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务点评 | 第8期:时间已经到了10月,评论我们需要加大练习

第9期实务集训作业题目,请翻至本篇推送最下方查看哈

作业点评格式说明:

  • 每篇作业打分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80分为合格,80分以上为优秀。

  • 绿色字体代表亮点,红色字体代表欠缺点,括号内为具体点评内容。

  • 错字别字病句每处扣1分,但每篇扣分总计不得超过5分。

  • 标题缺失或不当,视情况扣2-5分。

  • 论据不当不充分,视情况扣5-10分。

  • 主题不当不贴合,视情况扣5-10分。

  • 语言不顺不鲜活,视情况扣5-10分。

  • 结构不足不严谨,视情况扣5-10分。

  • 格式不对不完整,视情况扣5-10分。

  • 其它情况,具体见文中分析。

1

迷信祈福:打着“民俗”旗号的文化顽疾

【虽然你的标题取的不错,但是作为评论的标题,还是建议你用简单、直接、明了的判断句,观点鲜明,语言短小精悍。】

【前面最好有个时间的节点】甘肃兰州五泉山上的西汉名将霍去病铜像被游客摸得油光锃亮,原因竟是这位骁勇的西汉将军名字“去病”谐音“祛病”。游客们为求平安健康,路过此处都要去摸一摸。这不禁令人联想起不久前八旬老太上飞机前向发动机撒硬币只为祈福求平安之事。【这个事例其实不用在这里用,开头提一个就行了,这个事例可以放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同为“中国式祈福”,二者“民俗”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传统文化中迷信的顽疾。【前面事例概括的精练,总论点提出的也恰到好处。】

这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迷信祈福方式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健康。【分论点1以“摸铜像祛病”这件事来说,不少人摸铜像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仿佛摸后就能无病无灾。然而,身体健康状况与个人饮食、作息规律和体育锻炼息息相关,与是否摸人像无关。相反,如果抱着摸过铜像而不管不顾,放肆吃喝、不加锻炼,最终必将以身体的溃败作为代价。其次,若仅仅“去病”二字的威力就能大到除病消灾,那这位汉代名将也不会仅仅24岁就暴病而亡。

迷信祈福反映的是部分人思想文化的落后。在古代,人们的认知有限,科技还不发达,只能祈求上天的保佑。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早已突破了古代人的认知局限,部分人的思想却没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这些人愚昧、幼稚且偏执的落后思想为其封建迷信行为提供了“指引”。【虽然有分论点,但是论述太空洞,全是套话,建议举例论证。】

迷信祈福更折射出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正面功能的失位。当霍去病的雕塑存在意义不再是使后人铭记他的赫赫战功与爱国忠心,而成了“除病保平安”的护身符;当博物馆的菩萨塑像下堆放着千奇百怪的“贡品”;传统文化使人积极向上、铭记历史的正面功能便跟着一起失语了。

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一定会为社会生活锦上添花而非做“害群之马”。【方法论说明,放在倒数第二段,作为收尾前的方法论,挺好。】如民间剧团进社区,为居民搭台唱京剧,井然有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而八旬老太向飞机发动机撒下硬币后,工作人员为了清查飞机,被迫延迟航班四小时,几百人的行程被耽误;如果不是发现及时,甚至可能造成坠机的惨案。相比之下,孰益孰害一目了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精华也不乏糟粕。以“民俗”为表象的封建迷信这一顽疾虽根深蒂固,却不是无药可医。而这副药方,则需要加强科学宣传的政府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民众二者共同配制。【这句话实在是精辟,有道理,有功底。】


打分及点评:

标题建议按照批语,再斟酌一下,评论文章,尤其是应试文章,一定要让标题咋一看就知道你想说什么,用判断句,简单直接,观点明确;

文章结构很不错,前后衔接逻辑顺畅,但是明显感觉积累的素材不够,缺乏例证;

分论点之间相互承接,尤其是最后一段,语言简短有说服力,文字功底较好,坚持练习,考试基本不会有问题。

综合打分:88分

2

别让“祈福”在传统文化中“变味”

