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保险拒赔的原因,是这4个

T博士团队 | 无羽

相信无论是买过保险的人,还是没有买过的,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

保险只有2个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读起来还挺朗朗上口的,名气并不输爱迪生的“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但这句话其实是误会保险公司了。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保险公司是这样的:

叫人买保险的时候,服务比五星酒店还好,可一旦要理赔了,连人影都找不到。

但实际真的是这样吗?

我最近打算开个抖音号和快手号,用比较轻松简单的方式,和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保险理赔的案例,让大家能了解保险的真相。

有时候保险公司拒赔,确实是有原因的,我们了解了理赔的规则,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配置保险。

下面咱们先通过几个比较典型的保险理赔案例来简单了解下。

01

带病投保

2016年,邵女士在华夏人寿为自己和女儿为分别买了份重疾险,第二年,邵女士本人确诊了宫颈原位癌,治疗痊愈后,找华夏人寿赔偿,却被拒赔了。

为什么?

原来邵女士在投保前就已经患有HPV高危阳性,属于带病投保。

HPV是一种病毒,可能会引发宫颈癌。

但是邵女士十分不服气,她称当初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帮她填写健康告知的,业务员并没有说明患了HPV就不能买,也没有要求她提供病例,怎么就是隐瞒病史了呢?

而且在她的认知中,HPV高危阳性并不算很严重的妇科疾病,因为女性本身就很容易感染HPV,也有不少人还会自愈。

但很遗憾,除非邵女士能提供证据,证明当初业务员没有尽到询问责任。

《保险法》的第十六条就做了这样的规定:

可以看到,其实无论是故意隐瞒,还是因为重大过失没有如实告知,保险公司都有权利拒赔。

我们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本质上签订的是契约,合同是现在对未来行为的一种承诺,需要遵循契约精神,因此诚信是底线。

被保人的诚信,决定了保险公司能否维持正常的运转,倘若人人都像邵女士一样带病投保,那么保险公司根本无力经营,早早破产。

保险公司的诚信,能确保我们被保人的利益。

因此大家买保险时一定要看清楚健康告知,健康告知问什么就答什么,另外千万不要交给业务员填写,否则就可能像邵女士一样,拿不出证据,结果有苦说不清。

另外我还想提醒大家一点,除非能找到真正专业的人,否则即使保险条款很复杂,也不要放弃主动了解它。

因为保险知识晦涩难懂,想要深入了解,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很多的时间。

比如保险到底有哪几类?每一种险种的作用是什么?买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满了信息不对称,很多事情我们不得不依靠专业的人。

但在以前,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因此销售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所以难免会遇到一些急功近利的人,想要找到靠谱的人,有些难度。

我看过很多人为了省1、2块钱斤斤计较,但在真正重要的决策上却草草应对,这完全是本末倒置了。

02

不在保险公司赔偿范围内

张先生买了中国人寿2份综合意外险,2012327日晚上,张先生唱卡拉ok,喝啤酒、可乐后回家睡觉,第二天凌晨被发现死亡。

张先生的母亲当天找保险公司赔偿,却被拒赔了。

原来意外险里的意外并不是我们平时以为的“意外”,只有同时满足“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的”和“非本意的”,才属于意外。

而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对张先生进行了尸检,发现张先生是猝死身亡,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猝死其实是属于疾病,因此并不在意外险的赔付范围内,所以保险公司这次拒赔,也是于情于理。

类似的还有杨先生。

2011年11月,杨先生也给自己买了一份综合意外险,没过几个月,杨先生被发现在家中遭电击身故了,妻子找了保险公司,结果也是被拒赔了。

这是因为杨先生是自杀身亡,经过专业机构鉴定,杨先生是自己双手交替用铜线缠绕了腕部,属于自杀行为。

上面我也说了,只有符合“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的”、“非本意的”才属于意外事故,自杀很显然不属于“非本意的”,因此也不在保险保障范围内。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寿险也有个自杀的规定,2年内自杀不赔。

保险的种类很多,有专门保身故的,有专门针对疾病的,每一个保险种类都有各自保障的范围,好比数学老师是教数学的,体育老师只教体育,各司其职,只有发生的保险事故是在其保障范围内,保险公司才会赔偿。

03

等待期出险

等待期内出险也是大家很容易被拒赔的原因。

我们买了保险并不是立马就可以获得保障,通常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期,这个期间也是保险公司对我们的观察期,观察期内出险了,保险公司有权利不赔偿。

2014年吴女士诊断出肺癌,结果被保险公司拒赔,就是因为疾病发生在了等待期。

具体是这样的。

吴女士给自己买了份附加险是重疾险的保险,等待期内诊断出肺炎,等待期后被确诊为肺癌。

但吴女士购买的重疾险条款上有这样一个规定:等待期内得的病导致以后得重疾或轻症,不赔。

因此保险公司理所应当的拒赔了。

不过最后吴女士把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如愿地拿到了8万元的赔偿。

为啥呢?

原来保险公司没有给出证据,证明吴女士等待期前后发生的疾病存在必然联系。

不过即使是这样,大家也要多多留意等待期,千万别抱有侥幸的心理。

不同的保险公司对等待期的规定稍有差异,有的宽松有的严格,详情大家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不赔?

