们走出虚无的泥淖。然后,要用正直美好之类的品格,成为彼此的榜样,相互安慰。

罗老师用意义加持工作的终极大法,是毫无疑问正确且高尚的办法。但在一个工作高度细分的社会,要找意义感可能需要向外延长推导很多步,才能达到“意义”这个彼岸。”

“向外延长推导很多步”意味着需要从当前的工作或任务出发,寻找它与其他事物或价值的联系。在一个高度细分的社会,每个工作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因此要找到每个工作或任务的意义可能需要将其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历史等背景联系起来,推导出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他可以通过思考自己的代码如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何推动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来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对于一个清洁工人来说,他可以通过理解自己的工作如何保持社区的卫生和安全、如何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等来找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因此,要找意义感,需要不断向外延伸推导,思考自己的工作或任务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历史等背景的联系,以及它对其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和影响从而获得内在的满足愉悦。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相信未来的你我都可能做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青璇小憩

简介:精神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师、《中国心理人才库》人才专员、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会员、中国作协《子曰诗刊社》诗人、呼兰作协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认证诗人、农工民主党人士。

微信号:chenqing870002

金V认证视频号:情感博主《小青杂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帮助团队提升抗焦虑能力?
心理学家:如何摆脱内卷,拒绝焦虑?
真正过得舒服的人,多半有“反内耗”体质
当代年轻人工作实录:无法摆脱的疲惫感
心智校长李文广: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反内卷体质
陷入精神隐疾的困境怎么办?按这6个方法去做,让自己振作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