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默克尔恐成“明日黄花”,中德关系何去何从?

如今,默克尔只能忍受“断尾”的阵痛,以换取短暂的平静。

据外媒10月30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属保守政党要员汉斯等30人呼吁,其盟友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应为选举结果不佳,和默克尔一样,辞去政党领导人职位。▼

此前,经历巴伐利亚与黑森州两场选举失败后,10月2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在定于今年12月举行的基督教民主联盟代表大会上,她不再参与党主席竞选,未来也不再竞选联邦总理。这意味着默克尔很可能于2021年卸任总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

默克尔突如其来的放手,会给德国政坛、德中关系发展带什么影响呢?

 “壮士断腕”的勇气

两州选举中,联邦层面执政党屡被挫败。

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基社盟”,巴伐利亚州的执政党)失去了多年来在巴伐利亚州的单独执政的权利。而执政联盟各党派也成为两次选举中唯一的失利方,选票流向各在野党。

▲ 10月14日,当晚选举初步结果公布后,基社盟籍的巴伐利亚州长泽德(中)在州议会大楼内的基社盟党团向支持者发表讲话。

于是,执政伙伴将怒火对准联邦总理默克尔,在野党也不断火上浇油,催促默克尔“离开”。

在政坛危机、各方唱衰境况下,默克尔迸发出极大的政治韧性,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部分放权”,以期“绝地求生”——以放弃基民盟主席为代价,安抚执政伙伴,维护政府稳定,保住总理之位。

不过,不担任党主席的总理,日子通常都不太好过——社民党籍前总理施罗德就曾在执政期间遭到时任党主席很大的牵制。

有他的前车之鉴,默克尔一向强调党主席与总理应集于一身。然而,在各方蠢蠢欲动的危急时刻,默克尔也不得不做出妥协。

或许,只有主动放手,才能“有尊严地离开”;只有主动“放权”,才能延长政府寿命,保住总理职位;只有选择弃选,才能提振基民盟民意,争取到培养接班人的时间。

默克尔只能无奈与党主席一职挥别,忍受“断尾”的阵痛,以换取短暂的平静。

“坡脚”的默克尔

正如德国《时代》周刊所言,“放手是门艺术,但缺乏准备的放手将是一场灾难”。 

对默克尔而言,谁将在12月党代会上接任党主席,将直接决定了默克尔的施政质量与运筹空间。

默克尔宣布不再竞选党主席以来,基民盟内部犹如开锅沸水,各路人马跃跃欲试。

目前,基民盟秘书长安内格雷特·克兰普-卡伦鲍尔、卫生部长延斯·施潘以及前议会党团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已经正式宣布出马竞选。也有观察人士看好老牌政治家、现任联邦议院议长朔伊布勒。

▲ 2月1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萨尔州女州长克兰普-卡伦鲍尔出席基民盟领导层会议,卡伦鲍尔将成为基民盟新任秘书长。

虽然默克尔对接班人选始终保持沉默,但她期待由有着“小默克尔”之称的卡伦鲍尔接任已经是“柏林公开的秘密”。

虽然卡伦鲍尔与默克尔理念相近、风格相似且私交甚笃,其若当选党主席将极大缓解默克尔压力,但民调显示,无论是默克尔的批评者施潘,还是“政敌”默茨,赢面都恐大于卡伦鲍尔。

默茨甚至被盛赞为基民盟的“救世主”,将带来改革的新风,使政党成员与支持者“重获失去的自豪感”。

▲ 16年前的默茨与默克尔

对执政伙伴而言,默克尔放权可谓“甜蜜的负担”。社民党与基社盟虽期待一言九鼎的默克尔走下神坛,在执政上赋予执政伙伴更大话语权,但默克尔“断尾求生”反使两党陷入尴尬境地。

此前,默克尔成为“众矢之的”,吸引了几乎全部的火力,现默克尔已然付出代价,各界火力开始转向执政伙伴。

社民党被批“无力反省”,且有默克尔顾全大局之举在先,社民党一旦撕裂执政联盟必将遭到选民的抛弃。

基社盟主席迟迟不肯辞职,被指“贪恋权力”,党内不满日深,甚至有声音要求基社盟高层重新洗牌,这可能会直接影响联邦政府内阁稳定。

德中关系何去何从?

默克尔执政13年来,访华多达11次,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是西方现任领导人中访问中国次数最多的国家首脑,西方公认的最熟悉中国的政治家,也是最受中国百姓喜爱的西方领导人之一。

默克尔对华交往经验丰富,对中德关系有着较为清醒、务实的认识,重视与中国加强联系。2010年,德国主动提出与中国建立内阁层面磋商协调机制,由两国总理牵头,统筹、推进德中合作。

经过一年的筹备,“中德政府磋商”应运而生。至今已举办五届,取得丰硕成果,不仅推动高层频繁互访,更促进中德两国在经济、农业、科技、健康等领域不断加强合作。

▲ 7月9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总理府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这是两国总理与出席磋商的中德双方人员合影。

在默克尔推动下,两国民间交流与政府间非正式对话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两国政府和人民加深了解、增进互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默克尔看重中国市场,视中国崛起为必然,有意搭中国发展的便车。

在默克尔支持下,经贸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基石。德国为外向型出口经济体,随着德国对中国倚重不断增加,2017年,中国已成为德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此外,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但德国时常在民主、人权议题上对中国说三道四。默克尔执政初期也曾会见达赖,一度使中德关系陷入低谷,但她迷途知返,强调中德双方虽可就敏感议题交换意见,但不应以损害双边关系为代价。

如今,默克尔表态不再参与下届竞选,德国政坛开始进入权力交接的过渡期,中德关系虽多年来持续保持高位运转,但新生派政治家如果对华缺乏清晰认识,有可能易被意识形态偏见左右,中德关系也有待重新调试。

 匹兹堡枪声再揭美国旧疮,特朗普奇葩建议如“伤口撒盐”

 安倍访华的三个“巧合”

 纽约时报被华春莹嘲讽后,发了这么篇文章

 经贸合作新亮点助推中日关系“新阶段”

撰文 / 刘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编辑 / 张晶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叫我小默克尔”
德国基民盟迎来新掌门
默克尔的接班人定了,是她
默克尔明年将谋求连任总理
默克尔:卸任总理后,将不再担任任何政治职务
“历史性的选举!”“小默克尔”赢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