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幽静祥和的教会中心为何变成了日本魔窟?

幽静祥和的教会中心霎变日本魔窟——潍县集中营的天主教神父修女

老照片带你回眸那段峥嵘岁月

抗日战争时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将美国同盟21国在华的2008名侨民陆续押送到潍县秘密关押,羁押长达3年半之久。

这里成为亚洲规模最大、关押人数最多的同盟国侨民集中营,其中包括天主教会的许多神职人员和修女。

日军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最大的外侨集中营

一,潍县集中营产生的时代背景

1941年12月7日清晨,丧心病狂的日军突然袭击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海军出动6艘航空母舰,重创美军。

美国情报人员经过多方调查缜密分析,得出结论:日军关于珍珠港的一系列军事情报,系在美国的日裔侨民充当间谍提供。所以美国上下对日侨恨之入骨也就不难理解。


1942年2月8日,罗斯福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将侨居在旧金山、夏威夷等地的6万多日侨,强行集中到洛杉矶附近的指定地区统一居住,隔绝其与外界的联系。

二,侵华日军已作预料,早有应对策略

日本高层实际上在决意发动太平洋战争时,对扩大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有一定预判。所以日本早有应对策略。

这是侨民在北平美国大使馆的集中场地接受日本宪兵检查行李。检查完毕后,这些侨民就会被送上火车押往潍县。

为报复美国,他们随即在中国全境搜捕同盟国在华的神父、教师、商人等侨民,并将其全部强行抓捕,分别在香港、上海龙华和潍县三处关押,将关押地命名为“敌国人民生活所”  ,实为集中营。

日军将英、美等21国在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徐州、济南、青岛、烟台、滕州等地)的2008名侨民抓捕,陆续押送到潍坊乐道院,把这个社会服务中心变成一个人间魔窟。

三,集中营为什么会建在潍坊乐道院?

潍县乐道院遗址建筑

潍坊乐道院本来是一个好地方,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潍坊乐道院,不仅是昌潍地区集教会、教育和医疗于一体的教会服务中心,也是西方传教士、教师、商人、学者和医务工作者聚会的活动中心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曾在这里居住,美国《时代》杂志的创办人亨利·卢斯也曾随父母在此居住过。

早期乐道院医院的老照片

乐道,乐于修道之意。乐道院由教堂、学堂、诊所三部分组成,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诊所,院内的钟楼成为当时潍县城东部的标志性建筑。

这个地方教会已经有了多年的经营,乐道院里除了教堂,院内还建有广文中学和教会医院,是昌潍地区集教会、教育和医疗于一体的教会服务中心,也是西方传教士、教师、商人、学者和医务工作者聚会的活动中心之一。

不能被遗忘的潍县集中营


日本鬼子煞费苦心,因潍县靠近胶济铁路,交通便利,加之乐道院地大房多,美国人又集中于此,日军所以就将魔爪伸向了这里。

四,幽静而欢乐的教会中心,霎变阴森恐怖集中营

带电的铁丝网,阴森恐怖的集中营。

日军宪兵队带伪军把院内中国人驱赶,把院内所有树木砍伐一空,在院内的六个角落垒起岗楼、碉堡,架起机枪,围墙上架设了一道道带电的铁丝网,一座幽静而充满欢乐的教会中心,霎时变成了阴森恐怖的集中营。


高墙上铁丝网围困,房舍内破烂不堪,院内没有自来水,厕所粪坑敞露、全院只有两间淋浴的房屋,环境被破坏得比监狱还差。

中营里狼吞虎咽的孩子们,遭日军囚禁在潍县集中营的海外侨民

不只是环境恶劣,日军对他们封锁一切消息,他们如同被关进了铁笼子,成了聋子、瞎子,其精神所面对的折磨与虐待令他们无法忍受。

五,天主教会的许多神职人员也难逃厄运

抗日英雄雷鸣远和曾任蒋介石顾问的基格(雷振远)神父(右)

