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积极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技能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userphoto

2024.03.17 山东

关注

工学一体化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技工教育的特色。2022 年 3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撒下了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种子。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积极响应,19 个专业陆续进入建设阶段,占学院常设专业数的 63%,20 门课程落地实施。其中,2 个专业已搭建完整的“三维”目标体系,5 门课程完成国标转化并开展了一轮教学实践,平均每门课程配套 12 类共 30 份一体化教学资源,让工学一体化这颗种子扎下了根。

提高认识,战略部署工学一体化工作

学院自2009年开始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在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学习过程对接工作过程,教学场地对接企业环境、行动导向教学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到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这对学院来说是一次战略升级。

(一)制定工学一体化发展战略

2022 年 3 月,学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将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模式推进,作为学院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目标是用该战略主题撬动学院教育、教学和其他一系列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工作,进而形成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制定实施方案,包括目标、路径、保障、机制等关键内容,组建“项目执行人 + 专业带头人+课程责任人+校内指导专家+企业专家”的项目团队,并于 2022 年 5 月正式启动学院新一轮工学一体化工作。2023 年 8 月,学院新一轮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实施,用 2 个专业带动并辐射 17 个专业,是启动该项工作较早的院校之一。

(二)营造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氛围以学院书记和院长为代表的决策层重视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促进学院价值认同发挥了巨大作用。学院书记和院长在学期初教职工大会、期末总结大会、教师节表彰大会、校内教师培训等学院教师参加的重要场合上,亲自介绍工作推进进度、表扬团队、展示成果等。“工学一体”成为校内的高频词,是开会必提、首讲重讲的内容之一。学院书记、院长和教学副校长不错过任何日常工作巡查、党委谈心谈话的时机,只要有和教师团队或个别教师交流的机会,都会通过看、观、评、问、谈等方式,询问工作进度、工作难点并给出解决办法,让全体教师深刻感受到“工学一体”是学院的重要工作,非做不可、非改不可,在校内营造出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落地的浓厚氛围。

(三)保障工学一体化所需资源的调配工作

将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落地实施需要的资金作为首要预算项目,确保“四个充足”:一是确保开发和承担新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教师课时经费充足;二是确保技术方法指导专家、企业专家聘用经费充足;三是确保场地改造、资源设计开发经费充足;四是确保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体化教师培训经费充足。

系统设计,找准工学一体化改革突破口

学院通过梳理、总结和反思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历程,充分认识到过去工作的盲区,并在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采取针对性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构建“三维”目标体系,指引人才

培养的方向随着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高技能人才最终指向了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工作胜任力和职业发展潜力,二者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将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思政素养相融合,构建“三维”课程目标体系,强化工学一体化的育人价值。

在工作胜任力培养方面,不仅强调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而且鼓励学生横向思考工作要素之间的关键点,加强个体对工作的理解;不仅注重工作分析和改进,而且鼓励学生系统思考,理解在特定条件下工作的影响因素,运用策略性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不仅像专家一样做事,而且像专家一样思考。

在职业发展潜力培养方面,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创新能力、自我管理等数字化时代需要的通用能力融入课程目标。每个专业根据行业、职业特点确立两个核心通用能力,并在该专业所有课程中贯通培养,如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注重培养与人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注重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办学要求方面,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学院—专业—课程三级思政素养库,包含了学院思政素养框架、专业特色思政要素库和课程思政素材库,结合课程目标和内容,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国际视野等维度的思政素养层层融入课堂,浸润式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报国志向、强烈的职业追求和宽阔的国际视野。

(二)打造“四性”课程,紧抓工学一体化内核

在“工”与“学”的关系里,“学”才是重点。完成一个工作任务不一定能提升学生能力,不断在工作中学习才能够提升学生能力,“工”仅仅是“学”的依据和载体。因此新一轮课程建设的发力点在课程的规范性、高阶性、挑战性和通用性上。

在课程设计的方法路径上,突出规范性。采取“六步法”科学转化工学一体化课程国家标准。通过梳理职业能力框架、搭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框架、设计学习任务、制定三级目标体系、识别考核要点和设计考核任务,实现课程目标对接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目标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与目标体系一致。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把工作步骤搬到教学过程,而是考虑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培养层次的情况,增加了学习步骤,这是工作领域转换到学习领域的关键。

在课程内容的挖掘和选择上,突出高阶性。基于“学习内容支撑课程目标”的原则,不仅梳理、筛选完成该工作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还包括思政、职业素养内容;同时,着重挖掘工作中“手脑并用”的心智技能,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判断、制定策略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思维,学生不仅会做事,还知道如何做好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

