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家对“道”与“德”的提升
userphoto

2023.03.10 山东

关注

道家讲“道”,也讲“德”,但与儒家所讲的“道德”并不在一个层面上,虽然有的涵义存在着交叉,但从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分的。

儒家所讲的道德更多地是在伦理意义上,而道家所讲的“道德”更多地是在存在论意义上;儒家的道德更多地是强调一种价值取向,而道家的道德更多地是强调一种规律。

道家的“道”与“德”具有鲜明的本体论性质。道作为万物的本源,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据,而万事万物之所以具有各自的性状、各自的特性,也就是具有各自不同的“德性”或“道性”。

从本体论意义上说,道家所言的“道德”,其实就是一个“玄”字,然而就“道”而言,它具有客观性,而不具有神或“天志”的含义,其基本特点,可归结如下:

陈鼓应说:“一、'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它排斥一切神或'天志’。二、'道’永远存在,它是永存的物质世界的自然性。'道’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三、'道’是万物的本质,它通过它自己的属性('德’)而显现。没有万物,'道’就不存在。四、作为本质来说,'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气’及其变化的自然法则的统一。五、'道’是物质世界中不可破灭的必然性,万物都从属于'道’的法则。'道’摧毁一切在它道路上的障碍。六、'道’的基本法则是:万物与一切现象,处于经常的运动与变化中,在变化的过程中,万物与一切现象都转化为自身的对立物。七、万物与一切现象,都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中,这种联系通过统一的'道’而完成。八、'道’是视之不见,搏之不得。它是我们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但在逻辑思维中,它是可以认识的。”

道家指出了“道”不仅意味着客观世界的自然法则,而且还意味着“道”还是万事万物的物质实体和本质,以及万事万物运动的最终原因。

在本体意义上,“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很显然,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有与无同,谓之玄,有无异名,而道通为一。

因此,可以断言,道家的本体论既不同于经验主义的物质实在,也不同于精神本体,而是一个类似于客观实在的东西。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实在的、确然的。

春秋末年的道家看到了周朝颓废、社会动荡的现实,处在一种深刻的忧患之中,试图使人们从这种动荡不安的境况中超脱出来,并追问着一种人生最本质的东西。思想家们当面临着人的本质被异化的时代课题时,总是在努力地找寻着人生的坐标,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改进,物质财富有了较大的丰富,同时,人们所生存的境况却并没有与之进步,于是思想家便思索着如何使人回复到人的本质之中。这是历代思想家共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老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遭遇到了这一问题,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较早遭遇并加以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老子给予了较好的解答。

首先,老子规定“道”为万事万物最高意义上的原因,儒之天,可闻可察;老之道,不可得闻见。“所以老子用一个'无’字来作为他所说的道的特性。”这样来,创生万事万物的原因,其实是一个“无”,这与亚里士多德的终极因——“有”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西方具有宗教传统,而我国消解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里,老子的“无”也便具有了两层意义,上一层的“无”是创生万物的动力;下一层次的“无”便是不可名状,不可言说,即“无限”的存在——“无”。很明显,老子的“无”实际上是“不可名状”,“不可形象”,“不可闻见”,“不可言说”,即“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如何能知“有状有象”呢?则见“其功”,见“其形”,本不求功,故其功立;本不求名,故其名成。

功与名在“无”中自成,“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就是说,功与名不是争得而来的,而是不争而来,己不争,天下莫之与争,故曰“自然而然”。

因此,道家所讲的“道”,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是看到了事物的里层,即特别关注事物的负面意义;而儒家所讲的道存于人情事故之中,纵然讲天道最终也还是下落到人道之中,故道家较儒家立意更为高远。

道家所讲的“道”,其作为万物的最高原因,并不具有意志的作用,而只是出于自然,无所造作,类似于“水”的一种境界,柔弱而无处不浸润,无处不存在,达到一种“夫唯不争”的境界,从而成为万物形成的根本原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也就是说,不费什么力气,用之不勤劳,自然而然。

“凡用力的事,必定勤劳。勤劳便会陷于休歇。不勤劳,即是不用力,即是自然;即是无为;即可以作无穷的创造。”“道”除了最高的原因之外,还可演变,由“无”到“有”,再到“万物”,同时也是“生化”的过程,这种生化的过程老子谓之“玄”、“妙”。

所以说,“有”也是道家的重要思想,“有”介于“无”与“万物”之间,也是最根本的存在,如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子”、“种子”、“精气”,与“一”在一个层次上。“众”或“多”与“一”相对,由“一”而生化出“多”。

道家的思想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在此问题上可谓是一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即是一生天地;天、地与一而为三,此谓二生三。万物所生条件已经具备,故三生万物。道的创生过程,是一个“客观”的自然过程,它不同于黑格尔的矛盾的斗争学说,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彻底的和平性格。总之,道家所谓的“道”无论作为本体,还是作为动因,都较之儒家之“道”向上提升到较高的层次。