【标题态度鲜明,挺好的】

近日,兰州五泉山下西汉名将霍去病的雕塑“惨遭毒手”,只因名字中带有“去病”,所以游客以为可以去病消灾,雕像被摸的【注意地、的、得的用法】锃光瓦亮。这一做法令人哭笑不得,同时,【可以删去】也折射出传统文化传承中出现的问题。

祈福文化起源于古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对于未来的期待往往寄托于隆重的祈福仪式上。【这句话说得蛮有深度,能见功力】祈福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人文元素,如今已经成为宗教、旅游、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升华为现代中华吉祥艺术之魂【这个说法,感觉怪怪的,有的过于拔高了】。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从祈福文化中解读到的却只有“祈”,少了对“福”的理解【这个角度蛮新颖的,一般人想不到】。“祈”的方式变化多样,却忽略了“福”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那才是真正值得传承和发扬的。文化真正的意义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了解其中包含的“正能量”。

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无论任何文化,都必须在相应的环境中才能生存【这句话其实削弱了你的论点】。塑造稳定和谐的社会传统文化环境,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提升优秀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帮助传统文化传承。同时,文化对于社会公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更要求【对】社会中出现文化的“糟粕”要加以制止和指导,而不是任由其发展。可见,整个社会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感觉这一段和上一段的逻辑上不够顺畅,而且总体表述上也不够严谨。如果按照标红部分的意思,游客摸雕塑其实怪的是整个社会?】

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更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文化传递不需要曲解,更不需要盲目跟风【建议改成“文化需要传承,但不能曲解,更不能对糟粕盲目跟风”】,需要的是认真读懂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更多人了解到文明古国的无限魅力。身处于不同文化的大熔炉中,懂得对文化加以辨别,这不仅是对文化的尊重,也能在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强大自我精神力量。科技水平发达的今天,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对于文化中的糟粕加以抛弃,传承文化中的瑰宝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应该学会的。

无论是祈福文化,或是其他传统文化,优秀的文化不应该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而是应该成为每个时代的瑰宝【其实你应该着重去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而不要批判到一半,又去提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这样导致你整个论述思路比较紊乱】。对于文化传承,应多一分理智,少一分荒唐。【最后一句没问题,但最好加上“祈福”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切题。】


打分及点评:

本文的论点比较新颖,将“祈福归类为传统文化的范畴,指出盲目祈福其实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糟粕;正常地祈福能够理解,但盲目祈福就有点愚昧了”,这个论点没错,是文章的亮点。

但是文章的论证逻辑不够清晰,一会说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一会又说传统文化的糟粕。从第三段开始,真实完全撇开了祈福直接去讲传统文化,有点跑题了。建议你把文中论证部分的逻辑再捋捋。可以是:“祈福是传统文化的流传》正常的祈福如何如何,属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可以保留;盲目的祈福如何如何,属于传统文化的糟粕,应该抛弃》最后,指出不要盲目祈福”,这样论证就会更切题,也更清晰。

总之,本文的论点比较新颖,但可惜没有论证好。否则可以到80分甚至更高的。加油。

综合打分:70分

3

合理用好中国式祈福

近日微博上热议,甘肃五泉山上,霍去病雕塑每天上千人排队只为去摸一下。而这络绎不绝的长队只是为了其名字中“去病”二字。同样,前段时间老太太坐飞机为祈福向发动机撒硬币,无奈全机人员延误。【材料事实概括的非常好,精练,点到即止。】这些中国式的祈福一波又一波的发生,打着祈福的名义迷信寄托老天,很显然,这些行为是非常幼稚的。【对事实的评点和判断,非常准。】祈福的愿望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合理运用,要做合理式的祈福行为。【最后一句是总论点,呼应标题,开篇非常好!】

人越是缺什么,越渴望得到什么。【这论述,太主观了吧…】而在这种思维引导下出现了两种趋势的人,一种是为了得到渴望的东西努力奋斗实践之人;一种是把愿景寄托在求神拜佛之上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迷信人。【能用客观的事例佐证最好】把心之所愿寄托于求神拜佛,托付于一个不存在的神化形象或者存在过的历史人物,用唯心主义的观念认为能够其能够让人心想事成,加之受中国人擅有的从众心理影响,就会吸引很多原本无意而跟风一起迷信的人,造成了当下常出现的迷信成风现象。这好比告诉你明天有一组号码将会中头彩,然后所有的人都去买这组号码,然而明天这组号码是否可以中头彩,今天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是分段吗?没有这样分段的方式吧】

