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畫梅蘭竹菊四君子,這些特性要把握

“四君子”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

文人高士,常借梅、蘭、竹、菊來表現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為自己品德的鑒戒。起源可早至晚唐,到宋代更為盛行。表示作者的胸襟,作為自我心靈情致的表現。

宋末鄭思肖善畫蘭,而且蘭無根,即寓意為河山破碎的無根之憂。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那麼,在畫梅、蘭、竹、菊時,重點要把握什麼呢?

梅鵲圖軸 宋 沈子蕃

畫梅花風姿

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它那種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

據畫史記載,南北朝已經有人畫梅花,到了北宋,畫梅就成了一種風氣,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創墨梅,畫梅全不用顏色,只用水墨深淺來加以表現。據說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紙上的影子,從中得到了啟發,便創作出用濃淡相間的水墨暈染而成的墨梅。

此後,另一畫家楊補之在這種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了這種畫法。創造出一種雙勾法來畫梅花,使梅花純潔高雅,野趣盎然。元明以來,用梅花作畫更多。元代最大的畫梅大師應該首推王冕,他自號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之習,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圖》他用單純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筆致,生動地傳達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託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懷。

歷代畫梅代表,如王冕、劉世儒、石濤、金農、汪士慎、朱宣鹹、關山月等。

但是,要畫好梅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畫梅人還必須有畫梅人的品格,有人稱之為“梅氣骨”,一種高尚的情操和潔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謂:“畫梅須有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


烟籠玉樹圖明代 陳錄

畫蘭花風氣

人們畫蘭花,一般都寄託一種幽芳高潔的情操。如楚國詩人屈原就以“秋蘭兮清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這樣的詩句來咏蘭。但蘭花入畫則比梅花晚,大概始於唐代。到了宋朝,畫蘭花的人便多了起來,據說蘇軾就曾畫過蘭花,而且花中還夾雜有荊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

南宋初,人們常以畫蘭花來表示一種宋邦淪覆之後不隨世浮沉的氣節,當時的趙孟堅和鄭思肖,被同稱為墨蘭大家。


李苦禪  蘭石雙鳥

元代以鄭所南畫蘭花最為著名,寓意也最為明確。據說他坐必向南,以示懷念先朝,耻作元朝貳臣;他畫的蘭花,從不畫根,就像飄浮在空中的一樣,人間其原因,他回答說:“國土已被番人奪去,我豈肯著地?”囙此,欣賞繪畫,也是必須瞭解歷史背景的。而清人畫蘭,則以“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最為著名的了。鄭板橋是一個注重師法自然的人,他畫過盆蘭。但尤嗜好畫“亂如蓬”的山中野蘭,為此,他曾自種蘭花數十盆,並常在三春之後將其移植到野石山陰之處,使其於來年發箭成長,觀其挺然直上之狀態,聞其濃郁純正之香味,因而得山中蘭“葉暖花酣氣候濃”的貞美實質。

方嚴·中國畫花鳥大系課程《蘭畫法全解》課稿
畫竹子風韻

竹入畫,大略和蘭花相當,也始於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畫家王維、吳道子等都喜畫竹。據說到了五代,李夫人還創墨竹法,傳說她常夜坐床頭、見竹影婆娑映於窗紙上、乃循窗紙摹寫而創此法。

到宋代,蘇軾發展了畫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畫家們的雙勾著色法,而把枝幹、葉均用水墨來畫,深墨為葉面,淡墨為葉背。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鳥畫家,沒有不畫竹的,而且開始強調竹的整體氣勢。不過,在眾多的畫家中,鄭板橋的畫竹也堪稱為一絕。

潘天壽  湘江風竹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雲乎哉!”

囙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借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鄭板橋的作品,存世較多,流傳也廣,自清代以來,被世人行家所歎眼,成為“人爭寶之”的珍品。

菊花蜻蜓圖齊白石(1864-1957)

畫菊花風骨

菊花入畫則稍晚,大略始於五代,比起梅蘭竹來說,表現菊花的作品則相對要少得多。根據畫史來看,五代徐熙、黃筌都畫過菊,宋人畫菊者極少。元代蘇明遠、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兩代畫菊的也不多。現有明代吳門畫派中最享盛名的畫家陳淳的一幅《菊石圖》藏於首都博物館,這是本來就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