至于“德”,道家认为“德”由乎“道”,在宇宙的生化过程中,表明了道由无形无质、无闻无名落向有形有质、有闻有名的过程,道是一,是全,而落下来便是由一而二,由二而三,由三而万物,由全而分的过程。

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享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徐复观认为,“六章《王注》:'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本章《王注》'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德是道的分化。万物得道之一体以成形,此道之一体,即内在于各物之中,而成为物之所以为物的根源;各物的根源,老子即称之为德。……就其'全’者'一’者而言,则谓之道;就其分者多者而言,则谓之德。道与德,仅有全与分之别,而没有本质上之别。所以老子之所谓道与德,在内容上,虽不与《中庸》'天命之谓性’相同;但在形式的构造上,则于《中庸》'天命之谓性’无异。道等于《中庸》之所谓'天’;道分化而为各物之德,亦等于天命流行而为各物之性。因此,老子的道德论,亦即是老子的性命论。”

在徐复观看来,道与德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分的,所区分的只是“一”与“多”的问题。事实上,“道”与“德”一个是“由”,一个是“得”;一个是“源”,一个是“流”;一个为“生”,一个为“畜”。

由此可见,道与德还是不同的,比如水,“源”水与“流水”虽然本质皆为水,然“水”却不尽相同;“流水”源于“源水”,而“源水”不“源”于“流水”。

“大田晴轩曰:道者理也,德者一气也。生之,谓始之也;畜之,谓赋之以气也。然细寻老、庄之书,一气之外,更无所谓道者,道者亦唯此一气。”很显然,道德虽然紧密相关,甚至可以等同,然而道与德毕竟还是有所区分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德”是“道”的下一层次;在本体论意义上,“道”以“形上”——理言说,“德”则以“形下”——气言说;在质上,“道”以“一”来总括,“德”则以“多”来分别。

随着“德”而演化为“物”与“势”,故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一个逐渐下落的过程,生化的过程。

“道”则起着一个始创的作用,不断地沿着一个方向下落着,最终成为万事万物,而万事万物都遵循着一个规律,永不停息地、无为而无不为地、自然而然地变化着。

然而在郭象注《庄》中,则将道家的这种作用看作是不含有目的性,是不知其然而然的创造。认为,道虽然创造万物,但因其无意志,无目的,所以是“长而不宰”,创生过程中也不对万物加以任何干涉。而创的过程中,是非常柔弱的,即所谓“弱者道之用”。至于何以柔弱,也因为无意志、无目的作动机的原故。

老庄是用“无为”,“自然”的名词来加强形容道的无意志、无目的,且创造的作用是很“柔弱”的;好像是万物是自生的一样;并非真以万物为自生,在万物之中总隐藏着“道”与“德”,若无此便不会有物“形”与“成”,故说老庄无目的性,无意志,“无为”、“自然”,实际上在高远的地方,可以看到老庄不仅是有目的的,同时也是有意志的,只不过这种目的与意志也是“自然”的表现而已。

徐复观认为,“郭象注《庄》,实际上是把老庄的形而上的性格去掉。所以他之所谓自然,与老庄之所谓自然,中间有一个区别。”这个区别就是两个“自然”之不同,或者说老庄的自然远远超过了郭象的自然。

物形势成,道与德皆流行于其中,若无道,无德,则物不能形,势亦不能成,正是由于道与德,以至成物,以至于物之长之。所以又说:“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享之毒之,养之覆之。”这种“德”与儒家或其他所言的“德”不同,既深又远,谓之“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样,道家所谓的“玄德”不同于儒家的“德”,儒家之“德”是在“天道”与“礼”之间,是实践的层次,而道家的“德”是指“万物由其德以通于道,亦即由其德而从'有’通于'无’;所以说是深,是远。与物反,乃与物反于其所自来之道。”

因此,道家所言“德”,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之“物”反,返至于“道”,故言“玄德”。也就是说,道家之“德”并非是实践、物质层面上的“德”,而是与“道”同,只不过从“德”里人们所看到的是通于“道”,由“有形通于无形”,由形下通于形上的中介。

若把“道”看作得生的原因和内在的规律或“无”,那么“德”就是“道”生于“物之形”的内在本质。

如水,“道”是水之源,而“德”便是水之积,本质一样,皆为水,物则是水以成之形,“势”作为条件便则使水以成,即成各种水之势,之形。所以说,“德”与“道”对于道家而言,皆可以说明宇宙万物的创生过程,是万物的生化的根源,当然也是人的根源。

儒家所言道德重点放在了实践的层面,在“天”、“性”之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主要是讲“天命率性”,“中道”,“率,循也。道,犹路也。”所指皆为实践层面。儒家之“道”虽有“天理”在里面,而在外则为“中道”,在“理”的问题上不是向上升,而是向下降,以至降到日用人情事故等具体实践上面来。而儒家之“德”则又在其“道”下,循(造)道而成德,“正心”、“率性”、“中庸”、“知仁勇”等等,谓之“德”,仍然是在较低层面来论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道合一,珠联璧合
老子生存论哲学辩证发微
欲明明德 必精研《道德经》
【中国哲学】怎么理解道家思想的德!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