祈福的初衷是好的,至少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之所以要祈福是因为需要去憧憬,或者说寄托某种意念。而这种意念是好的,它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美好祝愿。甚至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比如说高考前夕,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拜孔子,学习用具要用定制的“孔庙祈福”系列。而这种心理暗示有时候能够带来一种动力,使考生能够更加努力积极应对考试。 

但不是所有祈福高考顺利的考生都能够变得更上进。【这个论点是不是显得太过随意?】相反,出现了一些认为自己祈福了就一定考得好的心态的考生。借着祈福之后的幌子,临考前大考大玩,并不受丝毫现实影响,仿佛在考场上会收到孔子的答案一般胸有成竹。而当真正面临考场的时候,结果不说我们也知道。

所以,祈福是值得认可的,但是要建立在合理之上并且不能完全依托祈福【标红部分删去】。【这句话比较客观,评论中说话不能说得太满,也不要太极端。】祈福带给我们的是心理的安慰,而更多要去实现愿景则需要付出等同的实践努力。一味的依靠心理安慰,只能让我们越来越远的偏离我们的寄托【的美好愿望】【总体看来,结尾还是可以的,算是能抓住评论收尾的点题的要领,倒数第二段要能讲出一到两句方法论的话就更好了。】

打分及点评:

第一段开篇很不错,材料总结很到位,点评适可而止,转承接论点,很自然。

最大的问题就是分论点了,分论点不是你的凭空想象,第一要言之有物,第二你的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要有联系的,更不能太主观臆想。

收尾处还可以,但是末尾段落与倒数第二段接的很突兀,你谈“合理利用‘中国式’祈福”,所以你落脚肯定要有“怎么利用中国式祈福”,对不对?但你文中并无论及,结构上存在缺憾,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综合打分:75分

4

谁能体谅中国人的“盲目祈福”

【盲目祈福为啥还要祝福呢?按你后文的意思,其实是说盲目祈福是因为老百姓看病难造成的,但其实这个论断有点站不住脚的】

近日,微博上一则视频惊呆了网友。甘肃兰州五泉山上,一尊西汉名将霍去病的雕塑被摸得油光锃亮,每天上千人排队就为了去摸一下。只因名字里有“去病”二字,以为可以祛病消灾,很多游客跟风而为中国式祈福常常引发争议,也引起了大众的反思。【这一段表述很简练,用词也很准确】

首先,中国民俗传统需要传承,却不能迷信。福文化【这个概念很新颖】传承千年,福禄喜寿祥瑞,构成中华民族的祈福六字真言。今天,幸福仍是个人追求,人民福祉仍是国家使命。对“福”的追求无疑是我们需要传承的精华,然而追求的方式——向天祈福、求神拜佛,则需要去除【涉及到宗教信仰问题,还是要谨慎点,直接说去除求神拜佛不太妥当】,投硬币、摸雕像等盲目祈福方式,不免有些昏聩愚昧,更应舍弃。

其次,花式盲目祈福需要反思。【跟第一段的分论点有逻辑上递进关系】摸霍去病雕像祈求“去病”引网友调侃,事实上,霍去病英年早逝,暴病而亡,年仅24岁。那为何还有如此多人趋之若鹜?这与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脱不了干系。去年,北京某医院门口女孩怒斥黄牛票贩,看病过程中的第一关排队就如此艰难,不仅体现监管不力,也从侧面表明我国医疗费用高昂。老人因无钱看病而自杀或将自砍手臂的新闻屡屡出现。普通家庭有人生了大病,有时需倾尽全家之财力方可平安,导致老百姓“不敢生病”,而寄希望于摸雕像“去病”。既令人发笑,又可以谅解。【这两件事扯得实在有点太远了……举例不当】

