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之源——安庆



安庆市现辖3区(迎江、大观、宜秀)、5县(怀宁、望江、太湖、岳西、宿松)、2县级市(潜山、桐城)。春秋时期,安庆地区为古皖国封地,以潜山为中心,孕育了文明之源——“古皖文化”,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设安庆府,此时的“安庆”仅指涉一个地域,并没有安庆城一说,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始建安庆城,后为府治之所,安庆逐渐取代潜山成为“古皖文化”的中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庆为安徽省会,以安庆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古皖文化”,加诸于安徽之身,遂简称安徽为“皖”。

古皖国

两千多年前,安庆地区在春秋时期,为古皖国(小诸侯国)所辖,建都于潜山县城。由于为皖国封地,境内山川河流、人文风貌,皆由“皖”字衍生,如皖山(天柱山)、皖河(皖水、潜水、长河三大支流组成)、皖口(皖河入江口,今安庆市)、皖城(今潜山县城)。以潜山为中心的古皖文化,是安庆地区的历史文化源头。

安庆府

       隋大业三年设同安郡,北宋初年称舒州同安郡,后改称为舒州德庆军(“军”为宋代的地方行政单位)。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又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由“同安郡”和“德庆军”各取一字组成“安庆”,含“平安吉庆”之意。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赵扩继位,因皇帝潜邸之故(潜邸为皇帝即位前的住所),升舒州安庆军为安庆府。自此,安庆府代替舒州之称谓(元置安庆路,明初称过宁江府,后恢复安庆府),直至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设安庆道)。

安庆城

虽升安庆府,但还没有安庆城一说,其治所仍设在怀宁县(今潜山县城),即安庆府治和怀宁县治。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安庆府治所由怀宁县迁至皖口(今安庆市),安庆城始建(2017年为安庆建城800年),后因战乱,多次迁移,及至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安庆城才稳定为府治之地,并与行政区名称(府、路、道、专区、市等)相一致,即先有安庆府,后有安庆城。

安庆地区历史沿革

“皖”之源

毕竟为府治之所,自建城以来,安庆逐渐取代潜山成为古皖国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以后,安庆别称为皖城(皖城其实为潜山县城,但由于安庆地位上升,称其为皖城显得更加贴切)。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设安徽省,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省最高行政长官)由南京迁至安庆,安庆正式成为安徽省会。

既已贵为省会,以安庆为代表的古皖文化(安庆城—安庆府—古皖国),加诸于安徽之身,遂简称安徽为“皖“,安庆一带的长江水域则称之为”皖江“,由于安徽省管辖八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颍州),故”八皖“又为安徽之代名词。除此之外,安徽由”安庆“和”徽州“各取首字叠加而成。

由此可见,安庆为安徽之源名副其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侯国:皖国
安庆为何能成为安徽省会,怎样被合肥取代的?
皖之源
安徽一个重点开发的贫困县
被誉为安徽之源的城市,孔雀东南飞的发生地,皖国故都潜山市
春秋古国——皖国,安徽简称“皖”来自这里,正史中无迹可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