04

未达到理赔门槛

未到理赔门槛,主要发生在重疾险上。

如果您有研究过重疾险,就会清楚,重疾险对疾病是有定义的,只有得的疾病,或者是治疗方式符合了合同上面的定义,保险公司才会赔偿,这还是写在合同上的。

曾经就出现过这样几则案例,因为被保人治疗的方式没有符合合同的规定,结果被拒赔,比如下文的于先生。

2006年12月,于先生在平安投保了“平安康瑞重疾险”,保额10万元。

过了差不多2年,于先生被查出脑部垂体瘤,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却被拒赔了。

原来重疾险要求了,必须得开颅才能赔,但于先生实行的是更先进的头部伽马刀治疗手术,保险公司认为该治疗方式不符合重疾险的定义,因此发出了拒赔通知书。

不过最后在法院的帮助下,于先生仍然如愿获得了赔偿。

法院认为只要被保人的诊断证明和保险合同对应的疾病一致即可赔偿。

因为按常理来说,对于严重的疾病,无论是医院还是患者,大家更愿意选择最有效、最有利的治疗方式,不可能仅仅为了符合合同的约定而舍弃效果更好的、对自己更有利的伽马刀手术去选择开颅切除术。

看到这里,您还觉得保险公司拒赔是故意的吗?

很多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搞清楚保险的保障范围,又或者是作为被保人一方,没有遵守应该有的契约精神罢了。

下一期我还是准备结合几个案例,和大家说说,哪些情况,保险公司竟然也赔?


T博士:中山大学博士,连续多年达成全球寿险行业顶尖荣誉MDRT、COT、TOT标准,专注于为新中产之家量身定制保障方案。团队秉持中立、客观、诚信,追求专业精进。我们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我们只忠诚于客户利益和职业操守。

相关阅读(可滑动查看):

重疾险

◆买啥重疾险啊?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每年节省大笔保费

◆王炸重疾险,多次赔付不分组,前10年得重疾多赔50%!

◆重疾险又一重大变化,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被重点照顾

◆今年最火的重疾险明天后涨价,身故责任还能要吗?

◆有了300元保300万的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

◆万一罹患重疾,多少费用会让你放弃治疗?

◆ping安大福星上市,是产品好,还是割韭菜?

◆要不要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咋挑?

养老

◆连续60年每年单利15.2%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官方价值1200亿的文件解读

◆年收益率达到巴菲特一半!如何守卫人生中绝不容闪失的保命钱

◆支付宝养老年金,一款名过其实的产品。

◆年金险虽好,挑得不好,收益还不如余额宝

◆80后们,再不准备养老就晚了

◆4.025%预定利率的产品,为何可能是薅保险公司羊毛?

◆男人自信“胜者为王”,女人看中“剩”者为王

◆从“政府来养老”到“推给政府很可耻 ”,你的养老只能靠自己

◆4万*10年交之后,为何我要再买10万*10年交的年金

◆我拿100万,预定了妈妈的“晚美”人生

医疗险

◆别傻了,你的百万医疗险并不能“保证续保”

◆同一家保险公司的百万医疗险,知道内幕后,我为何选贵的?

◆高端医疗险,买内陆还是香港?

规划和理念:

◆看了N套方案、掉了无数个坑后,我这样为父母买保险

◆一家三口买保险,究竟要怎么选才能安心?

◆选择保险时,比性价比更重要的是这点!

◆买保险的几种渠道中,哪种对您最有利?

◆做不到这两点,你年交10万保费,还是会拒赔!

◆当你挑保险时,你应该挑什么?

◆直截了当点,哪款保险产品性价比最高?

保险公司

客户怎么选保险公司:你眼中的草,是我心头的宝

◆保险公司亏损,他家的保险还能买吗?

◆保险公司没了,我的保单受影响吗——从“安邦”变身“大家”说起

◆那些我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靠谱吗?

◆大家眼中的小保险公司,其实牛到让人亮瞎眼!

寿险

◆拿什么来守护你,我的房子?

新上市的4款寿险,刷新地板价!

◆如何用73万总保费,换取1000万身价?

◆买保险时,这个最严重的风险大部分人都忽视了!

意外险

国庆出游,没有旅游险等于“裸游”

◆家人意外险,看这一篇就够了(含产品推荐)

◆境外旅游险,到底有啥用?应该怎么选?

◆有车族,你的意外险会让你大呼“意外”,你造吗?

暑假出游,请一定收下这份“旅游险攻略”

资产保全

◆37岁,银行净存款1500万,到了2019年,他的烦恼却接踵而至

◆年入50万,为何还是被同龄人抛弃?守住财富靠这3招!

◆数千万资产化为乌有,只因给儿女的婚嫁金给错了!

◆保险到底能否欠债不还、诉讼不给?

健康告知

保险公司怎么调查我们的病史?

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保险是不是都是骗人的?

◆买保险时怎样健康告知,才最有利?

◆带病投保,熬过两年,保险公司就得赔?

◆我把医保卡借父母用,凭啥就不能买保险了?

◆香港某保险公司欺骗大陆人?——这事儿和你有啥关系

投保后,想起没如实告知的身体状况,要补充告知吗?

理赔

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保险是不是都是骗人的?

◆从拒赔到全额赔付的翻案之路

◆保险公司明明可以拒赔,怎么帮客户顺利理赔?(两个真实案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赔案例大PK:有人赔了65万,有人却1分钱也没有拿到……
理赔实录:保险拒赔的真正原因,是没看清这三点
投保两年后患癌,重疾险却拒赔:她10年前有高血糖
重疾险拒赔案例:4家医院已确诊,保险公司依旧不赔!
人都病死了,重疾险却拒赔!保险公司:谁让你治疗不够90天
保险理赔到底有多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