在核心学习成果的显性化设计上,突出挑战性。一是设计可视化的学习成果载体,如思维导图、数据分析图、作业指导书等,直接反映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加工程度,是评价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二是基于工作成果的可视化核心学习成果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通过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直面挑战,获得自我效能感。

在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上,突出通用性。基于深度、严谨、细致的学习任务工作分析,挖掘出一类工作任务的理论、实践知识和职业素养。通过设计符合职业能力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引导问题,帮助学生获得同一类工作的共性知识。这样形成的能力可迁移,确保学生能够处理类似情况下的问题。

(三)提升考核评价的效度,形成人才培养闭环

评价具有诊断、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技能人才评价除了测试学生水平之外,更应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发展、通过评价持续改进课程。因此,我们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注重考核评价的全面性与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思政素养“三维”目标的对应性,设计核心学习成果、核心技能达标项、能力素养观察项三位一体的评价项目。

核心学习成果是为了引导、促进、展示、评价学生对关键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迁移,在工作情境下,通过学习活动形成可视化信息载体或实物;核心技能达标项根据学习任务实际,选取针对职业必备的、对职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技能点;通用素养观察项是以专业知识学习活动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设计的观测指标。通过开展三位一体的考核与评价,深化了课程评价的功能,从原来强调学习效果的诊断功能转变为更注重“评价结果引导学生朝着能力目标前进”的导向功能。

多方协同

持续赋能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场改革,一群同心同向发力的人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群人是影响改革推进顺利与否的关键人物,组成了一个同心圆。

(一)圆心:三梯级一体化教师队伍

占据圆心位置的是一支三梯级一体化教师队伍。在这个梯队里,一级一体化教师是策划者,懂工作,能基于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在课程层面设计学习任务和考核评价;二级一体化教师是桥梁,将学习任务从工作领域转换到学习领域,在任务层面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成果、评价标准;三级一体化教师是操作者,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维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教师的成长与模式推进的具体任务挂钩。一级一体化教师负责职业行动领域梳理、课程体系搭建、课程标准转化设计和考核设计,未来将成长为专业带头人。二级一体化教师负责学习任务分析和教学活动策划、任务考核设计、资源开发,未来将成长为课程责任人。三级一体化教师负责教学实施和考核,未来将成长为骨干教师。这样,通过一级一体化教师的策划、二级一体化教师的转化、三级一体化教师的实施,确保职业能力要求在课堂中有体现。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整理信息

学院教师参加二级一体化教师培训

企业专家参加实践专家访谈

(二)关键支撑:校内方法专家和企业专家

圆心之外是一支由校内方法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技术团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院有意识地将关键岗位人员培养成校内的课程改革专家队伍,要求教研室主任、教务处主任、系主任进入每个国家标准转化团队,承担专家访谈、任务设计、任务分析、文本打磨等各项具体工作,并及时将行动中得到的个体经验进行总结、分享、传播,形成独特的学院“课改知识库”。

在工学一体化课程设计过程中,遴选企业专家长期技术伴随,以任务书的形式共同确定工作项目、输出成果、工作要求。在调整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分析、识别考核要点时,开发团队都要反复联络企业专家,确保工作分析做到准确和丰富。在工学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校企联合开发教学资源、企业导师进课堂教学和对教师的工作实践进行考核,如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特聘行业里经验丰富,有优质资源、有话语权的企业专家为领取校内月薪的“首席企业专家”,共同转化国家标准形成校本课程标准、完成学习任务设计、策划教学活动和开发工作页,校企双导师共同开展教学、开展课堂考核评价,确保了课程的质量。

学院通过战略层面的部署和同心圆队伍的协同,为工学一体化的落地生根提供了优质土壤。通过在专业、课程、任务三个层面系统构建目标体系及相应的培养体系、评价体系,实现了专业能力在同一职业行动领域课程的衔接与递进,实现了通用能力在关联课程间的能力变化,实现了思政素养在认知、情感、行动上逐渐深化。学院已有12个专业牵头或参与完成国家标准开发、7 个专业成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试点建设专业。自 2023 年 9 月起,学院落地实施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72 个专业国家标准开发工作总结会、北京市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广东省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训等多个场合,为全国、广东省超过 300 多所技工院校提供范例。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多个教学资源在工学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研讨会上作为典型案例分享,为制定全国开发标准提供了“轻工”样本。学院已经在新一轮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率先探索出国家标准转化和师资培养的特色路径,为全国其他院校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和可复制的经验。

文章来源 | 《职业》2月上半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打造现代技能人才
院校丨“四字校训”打造全国一流技能人才摇篮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介绍 主要课程有什么
工学结合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