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分享三升阳方运用经验

三升阳方,指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和补中益气汤。三方均载于李杲《脾胃论》,均有升阳、益胃和补中的作用。仝教授认为,三方同治郁火,区别在于脾虚程度的不同。升阳散火汤为脾阳被遏,脾胃气虚程度尚轻,外郁四末,上郁咽喉,治以升发清阳之气为主,佐以补脾;升阳益胃汤脾虚较前方为重,除四肢发烫外,尚有全身热象;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重,除有周身发热外,中气下陷之诸证是其显著特点。


验案举隅

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咽炎验案

患某,女性,45岁。5年前就诊,咽干咽痒咽灼痛异物感,欲咳不出,干咳频频,影响工作睡眠,劳累或闻异味后加重。伴鼻塞口干口渴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咽炎。处方:葛根30g,升麻6g,柴胡9g,羌活12g,独活15g,防风9g,西洋参6g,白芍14g,生、炙甘草各6g,桔梗15g。水煎服,早晚各1次。14剂后咽症明显减轻,夜间安睡。继续1月愈。

升阳散火汤治疗糖尿病感觉神经异常验案

患某,女性,55岁。双下肢自觉烧灼8年,大腿根部刺痛,静坐时明显,惧怕穿衣,夜间不能覆被,坐立难安,常以冰袋敷于下肢。空腹血糖8.8mmol/L。舌淡苔白,脉沉细略弦数。处方:柴胡9g,升麻6g,防风9g,羌活15g,独活30g,葛根30g,党参15g,白芍30g,生、炙甘草各9g。水煎服,早晚各1次。1月后灼热减轻50%,刺痛减轻60%。继加减调理后痊愈。

升阳益胃汤案治疗血管炎验案

患某,女性,46岁。9个月前开始腹部、手脚发烫,关节痛不能忍,夜不能寐,夜重昼减。西医诊断:血管炎。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效差。刻诊:气短乏力,纳差,苔厚腻。处方:党参9g,炒白术15g,生黄芪20g,黄连6g,清半夏15g,生甘草15g,茯苓15g,泽泻15g,防风9g,羌活15g,独活15g,柴胡9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早晚各1次。服6剂,热除疼止,激素撤掉。

按:病案1为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咽炎的典型案例,患者咽干咽灼,咽中有异物感,为阳气不升,结于咽喉,劳累后加重,是其重要特点,因形体劳倦极易伤气,中气不足,加之耗伤过度,故于劳累后病情加重,兼有口苦口干,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等,均为土虚木乘之象。本例患者阳气郁结不得升发,故选方用药时以升散之“风药”为主,选方以升阳散火汤为基础,散咽喉之郁结为标,补脾土之虚弱为本,升提为主,寓补于升,又加入升提之性甚著的桔梗,兼引药上行。而病案2患者热在下肢,脾虚症状虽不甚明显,但却为本证的重要指征,故用升阳散火汤发散郁火,挽救被遏之脾土,方中用羌活、独活较病案1为多,是因为其病位在下肢,两药均可除湿通痹之故,病案1和病案2的脾虚之象均不著,无外显症状,有时仅可依照舌苔的情况进行推断。病案3患者四肢末梢、腹部发烫,关节痛,气短乏力,苔厚腻,这类患者在发热的同时,脾虚之象已进一步显露出来,有不思饮食,气短乏力等外显症状,中焦郁热,故苔厚腻,此时脾虚已较之前两案为重,故以升阳益胃汤升举其阳,补益其胃,升阳除热,升补相宜。如果脾虚进一步加剧,小腹坠胀,周身发热,甚至有脱垂之表现者,则用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


主讲人介绍

王庆其,男,上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仝小林:论“火郁”辨治
脾虚分为3度,东垣有三个方
刘克勤:冯五金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讲稿)
仝小林教授运用三升阳方的经验
升阳益胃汤与泻阴火益胃汤
脾和胃的那些小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