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一定想知道,保险公司怎么赚钱的



朋友,你好。

我在遥远的北京,和你在一起。今天聊一聊保险公司是如何从你的口袋赚钱的,哈哈哈,是不是一直想问这个问题了。

年底了,看财报、看理赔年报的时候到了。我发现,已经有30家保险公司在官微上宣布对旧版重疾险实行“择优理赔”,还有更多家保险公司在准备宣布的路上。

择优理赔是行业的趋势,正符合我11月21号的预期。原文链接:为你选优11款重疾险,抓紧上车啦

既然《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已经明确了重疾理赔取向,保险公司何不宣布“择优理赔”,在这个过渡期,多卖旧版重疾险,扩大保费规模。

咱们先分解一下保费的构成,再聊保险公司的利润构成。

首先,保险公司从我们这收取保费。保费进入保险公司之后,就分成两部分:

人寿保单的保费=纯保费+附加保费

「纯保费」,就是用于被保险人风险保障的准备金。就是保险公司预备未来理赔时用到的资金。

「附加保费」,则是保险公司的各类经营成本,如佣金支出、广告费用、场租金、人力成本等,还有部分用于投资来获取收益。

基本上,纯保费部分,各家差距不大,因为都是精算师依靠同一个生命周期表来计算的。

附加保费的部分,单就经营成本上,差距就比较大了。保险公司,有的各地网点比较多,人员也多,自然地,经营成本也高,有的走互联网路线,不再线下设立那么多网点,经营成本自然就低了。

保险,在国内的名声不太好,主要是经常听到“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的声音。

所以,很多人认为,保险公司故意制造过于严苛的条款,理赔时苛刻,通过拒赔来赚钱。

但实际上,保险公司的拒赔,主要跟业务员误导销售有关,保险公司才不会依靠拒赔赚钱呢。

保险公司盈利是靠“三差”:

「死差」/保障成简单的说,就是赔出去的钱,比预期的少。


「死差」来源于纯保费,就是实际出险人数和预期出险人数的差异。

假设保险公司厘定产品费率的时候,预估20%的客户会出险,但是最终出险的客户只有18%,那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但也有可能实际出险高于20%,就会导致一定的亏损。

「费差」/运营成本简单的说,就是运营成本,比预期的少。

「费差」来源于附加保费,是指实际经营和预期经营费用之差,和「死差」的原理类似。

如果实际经营费用比预算少,就可以实现盈利,反之,就会出现亏损。

「利差」/投资收益:简单的说,投资收益,比预期高

很显然,拒赔只能提高「死差」挣得钱,但是「死差」恰恰是保险公司最不赚钱的一个点。

想要赚钱,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靠的是「利差」,也就是,实际投资收益比给用户的预期收益高。

比如说,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实际综合收益都在5%左右,而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一般为3.5%,甚至有部分保险公司的产品预定利率只有2.5%。

5%-3.5%=1.5%,这就是保险公司赚的钱,也就是绝大多数保险公司赚钱的地方。

既然利差基本稳赚不赔,保费收的越多,自己赚的越多。规模效应嘛,保险公司为什么喜欢扩大保费规模,能理解了吧。

除此之外,一些大品牌保险公司,也靠「费差」,即营销成本没预期的多,来赚钱

为了打价格战,很多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的时候,运营成本压缩得很低,有些产品甚至运营成本为0,像这种产品,就不能通过费差赚钱。

但是一些品牌比较大、运营网点多、且营销宣传也比较强的保险公司则会通过上调附加保费来赚钱「费差」。

比如说,早在2013年,国金就曾表示,第一代平安福通过上调附加费用率让产品获得利润。

至于「死差」,基本上赚不到钱,就算真能赚到钱,为了产品定价更有竞争力,也有不少保险公司把这笔钱送出去。

那么回到开始的问题,保险公司是靠拒赔赚钱的吗?

当然不是!拒赔并不赚钱,赔出好名声,让更多的人来投保赚取利差和费差才是保险公司的运营法则。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Sunny,一个集温暖与智慧于一身的保险小姐姐。

2020年12月10日清晨,成稿于北京

懂保险,爱保险,体面地做保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险公司是靠骗人来赚钱的吗?一篇文章读懂保险公司赚钱真相
中国平安日净赚4亿!有靠拒赔赚钱吗?
保险公司是怎么赚钱的?难道真不是靠拒赔?
趣你的保险|保险公司靠拒赔赚钱吗?
保险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知识点|分红险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