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一味中草药 82:麦芽,大麦茶,健胃消食,还能回奶消肿


麦芽,禾本科植物大麦,将麦粒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待发芽半厘米即可。麦子发芽后,长出麦苗似韭菜。随后抽出麦秆,光滑直立,高约1米,细长叶子,叶鞘抱茎。之后吐穗状花,麦芒不显。自身授粉后,麦穗结果,麦芒渐长。麦有大麦、小麦之别。大麦发芽酿酒入药。能健胃消食,回乳消胀。


麦芽(Malt)禾本科植物大麦(Barley; Hordeum vulgare)麦粒经发芽而得。将麦粒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待发芽半厘米即可。


《说文解字》解释麦为“芒谷”,即带芒的谷,是我国传统粮食,为五谷之一。但麦有两种:大麦、小麦。麦芽入药用的是大麦。


麦子发芽之后,长出绿油油的麦苗,没有看过麦子的城里人,常常把麦苗当成韭菜。


麦苗之后抽出麦秆,光滑直立,高约1米,细长的叶子下垂,叶鞘抱茎生长;麦秆随后吐穗,其实是穗状的花,穗上还挂着花药,此时麦芒尚不明显。


麦子自身授粉后,麦穗里就会长出果实,麦芒也渐渐长长。


成熟之后的麦子变成枯黄,就该收割了。上述图形都是大麦。大麦和小麦长得非常像,但也有不同。


大麦麦秆有些软,没有小麦坚挺,大麦的麦穗多短粗(也有细长的)、麦粒疏松,小麦麦穗偏细长、麦粒更饱满。因此大麦的产量要比小麦小得多,华北平原人们爱种小麦,种大麦的不多。(左小麦,右大麦)


大麦和小麦的麦粒还是很好鉴别的,看上图即可知晓,大麦麦粒略长发黄,而小麦的麦粒偏粗发红。小麦多加工面粉,比大麦好吃。而大麦常常用来发酵酿酒或加工入药。(左大麦,右小麦)


大麦不能越冬,一般都是春天播种,夏天收获;而小麦能越冬,一般都是秋天播种,长出幼苗,在地里越冬,第二年春天再次生长,也是夏天收获。


入药的麦芽带着外皮,还有须根和幼芽。


麦芽的药用价值

健胃消食,回乳消胀

麦芽能促进食物消化,也是一个健胃消食的常用药,多配伍在健脾益气方药中,起到辅助作用,常常和山楂(回复39查看)、神曲配伍一起应用,处方称为焦三仙,成方可见健脾丸、保和丸等。小儿患病,常常影响胃肠功能,因此治疗小儿疾病,也常会用到麦芽促进消化。


麦芽,还有回奶的作用,辅助妈妈断奶,也用于治疗乳汁郁积导致的乳房胀痛。麦芽入药根据生熟程度不同,分为: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生麦芽偏于疏肝行气,用于乳汁郁积;炒麦芽多用于断乳;焦麦芽偏于消食,处方焦三仙需要付焦麦芽。


与麦芽相似,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草药还有谷芽、稻芽。(小米)发芽称为谷芽,稻谷(大米)发芽称为稻芽。二者都被药典收录,临床虽有应用,但不如麦芽普遍。(左谷芽,右稻芽)


麦芽的应用方法

各种大麦制品

大麦浸泡发芽后会产生淀粉酶等,促进消化,麦芽发酵后,淀粉酶能将麦粒中的淀粉转化为麦芽糖,麦芽糖溶解产生醪液,用来酿造啤酒、威士忌等,麦芽还可以加工制作饴糖、麦乳精等食品。


焦香的大麦茶

大麦茶(Roasted barley tea)是将大麦炒成焦黄,制成的饮品,可以直接冲泡,也可以磨成粉末冲泡在中日韩均广泛流行。大麦茶闻之焦香,饮用略带苦涩,有人用它代替咖啡,应该算作焦麦芽的替代品吧,每日餐后冲服一杯,健胃消食,不错的养生方法。


麦芽催乳回奶

催乳、回奶两个完全相反的作用,麦芽起到了双向调节。生麦芽疏肝行气,而起到催乳作用;炒麦芽偏于收涩而回乳。不过临床经验发现麦芽回乳不在生炒,而在于剂量大小。少量应用则催乳,量大则回乳。究竟多大量?


有人研究发现麦芽回乳剂量应在30克以上,而实际应用一般在100克以上,每日煮水,连服数日,可见效果。还有的人用生麦芽、炒麦芽各半,混合应用。其实妈妈断奶用回乳药是一方面,提前做好准备,减少喂奶次数,适当离开宝贝一段时间,还是很有效的。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名医别录》:大麦: 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又云令人多热,为五谷长。蜜为之使。

《药性论》:味甘,无毒。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本草纲目》:麦芽、谷芽、粟芽,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观造饧者用之,可以类推矣。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药兼用,则无害矣。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

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 治小便淋痛治麦芒入目治老人烦渴不止、饮水不定、舌卷干焦治水气病夏季清暑热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咽喉部脓肿。

《本草备要》:开胃健脾,行气消积。咸温。能助胃气上行,而资健运。补脾宽肠,和中下气,消食除胀,散结祛痰。咸能软坚。化一切米面果食积,通乳下胎。《外台》方:麦芽一升,蜜一升,服下胎神验。薛立斋治一妇人丧子,乳胀几欲成痈,单用麦芽一二两炒,煎服立消,其破血散气如此。

《得配本草》:咸,温。入足阳明经。除痰饮,化症结。治一切米麦果积,治妇人乳秘成痈。得川椒、干姜,治谷劳嗜卧。多服伤肾气,孕妇禁用。

《本草新编》:大麦芽,味咸,气温,无毒。入脾、胃二经。尤化米食,消痰亦效。孕妇勿服,多用恐堕胎元,若止用一、二钱,亦无妨。惟大麦煎糖,孕妇切戒。多食极消肾水,必损胎元矣。

《医学衷中参西录》:性平,味微酸。能入脾胃,消化一切饮食积聚,为补助脾胃药之辅佐品。若与参、术、耆并用,能运化其补益之力,不至作胀满。为其性善消化,兼能通利二便,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夫肝主疏泄为肾行气,为其力能舒肝,善助肝木疏泄以行肾气,故又善于催生。至妇人之乳汁为血所化,因其善于消化,微兼破血之性,故又善回乳。入丸散剂可炒用,入汤剂皆宜生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麦芽糖的制作方法
大麦
有机养殖中小麦芽的利用 有机家缘
麦芽糖
曹权利 | 麦苗飘香
掼大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