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如何取穴?

针灸临床时,常有病人存在这样的疑惑:明明是这里痛,医生怎么针了别的地方,是不是搞错了?

 

身体某部位疼痛,不少人认为,应该在疼痛局部针刺才好。而且,几乎所有初次接触针灸的病人都自然而然地认为:“哪里痛就应该针哪里”。于痛处下针,临床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常在某医院的针灸科看到这样的情况:颈椎病的病人脖子上扎满针,腰椎病的病人腰上扎满针,果然是“哪里疼针哪里”,一看就明了。“头痛针头,脚痛针脚”,这样取穴,效果真的好吗?

 

从针灸理论与临床实践来看,单纯局部取穴,其效果往往不见得满意。针灸取穴的方法有很多种,局部取穴只是其中最简单方法,但因此而认为针灸不过如此,那完全是浅视乎针灸了。

 

临床上董老师取穴通融各法,灵活运用,尤其喜欢远端取穴,其效如神,令人叹为观止。以下总结董老师的针灸取穴心得,以冀与同道之人共勉,同时希望患者们能多了解针灸,相信针灸。

 

一,针灸取穴原则

 

针灸的目的是快速解决病痛,因此,疏针简刺是最快的取效方法。若症状简单,能用一两针解决问题的,就尽量不要取穴太多。若症状复杂,少针难以兼顾时,再考虑选取多穴。

 

《内经》记载诸病用针,不过一两穴,至《大成》,虽然用针略多,亦不过七八穴。至于今人,动辄数十针,如撒网捕鱼。????

 

董老师强调,针灸临床取穴,要把握一个原则:用最少的针,取得最佳的效果。这对针灸师有很高的要求:一则,需精熟针灸理论,这是基础;二则,当熟悉历代医家的取穴经验(在历代针灸歌赋中可以找到);三则,取穴必需准确;四则,若遇多种病症,尽量用一穴兼顾。(比如,病人有膝痛和咳嗽,则可用尺泽穴兼治这两种病);五则,针法当与穴法兼顾,若能精于针法,则可减少取穴。

 

二,针灸取穴方法

 

董老师认为,要想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就要放开思路,不能拘泥于只在局部取穴。更好的办法有三个:一是循经远取,痛在何经,就取何经之穴,多取郄穴、俞穴或原穴;二是以脐为中心,左右前后交叉对应取穴,比如痛在膝,则取肘,且取同名经;三是脏器体表投影取穴,亦是全息取穴。????

 

一则,远端取穴

 

针灸取穴,是取局部还是取远端,董老师认为,一般情况下,应该先针远端穴,而不针局部。针后让病人活动病痛局部,看能否马上取效。若未效,必要时才针局部或痛点。

 

虽然有按阿是取穴法,但董老师仍主张少用。临床观察,若只取阿是,效果不是特别好,况且,针了阿是穴后,病人病变局部无法活动,也就无法通过活动来得气。??

 

例如:针灸治疗关节疼痛,董老师常先循经远取某穴,作为牵引针,对侧取穴作为治疗针,并嘱病人活动关节,这样效果极佳,多能立即缓解疼痛。

 

再如:腰痛,先需问清痛在何处,辨别所属何经,然后远取本经穴。若在中间痛,则取后溪以通督脉,可男左女右取穴;若痛在两侧,属太阳经,可针束骨、申脉或委中;若痛在两侧胁下,是属少阳经,可针威灵、精灵;且凡腰痛皆可针下巨墟或条口以通畅气血(需长针透刺承山穴更有效)。皆左痛取右,右痛取左。

 

这样取穴,可以充分利用经络循行,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不必取穴太多。

 

二则,交叉取穴

 

《黄帝内经》有云:“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即是强调了针灸交叉取穴的高明之处。董老师临床取穴,此法最为多见。

 

例如:一病人摔伤右大腿,局部青紫肿胀,需用双拐行走。西医建议手术修复撕裂的肌肉。病人不肯手术,求治于针灸。现已经疼痛十三天,不能屈伸膝关系,按左右及上下对应法,针左上肢对应部位,加针左灵骨、大白及右阳陵泉。一诊而疼痛减轻,扔去拐杖,二诊后能上台阶,三诊后右膝已经屈伸自如,健步如飞矣。????

 

又如:曾诊治一病人,右手第一掌指关节肿痛数年,活动大指则疼痛加重。要求试一下针灸。为针五虎一二,针入而痛减,再按左右及上下对应取穴法针左足大趾相应点,贴骨进针,而疼痛立即消失。病人高兴地说:数年来从未停止过疼痛,针刺后竟然霍然不痛。因局部有肿胀,建议再巩固治疗两次,并嘱热毛巾温敷以通畅气血。????

 

三则,全息取穴

 

临床上董老师用针灸,非常重视经络与全息的配合。董老师认为,经络是经,全息是纬,经与纬结合,才是最方便且最高明的取穴方式。

 

经络与全息其实都在《灵枢》中,细加体会自能心领神会。尤其是全息取穴,临床非常实用,若能精研其理,对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比如:攒竹、印堂治呃逆,其对应于面部全息的肺与膈;太渊、列缺治头痛,其对应于桡骨全息的头部。????

 

又如,根据经络与胫骨全息来结合分析: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疾病位于上部而属于内脏的,当取阴陵泉;疾病位于上部而属于外腑的,当取阳陵泉。

 

董老师说,传统以来的许多某病效验穴往往是全息穴。掌握全息理论,让针灸临床取穴如虎添翼,疗效大增。

 

三,如何提高针灸疗效

 

针灸治病,疗效为先。临证取穴,念兹在兹,不离乎疗效。董老师认为,针灸临床取效有三个关键点:

 

一则辨证,以十二经辨证为主,配合奇经八脉、八纲、脏腑以及气血津液辨证;

 

二则取穴。或取正经,或取奇穴,都可取效,亦不必拘泥于只取十二正经穴。董老师临床上经常按全息和对应针刺,于无穴处针之,亦能收取卓效;

 

三则,手法,或补或泻,或调气,总以辨证为准。

 

三法合用,多能针入即效。临床所见,董老师针灸取穴往往杂合多法,治病取效极为神速,令人叹为观止。

 

当前,针灸治病有两种诀窍:一则重视传统针灸理论,以五腧穴生克制化为主,取穴合乎规矩,毫针为主,强调手法,辅以三棱针;二则以阿是为主,注重皮肤经络穴位上的病理反应,强调以痛为腧,取穴不循经络穴位,随处皆可针,毫针为主,但辅以各种针具。董老师认为,学者大可不必拘泥,当灵活掌握,临床时结合以上两种针灸诀窍,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董老师常讲,针灸临证,要的是活泼泼的思路,据证用针,灵动实效,不能胶柱鼓瑟,亦勿需拘泥成法,总需以辨证为前提。但董老师反复强调,针灸辨证之法异于中医内科,除舌脉问诊之外,不以脏腑辨证为主,而更重视经络与穴位的诊断。

 

董老师的针灸辨证之法:详查病人十二经(加上任脉与督脉)循行所过以及经穴的色泽、凹凸、软硬、压痛,以明其病在何经,证属虚实。然后据其反应而选择合适的穴位。董老师临证常选取有病理反应的穴位,应手取穴,按证补泻,随针即能见效。

 

注:本文由我的学生张翼撰写,建议临床喜用针者,不妨细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维杰讲董氏奇穴——倒马针法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第一回)
全息易象针灸|临床实操
董氏奇穴相关历史
中风一定要住院治疗吗?
带状疱疹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