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木讲历史:理学宗师朱熹,一生毁誉参半

一说到朱熹,人们就会想起他留下的千古名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的理学思想和学说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后来的文人与学者。他除了是一位大儒,也是一名受百姓爱戴的好官。虽然他当官的时间非常短,但是他在任期间为官清正廉洁,在政治方面,他给百姓们做了不少好事,在文学思想方面,他的理学思想教化了许多民众,给中国文化带来深远影响。但是一直以来,也有人认为朱熹这个人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的私生活非常混乱。到底历史上,真实的朱熹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山木就跟大家一起,走近朱熹,了解他不平凡的一生。

朱熹的出生就和很多人不一样,他是在书院里出生的。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朱松就曾经拜托别人帮他算上一卦。结果那个算命的人占卜后告诉他,他命里没什么大富贵,但是他将会有个顶天立地的儿子,他这个儿子不得了,那可是孔夫子再世,长大了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果然,不久以后,朱松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朱熹。在江西婺源甚至还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据说朱熹出生那天,他老家门口的古井间冒出紫色的光芒,直冲天际。

13岁那年,朱熹父亲去世,临终前将幼子托付给好友刘子羽照顾。刘子羽这个人是朱熹的义父,他对朱熹相当不错,视如己出,还在自己住的房屋旁边重新修建了紫阳楼,安排朱熹和他母亲祝氏住进去。朱松与朱熹诀别时叮嘱他,胡宪、刘勉之、刘屏山三人学识渊博,要像对父亲一样尊敬他们,不能有丝毫的忤逆。朱松去世后,朱熹遵照父亲的遗嘱,对三位先生尊敬有加,这三人对朱熹很是关照,朱熹最后还娶了刘勉之的女儿。

公元1147年,即绍兴十七年,那年朱熹开始参与科举考试,首战告捷。但是省试时,宋高宗亲自出题,朱熹本可以顺着皇帝的心思大做文章。但是,朱熹不愿意苟同,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他在文章中极力说明北伐击退金兵的好处,大力论证偏安一隅、必将走向灭亡的说法。可惜的是,朱熹这种做法,并没有获得当权者认可。后来,步入仕途之后,朱熹为官贞正,清贫俭朴注重教育,大力兴办书院,提倡普及教育,教化百姓。但实际上,朱熹一生中仅仅做了不到9年的官,有好几次因为他不满朝廷吏治腐败,坚决不肯入朝为官。

他决心要把毕生精力,放在研究理学,教化弟子方面。公元1153年,朱熹拜会“二程”程颢和程颐的学生李侗。当时李侗就让朱熹回去好好翻阅圣人典籍论证义理。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加,朱熹越来越觉得李侗学问高深,值得自己多多请教,所以一遇到不懂的理学方面的问题,朱熹就跑来向他请教。久而久之,朱熹萌生了拜对方为师的想法,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李侗的弟子,一直跟在他身边学习。等到李侗去世后,朱熹专心学术,执着于和四方学者们探讨理学。慢慢地,他的学说被当时的学者和文人们所认可。朱熹也曾经给宋宁宗讲过学,但是他的言论,引起了宋宁宗和韩侂胄的不满。仅仅46天,朱熹就被宋宁宗罢免了职位。

公元1196年,史上著名的清洗运动“党禁”拉开了帷幕。朱熹作为当时的理学宗师,首当其冲。监察御史沈继祖用颠倒黑白、捏造事实的手法,编造出“十大罪状”,借此弹劾朱熹。其中就包括朱熹引诱有姿色的尼姑,并将其纳为侍妾的事情,以及搞大了自己寡居在家的大儿媳妇等桃色谣言,抨击朱熹作风不端。但是,当时的朱熹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根本没有力气为自己辩驳,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扣上罪名,门下的学生和弟子被当权者判罚入狱,或者是被流放。公元1199年,处于风波中的朱熹,疾病缠身,越发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次年,朱熹的病更加严重了,两只眼睛基本上都看不见了,在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他依然笔耕不辍。这一年的三月初九,朱熹在腥风血雨中去世,享年71岁。

名垂青史的儒学宗师朱熹,虽然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却一样被儒教祭祀,他的理学思想受到元、明、清三朝的当权者所认可,大加推崇,并且还将他的学说理论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但是朱熹的学说比较深奥,不容易被人正确地领会到他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所以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解释,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抨击别人。而实际上,朱子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庆元党禁与朱子过化
1200年
鹅湖之辩: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战争”
【南剑三先生】朱熹的老师“延平先生”李侗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 守仁开视野 - 心学联合论坛 – 携手心学复兴,共创天下同福!
二程对朱熹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