梅蘭竹菊入畫,豐富了美術題材,擴大了審美領域,它們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聯想起人類的品格,所以它既便於文人們充分發揮筆墨情趣,又便於文人們借物寓意,抒發情感,囙此,描寫“四君子”之風至今不衰。



歷代名家梅蘭竹菊詩畫欣賞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
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元王冕《墨梅圖》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异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异漢宮。


元王冕《南枝春早圖》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裏,昨夜一枝開。

《墨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烟雨暗黃昏。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明陳錄《萬玉圖》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
  

明陳錄《梅花圖》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髮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明王謙《卓冠群芳圖》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
庚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裏看。

《梅花絕句》
陸遊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清金農《紅綠梅花圖》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初識梅花》
盧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
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十一月後庭梅花盛開》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清蕭晨《踏雪尋梅圖》
  

《次韻中玉早梅》
黃庭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
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遊蜂聖得知。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紅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餘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清沈銓《雪中遊兔圖》

《嶺上紅梅》
範大成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
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穀。
 
《題梅花圖》
楊無咎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
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清汪士慎《梅花圖》
《題畫梅》
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嶺梅》
張道洽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觀梅有感》
劉因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為梅花。


清陳枚《月下賞梅》

《贈範曄》
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裏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空穀幽放,孤芳自賞,
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五代黃居寀《花卉寫生圖册》

《幽蘭操》
韓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采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蘭》
唐彥謙
清風搖翠環,凉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穀。


元趙雍《著色蘭竹圖》

《蘭渚泊》
施肩吾
家在洞水西,身作蘭渚客。
天晝無纖雲,獨坐空江碧。

《秋思》
馬戴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芳蘭》
李世民
春暉開禁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明文徵明《蘭竹石圖》

《孤蘭》
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複非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豔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幽蘭》
崔塗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明徐渭《蘭花圖》


《蘭溪》
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與於中丞》
劉商
萬傾荒林不敢看,買山客足擬求安。
田園失計全蕪沒,何處春風種蕙蘭。

《和三鄉詩》
劉穀
蘭蕙芬芳見玉姿,路傍花笑景遲遲。
苧蘿山下無窮意,並在三鄉惜別時。


明馬守真《素竹幽蘭》

《奉上徐中書》
褚朝陽
中禁仙池越鳳凰,池邊詞客紫薇郎。
既能作頌雄風起,何不時吹蘭蕙香。

《蘭》
丁謂
彼羨南陔子,其誰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紺綠泛風光。
屢結騷人佩,時飄鄭國香。
何須尋九畹,十步即芬芳。


清金農《紅蘭花圖》

《盂蘭盆》
晏殊
紅白薇英落,朱黃槿豔殘。
家人愁溽暑,計日望盂蘭。

《蘭》
梅堯臣
楚澤多蘭人未辯,盡以清香為比擬。
蕭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聲襲衣美。

《石蘭》
梅堯臣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蘭乃是蘭之類。
療屙炎帝與書功,紉佩楚臣空有意。


清鄭燮《蘭花圖》
《咏蕙》
朱熹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適意欲忘言,塵編詎能老。

《蘭澗》
朱熹
光風浮碧澗,蘭枯日猗猗。
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

《咏蘭》
餘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清李方膺《蘭石圖》

《題鄭所南畫蘭》
倪瓚
夥風蘭蕙化為茅,南國淒涼氣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題畫蘭》
陳獻章
陰崖百草枯,蘭蕙多生意。
君子居險夷,乃與恒人异。

《蘭》
董其昌
綠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與眾花開。
酒闌展卷山窗下,習習香從紙上來。


清居巢《萬帶蘭》

《水墨蘭花》
徐渭
綠水唯應漾白蘋,胭脂只念點朱唇。
自從畫得湘蘭後,更不閑題與俗人。

《咏同心蘭絕句》
錢謙益
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五代李坡《風竹圖》


《嚴鄭公宅同咏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凉。
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裏餘。
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穀虛。
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宋文同《墨竹圖》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葱。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酬人雨後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晋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宋吳炳《竹雀圖》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負郭依山一徑深,萬竿如束翠沉沉。
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
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掛冠凉自足。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烟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元高克恭《墨竹坡石圖》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一寸心。

《庭竹》
釋智圓
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
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