最后,体谅盲目祈福,解决“去病”难题。由于现实生活中看病难等问题的存在,摸霍去病雕像祈福的行为,虽很盲目,却可以体谅【应该是虽然可以理解,但还是应该指出弊端】。游客在祈福时,也应了解相应的历史,保护珍贵文物,否则不仅不能如愿,反而换来嘲讽甚至危险。例如前段时间老太向飞机发动机撒币祈福,轻则导致航班延误,重则威胁乘客生命安全,这类行为必须要禁止。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应着重发展国家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医疗水平,加强对医疗体系的监管,让老百姓“不怕病、敢看病”。【实际上,摸霍去病的雕像更多意义还是在于祈福,扯到国家医疗卫生制度,实在有点太远了】

对健康的祈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诸多人祈福,老百姓希望“去病”的另一种因素即是“去病”不易。如何使百姓们“去病”、“弃疾”才是更应该关注、解决的问题。

打分及点评:

本文结构很清晰,一共五段,总分总结构,中间三段三个分论点,是一篇比较标准的评论文章。

不足之处在于,文章的论点在引申过程中,有点走偏了。“把摸霍去病雕像”和“老百姓看病难”联系到一起,有些太牵强,无法让人信服。

作为2018武大新传考研内部群同学,从文章的遣词造句来看,底子不错,稍加练习,对于评论的写作应该会有很大进步的。以后写评论时候要注意论点是否合理,不能太过天马行空。

综合打分:75分

5

不要让中国式祈福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焚香拜佛或拜祭先祖的祈福仪式,历来就是人们寄托美好祝福,承载美好希冀的一种独特文化。可今日【近日】来,在甘肃兰州五泉山上却发生了一件【不能说是一件吧,很多人干得事情】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西汉名将霍去病因名字中含有“去病”二字,每天上千人排队前来摸瞻仰和摸其雕塑,以保康健。我们尊重璀璨的中华文明,同时更应该要理智对待个别“中国式祈福”,坚决杜绝它们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绊脚石。【这个论点和前面的材料感觉像是硬生生楔进来的,你需要换种表述方法】

从摸霍去病雕像以“去病”,到八十高龄老奶奶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以求“平安”,这些毫无科学根据的现象频发。而事实上,霍去病本人年仅24岁就暴病身亡,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有可能酿成惨案,从“祈福”到“无知”,中国式祈福从寄托祝福却演变成了一次次的笑柄。【后面应该展开写写,成为笑柄的原因】

中国式祈福不该是存有侥幸心理的迷信思想。中国自古就有烧香拜佛的传统,在很多地方更有在跨年时敲钟、诵读经文等祈福仪式,这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对国家富强的殷切期盼,但不少人却将这种中国式祈福偏激地理解为能够趋福闭祸的“制胜法宝”。【这和第一段第一句话不是重复的嚒?结构上混乱了】在中国一些偏远地区,甚至不少人还有着有病不去医院治,请一些“民间高人”做法祈福,以除病患的落后思想。结果有不少人因为盲目迷信“高人指点”,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更有人趁机以为人治病为由,敛财劫色,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仅扰乱了社会治安,更为每一个家庭带来了沉痛的伤害。【这段谈的都是现象,不是分论点,如果非要保留,那么应该提到第二段去】

社会文明的进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不科学的中国式祈福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阻力。【这个论点和前面段落有啥关系么?逻辑上太跳跃了】纵观历史,落后的思想总是阻碍着社会的发展。秦始皇“焚书坑儒”,禁锢了文化的蓬勃发展,而近代“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使得文学论坛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你确定?】;旧中国要在“闭关锁国”中寻求安稳,可事实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带我们走上国家安定团结的富足之路。【扯得太远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社会文明的进步,更离不开人民素质的提升。愚昧的中国式祈福,是落后文明的显著表现,唯有破除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退步【没听说过还有退步文化的说法……】文化,社会才能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中国式祈福的初衷,是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与期待。不妖魔化其客观作用【祈福是主观愿望,哪来客观作用】,理智看待,才使【是】其传承中国的璀璨文明,而又不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绊脚石。

打分及点评:

本文结构上存在较大问题,中间几段的顺序你需要好好思考下如何调整。另外,文章的举例,都比较大而空,这里不是政治答题,所以需要你举一些鲜活的例子。改革开放、闭关锁国这些,跟本文论述关系不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今传统文化热的静思
传统文化到底有没有糟粕?哪些是糟粕?
传统文化的糟粕之一:五行
《三字经》“整容”后才能进校门?
第2题:关键词——传统
从书写(书法)教育现状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