天主教会的许多神职人员也在那个特殊时期难逃厄运,如曾任蒋介石顾问的基格(雷振远)神父,以及很多天主教人士如还有英国天主教神父艾文德都被禁锢于此(后有一部分被押送到别处)。

很多神父修女被抓捕到集中营

潍坊乐道院,东方的奥斯维辛 潍县集中营

日军的严酷看管,生活条件的恶劣,秩序的混乱与无序,促使集中营关押侨民组织起来,争取权利,自我管理。侨民们通过民主选举,组成了“自治管理委员会”。

曾任蒋介石顾问的基格神父(中文名为雷振远)和齐鲁大学教务长德卫斯,被推举为自治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人。


他们除了负责管理集中营侨民的各项事务,还负责与日本当局进行协调、谈判和抗争。

六,斯坎兰神父的温情“黑市”

集中营食品供应最困难的时候,日军乘机用以物换食品的手段盘剥侨民,

斯坎兰神父自愿做地下交易的联络人和集中营外友好中国人建立关系。

路易斯·施密德神父画的黑市图

难友冒险将自己的衣服、手表、皮鞋等物品包裹好,在里面夹上写有想换什么食物和自己名字的纸条,趁日本看守不注意,将包裹扔出大墙。


5名传教士所住的房间恰好靠近围墙,外面把鸡蛋或小包裹递进来,斯坎兰等在里面接应。大批货品递进的时候,通常是在夜间进行。一段时间,集中营内经常收到大量的鸡蛋。

这种地下交易逐渐形成规模,侨民们称之为“地下黑市”后日军发觉搜查,但没能根绝这充满友情的“地下黑市”。

七,基格神父为首开始秘密筹划,准备出逃

潍县集中营里的集合,劳瑞·蒂普顿《中国逃亡记》中收录的绘画。

战争迟迟不能停止,获得自由的日子眼见得遥遥无期。以基格神父为首的几个年轻人开始秘密筹划,准备出逃,并争取到中国政府和美军总部的救援。

与外界的联系, 一直是基格神父以卫生巡查队队长的职务做掩护将书信打成小包,让淘粪工张兴泰带出,后来看守产生怀疑,出入严加搜查。基格便把信藏在小锡盒里,想尽各种办法带出集中营。

越狱出逃计划得到当地抗日游击队的帮助,研究决定,曾担任过英国海军上尉的狄兰和神父汉奎特被选为承担出逃任务的人员院的传教人员在当时的潍县城乡有相当的信任度。基格留守集中营,负责处理出逃行动的善后事宜。

八,教会的“权威”拉什福德神父提出不同意见

集中营内教会的“权威”拉什福德神父得知了他们策划出逃的消息后,担心日本人对集中营内神职人员进行报复,进行了干涉。

他认为不应该为一个天主教神父出逃,而让别人承担日本鬼子对大家报复的风险。
于是,基格和汉奎特商量重新选择出逃人员,将汉奎特换成了曾任北平辅仁中学教师的美国小伙子恒安石。


1944年6月,恒安石和狄兰越狱出逃成功,之后日本人大规模搜捕,大肆杀戮焚烧,毁房千余间,杀死、杀伤中国民众200余人。

山东潍县乐道院集中营部分人员合影,有美国第二任驻华大使恒安石(左二)、英国退役军官狄兰(左四)、曾任蒋介石顾问的美国人雷振远(左六)、托米(左八),其余4名是中国工人:张兴泰父子、刘玉瑾、刘相

 潍县集中营纪念碑

后记:
在以后日本投降,集中营由盟军接管,所有天主教神父修女也分批撤出,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信仰,表现出很高的个人操守与素养,受到各界称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时期亚洲最大的侨民集中营 被称为“东方奥斯维辛” 就在潍坊
山东潍县乐道院公开征集实物资料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2)
走进潍坊的这个博物馆,重温历史
潍县盟国侨民集中营中的女性与日常生活
千里漫行话潍坊:潍县集中营(乐道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