《咏金竹》
蔣堂
百鎰先寒一徑深,潜疑造化鑄成林。
貪夫或有憑欄者,不見修篁但見金。


元趙孟頫《窠木竹石圖》


《竹》
宋祁
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
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紫竹》
梅堯臣
西南產修竹,色异東筠綠。
裁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
移從幾千裏,不改生幽谷。

《種竹齋》
司馬光
吾愛王子猷,借齋也種竹。
一日不可無,瀟灑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葉不改綠。
殊勝石季倫,珊瑚滿金穀。


元倪瓚《竹枝圖》

《竹軒》
沈遼
古人愛修竹,瀟灑臨幽軒。
勁節有高致,清聲無俗喧。
春日鬥瑣碎,秋風撼琅幹。
誰知渭川富,千畝可懸冠。

《於潜僧綠筠軒》
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明孫克弘《殊竹圖》

《書舍竹》
蔡確
窗前翠竹三竿,蕭灑風吹滿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厭,化成龍去見應難。

《員當穀》
蘇轍
誰言使君貧,已用穀量竹。
盈穀萬萬竿,何曾一竿曲。

《和師厚栽竹》
黃庭堅
大隱在都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龍化葛陂去,風吹阿閣鳴。
草荒三徑斷,歲晚見交情。


明徐渭《墨竹圖》

《新竹》
惠洪
琅幹數本倚牆陰,新笋均條忽作林。
昨日小軒添得境,卻煩佳月碎篩金。

《種竹子題愛心亭》
范成大
灑掃宣華舍此君,烟中月下綠生塵。
他年上葉清風滿,莫忘今年借宅人

《新竹》
朱熹
春雷殷岩際,幽草齊發生。
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清鄭板橋《七賢圖》

《新竹》
楊萬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儀禁者立如牆。
錦繃半脫娟娟玉,粉節新塗拂拂霜。
帶雨小酣三日後,出牆忽喜一梢長。
今年秋閏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義師院叢竹》
郭長倩
南軒移自處西壇,瘦玉亭亭十數竿。
得法未應輸老柏,植根兼得近幽蘭。
雖無農豔包春色,自許貞心老歲寒。
百草千花零落盡,請君來向此中看。


清趙之琛《雙鉤竹石圖》

《移竹》
辛弃疾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高竹臨水上》
虞集
高竹臨水上,幽花在崖陰。
以彼貞女姿,當此君子心。
春陽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悵望蒼悟岑。
淩霜飄逸,特立獨行,
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宋朱紹宗《菊叢飛蝶圖》

《和郭主簿》
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明唐寅《菊花圖》

《菊》
袁崧
靈菊植幽崖,擢穎淩寒飆。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

《答休上人菊詩》
鮑照
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岡草。
味貌複何奇,能令君傾倒。
玉碗徒自羞,為君慨此秋。
金蓋覆牙半,何為心獨愁。


明徐渭《秋花圖》

《秋菊》
駱賓王
擢秀三秋晚,開芳十步中。
分黃俱笑日,含翠共搖風。
碎影涵流動,浮香隔岸通。
金翹徒可泛,玉鬥竟誰同?

《複愁》
杜甫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明呂紀《桂菊山禽圖》

《野菊》
李商隱
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
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
細路獨來當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
紫雲新苑移花處,不取霜栽近禦筵。

《菊》
鄭穀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清八大山人《菊石圖》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不第後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菊》
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
便有佳名配黃菊,應緣霜後苦無花。


清惲壽平《五色菊花圖》


《菊》
劉克莊
羞與春花豔冶同,殷勤培溉待秋風。
不須牽引淵明比,隨分籬邊要幾叢。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池上》
趙師秀
朝來行藥到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
一樹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清錢維城《盛菊圖》

《墨菊》
胡布
彭澤歸來日,緇塵點素衣。
烏沙漉酒後,掛在菊花枝。

《菊》
李夢陽
萬裏遊燕客,十年歸此臺。
只今秋色裏,忍為菊花來。

《二色菊》
程先貞
黃衣彼美人,餘有紫衣副。
不比炫春葩,姚魏敵門戶。

《賞菊》
沈鈞儒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豔出誰家。


清張同曾《菊花圖》

《秋菊詩》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关于瘦金体学习,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画艺术,梅、兰、竹、菊,国人的精神寄托
【文化】梅兰竹菊题画诗,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梅蘭竹菊 飄逸淡雅四君子
看看,看看,元画背后文人的知白守墨,满满的一地情操
元王冕墨梅圖
经典咏流传:《墨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