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颛顼一念分天地,从此世间无真神

颛顼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姬姓,名乾荒;号高阳氏,生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据《五帝本纪》记载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是高阳部落的酋长,在少昊在位期间,是其得力助手,辅佐有功,在少昊死后,接替王位,成为天下之主。

帝族象征,天生异象

古代人民为了描述伟人的诞生,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怀孕期,也就是刚怀上的是时候,并未生出;其二为出生日,也就是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日子。若是优秀之人,那么必然会有其中一个阶段出现异象;若是二者皆有,那必定就是人中龙凤,十分牛逼。据《宋书·符瑞志》中记载 “帝颛顼高阳氏,母曰女枢,见摇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 简单的进行翻译就是说,昌意的老婆是蜀山氏的女儿,名为昌仆,也叫女枢。有一天夜里,刚与昌意成婚不久的女枢正在睡觉,突然摇光星光芒大作,天空之中出现了像彩虹一般的光芒将摇光星与月亮连接在了一起。睡梦中的女枢感受到了摇光星的意念,由此而孕,此为异象之一。摇光星就是北斗七星之一,位列第七,又名瑶光,破军。

传说颛顼出生之时,头戴干戈,并有圣德二字雕刻其上,如此直接的表明身份,人们不得不信此乃神灵转世,被人广为传颂。颛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甲骨文也就是象形文字,此字描绘的是一个脑袋大,躯干小的人,如与欧美大片中的外星人类似,但这并不表明此人就是长像如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从字面的深层意义进行解读,其实颛的引申意为头领。顼字的意思是玉在头上,也就是头戴玉饰,在当时只有首领的头上才能佩戴玉饰,所以引申为头戴玉冠之人。二者结合起来便是此子必定生而为王,可见取名是个技术活,多用引申意,高级不俗气。

黄帝乘龙,颛顼继位

颛顼年少时被自己的伯父少昊玄嚣接到东夷抚养长大,玄嚣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位侄儿,就把自己的本领都教授给他,而黄帝对孙子也是十分疼爱与重视,经常教导颛顼学习其治理部落的知识。古人说三足鼎一鼎二耳三足,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所以三足鼎颇受古人尊崇。当年黄帝在制成鼎后,用此鼎祭天,突然一条金龙从天而降,言黄帝有大功于天地,天帝想要见他,黄帝就承龙而去。在黄帝飞升,少昊逝世后,颛顼就成为华夏部落的首领。因颛顼身兼黄帝玄嚣两人之长,又有作为东夷部落首领的玄嚣和自己的父亲昌意支持,黄帝的其他儿子也就没人反对,何况作为叔伯,他们也不好意思与小辈争抢。

帝位相争,怒撞不周山

据《列子·汤问》记载:“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虽然自家部落意见达成一致,但是隔壁邻居家的神农后代水神共工并不赞同,水神共工作为炎帝的后裔,与轩辕氏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帝颛顼继任帝位后,共工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共同反对颛顼。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

帝颛顼闻变,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几个来回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柜比的脖子被砍得只连一层皮,披头散发,一只断臂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全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天柱既经折断,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不周山作为连接人界和神界的通道之一,被共工一怒而撞断,使得世间人神通道消失一条,这也似乎在暗示着,人神共存的局面很快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通天之梯,连接人神

在任何民族的远古神话中,人类英雄都具备神性,而神灵则都具备着人性,也就是人神不分。两者除了力量、神通有不同外,并无区别,甚至神灵也和人类一样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在那个时代,人和神是经常交往、沟通的,神可以下地,人也可以上天。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类主要通过攀爬天梯的方法,前往上界和神灵会面。天梯也就是天柱,一般以高山的面目出现,比如著名的昆仑山,还有肇山、登葆山等。此外,据说都广之野有一棵巨大的树叫作建木,也具备天梯的功能——都广之野,或许就是现在的成都平原。

绝地天通,断天梯

虽有人间与天界之间具有通道,但是却不是人人都可以与神进行接触沟通的,黄帝晚年重视巫师,因为它们是人神之间的信使,巫师们可以自由得出入天界的要津,他们负责为双方传递信息。然而,这些巫师或者因为心怀鬼胎,或者由于法力有限,于是往往传递出错误的讯息,不仅玷污天神的名誉,而且也扰乱人间视听,纵使如此,人间得百姓依旧相信巫师,每日都在祭祀巫神,万事万物皆靠占卜获得巫神的指示来判断,而不进行生存劳动,至使联盟部落的发展十分缓慢,人们生活困难。还有居于赤水的魃经常出逃,导致多地大旱,庄家颗粒无收。此时颛顼深刻意识到人神混乱的形势对凡人发展不利, 所以必须严加禁抑。颛顼因此面临着一个难题:是驱逐那些巫师,还是直接除掉他们?巫师的数量如此之多,将他们统统翦灭,势必会引起人类的不满。最终选择了分隔天地,断天梯,没了道路,纵有巫师也是无用。

颛顼身边有两个叫做“重”和“黎”的大力神,分别掌管天空和大地,皆天生神力,力大无比。颛顼就让重托着天,不断抬升天的高度,又让黎按着地,使大地不断下陷,天与地的距离不断增大。黎的儿子叫做噎,颛顼命令噎帮助重、黎二人,管理天上日月星辰的秩序。

随着天地之间距离不断增大,原本可以贯通天地的昆仑山,登葆山,肇山等山高度都不够了,无法再成为天地的通道。但有一处地方随着天地的距离而生长,就是建木。建木是黄帝所栽,五金不入,颛顼就融化了黄帝所制造的大鼎,重新打造了一把斧头,终于把建木伐断。从此,人神分离,再无联通。

在结束了人神共存的局面后,颛顼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绝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结语

颛顼“绝地通天”的故事最后以其胜利告终,并且被载入史册。也许颛顼不会想到,他一念之间,决断的通往神界之路,是后世的帝王将相们,舍命追逐的,为了追逐所谓的修仙成神、长生不老之道,后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知颛顼大帝是否会因此而被埋怨。

我更愿意相信,所谓的“绝地天通”只不过是颛顼大帝带领人民摆脱虚无缥缈的鬼神宗教束缚,脚踏实地,着眼现实进行农业生产,带动社会进步的一个映射。为了突出颛顼的伟大而对其进行神话,流传于世。

#若是人神之路真的存在,各位观众老爷愿意让其重启吗?欢迎留言点赞,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颛顼是凡人吗?他出生显祥瑞、乘龙游大荒、位列上古五帝
上古传说:颛顼“绝地天通”,摧毁天梯,断绝神与人交往的通道
朱大可:天梯的大毁灭者颛顼
颛顼帝斩断上古的通天神树:绝地天通(颠覆三观)
神话故事:人神相隔
传说中的「绝地天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