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无界,爱共融”戒毒学员成长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userphoto

2022.11.21 广东

关注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张惠金

    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启明星驿站

小组开展背景

社工走访调研了解到:有63.6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是通过朋友介绍的方式接触到毒品,且多出现在KTV、酒吧等娱乐场所。

其中,调研显示复吸的占63.6%,心瘾难除的原因占36.2%,受到损友和以前情景的诱惑占21.4%,还有因无精神寄托和生活突发事件的刺激各占18.1%。从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来,朋辈关系在戒毒学员吸毒以及复吸的原因当中占比非常重。

同时,在走访中问及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染上毒瘾的原因,大部分表示是因为结交了毒友,因此染上毒瘾,期间因经不起毒友的引诱而复吸,无法真正“戒毒”。

项目所在镇街毒情较为严重、毒友圈较大,各个社区之间毒友也是互相认识,多数戒毒学员也是由于接触了毒友才染上毒瘾以及重复吸毒,因此扩大交友圈、重新建立新的朋辈支持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问题分析

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问题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现实生活当中,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有很多途径,包括家人、爱人、同事、朋友等等,但是接触频率、交往人数最多以及交往周期最长的是朋友。

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以及生活阅历的影响,结交的朋友类型也不同,为了满足社交需求,有时候戒毒学员不得不了“朋友”二字而染上毒品,也因为“朋友”而一再重蹈吸毒的覆辙。

因此,对有远离毒友圈强烈意愿的戒毒学员来说,由于环境和性格的限制,他们会陷入“希望有朋友”、“不能辜负朋友”以及“不想再吸毒”的两难当中。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问题的分析。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提出,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由于戒毒学员可能已经习惯与“毒友”的相处模式,也习惯于以毒品为媒介进行交友,因此可以尝试转换这种模式,让他们身处小组情景当中,作为行为观察者,从众多的思想和行为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学习,增强个人社会适应性,促进成长。

社工人的能量卡!每天一虹能量卡,需要的拿走↓

服务目标

1.协助戒毒学员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提升戒毒学员自信心,去除“自我标签化”;

2.协助戒毒学员提高交友的技能,建立新社交圈;

3.引导戒毒学员形成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真正回归社会。

服务过程

1.了解群体需求,制定小组计划

社工通过面谈、问卷等方式进行了调研,了解到很多戒毒学员最初染上毒瘾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或诱骗的方式,经过强戒后由于无法脱离毒友圈而重新吸毒的戒毒学员占比很大。

至于无法脱离毒友圈的原因包括:

一是由于别人的歧视让他们内心感到自卑和不自信;

二是家人和身边的亲朋对曾经吸毒的人员存在歧视,表现为不接纳的态度;

三是由于部分社会功能的缺失,戒毒学员不知道如何交到除了毒友圈以外的朋友。

经过筛选后,社工选取了符合以下特征的戒毒学员:因为受不良朋友圈影响而染上毒瘾的戒毒学员,进行社区戒毒康复后回归正常生活意愿强烈,希望建立新的朋友圈子;近半年按时到社区进行社区戒毒康复报到和尿检的戒毒学员。

最后招募完成后确定有3个戒毒学员和2个志愿者参与报名。

2.小组活动的开展,他们的变化

第一节在启明星驿站开展。社工首先对参与小组活动的志愿者做了简单的培训,说明此次小组的目的和志愿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小组活动过程中,社工引导成员间互相认识,并通过游戏快速加深对彼此的印象和认识。

社工观察到,戒毒学员在本节小组表现得比较拘谨约束,经过“破冰”后,戒毒学员已经开始表现得较为活跃,并逐渐进入下一环节中。

第二节小组活动以烧烤的形式开展。在活动过程中,社工利用影响性、支持性等技巧打开了话题,引导成员分享平时生活状况以及交友状况,并通过“甩标签”游戏带领成员进行自我认识纠正。

第三节和第四节小组活动分别在不同区域进行户外野炊活动。成员相较前两节之间更加熟悉了,互动也逐渐变多,成员开始有了更多的自我暴露,说出他们的生活状况、内心想法等,在小组中也会表现更加积极。

第五节小组活动以钓虾活动的形式开展。钓虾的过程需要组员耐心等候,在等候过程中组员分享社交的技巧和如何结交新朋友的经验,组员还主动表示后续由他们负责一场活动策划,并约定了在小组活动外组织户外活动。

服务成效

1.由被动变主动的态度转变,由参与者到组织者的角色转变

戒毒学员由最开始态度的比较拘谨约束和不自在、参与小组活动动手能力较为被动,到现在能够主动参与到策划和执行,进步较大。

在其他方面,他们也比之前更加开朗和自信,敢于表达自己,敢于面对过去,有心事也会主动和其他成员沟通。

2.学会理性接纳自我,重新审视过去

小组过程中,运用游戏、访谈等形式进一步打开戒毒学员心扉,让他们逐渐去除“自我标签化”,重新认识自我、提高信心,同时运用支持性、影响性等谈话技巧,引导戒毒学员与小组成员互动,认识自我认知中的不理性部分,正视接纳自己的过去,学会更好与人沟通,接触新朋友。

3.建立新社会支持网络,扩大社交圈

通过小组构筑的平台,小组成员间增进了互动和交流,建立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扩大了交友圈,提升了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借助小组情境,小组成员获得了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发掘自己潜能和建立起信心的可用资源。

社工好书推介,限时折扣,有需要的拿走↓

服务反思

戒毒学员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们存在了一个难题从而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希望别人能够不以另类的目光看待他们,让他们不再缩在他们的壳子里以及旧有的圈子里,继续循环吸毒-戒毒-吸毒-戒毒的怪圈。

因此在小组的开展过程中,随着社工充分运用倾听、接纳、同理心、鼓励等技巧与戒毒学员建立了信任关系、深入认识后,他们也更多向社工表露他们内心的想法:

他们渴望认识新的朋友,希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他们很多时候是无措的,特别是当他们看到身边都是这样的损友,看到家庭、周围人的不接纳与歧视,使他们更加自卑,更加不知道如何去走出过去的阴影,重新开始。

因此在设计小组活动的时候,社工着重通过一些互动方式让他们与其他小组成员熟悉,了解更多与人认识、接触、相处的方式,让他们在玩乐当中慢慢适应、学习正常的人际交往,并逐步在互动当中运用倾听特别是鼓励和赞扬的方法,令他们变得自信。

同时,通过健康游戏、户外活动等引导他们学会健康科学的生活休闲、减压方式。最终这种方法得到戒毒学员的认可,他们在小组活动开展后期已经有意识地在小组外去计划、开展一些健康的生活休闲活动,慢慢替代原来打牌、进出酒吧的娱乐方式。

随着活动的开展,戒毒学员对于定期的报到和尿检也变得积极主动,提高他们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的操守率。

戒毒学员面对的问题是复杂而多样的,但通过面向具有相同问题的戒毒学员开展成长小组,在交友技能、生活兴趣引导、自信心提升方面对他们进行一些针对性引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六节小组的开展并不能一次性解决他们的问题,更多是希望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能够积极面对。因此小组后续跟进也会继续进行,也会总结此次经验,为更多有相同困惑的戒毒学员解决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工说 | 走出幽谷,助力解戒人员回归社区——同伴教育治疗小组活动服务案例
27个小组活动精选游戏,供你参考!-微信精选-中国社工时报
人生如戏,拥抱新生 | 老年人互助成长小组案例
知否知否,应是此时非彼时!幕派社工与你共期未来!
益博社工:专业社工进乡村,为老服务暖人心‖益闻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重拾学习兴趣”学习交往能力提高小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