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书丨和谷《秦俑漫笔》初中语文沪教版八年级下册

(来源:荔枝FM  见欢。)

黄堡文化研究 512期

秦俑漫笔

和 谷


依傍雾岚氤氲的骊山,岿然屹立于临潼县东约十里处的山丘,便是秦始皇帝陵。据明都穆《骊山记》载,“始皇陵内城周五里,旧有四门,外城周十二里”,可以想见始皇陵园如何亭阁起伏,庭探廓回。今春三月,我们陪北京几位作家驱车至此,只见得陵巅桃花嫣红,且登临远眺,烟树中有明腻如带的渭水婉蜒东去。

其实,我们是冲着闻名遐迩的秦俑来的。固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记载过:“始皇初即位,穿冶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锢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可后来呢?据曰“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郦道元《水经注》)。如此赢得了古今中外学者及文人骚客浓重兴趣的帝王陵墓,经“楚掘牧焚”之后,还残留下什么?陵内的秘密何在?皆属众说纷坛,成千古之哑谜。庆幸的是一九七四年在陵东侧发现的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坑,倒是可以窥其陵内构造之一斑。不仅如此,它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军事、冶金术及秦代历史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同时对于研究秦代美术史,尤其是雕塑艺术的价值更堪珍贵。秦俑的发掘,是以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而震撼了世界的。

驱车至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处,便是建筑宏伟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记得几年前初闻传奇时,我夹杂在“先睹为快”的人群中,踏着漫道荒草光顾过发掘现场,那还是一片开满野花的柿树林子。可此时扑入视帘的,竟是巍然的现代化钢结构展厅和仿古的楼阁庭院。也许春游季候的缘故,不同肤色的游客竟然成千上万,不是络绎不绝,而确是摩肩接踵了。

步入展厅,伫立于东端土台上,可纵览兵马俑坑全貌。尽管大部坑道还尚待挖掘,仅眼前已清理出的数千件兵马俑,也足以使心灵为之震颤不已,而叹为观止!

据说,此位于秦陵东侧的兵马俑坑,象征着秦始皇生前驻扎在京城外的宿卫军,用来拱卫陵墓之阴间世界。它按照战国至秦时期的临战队形而布置,观赏者稍抖动想象之翼羽,似见秦国兵强马壮,横扫六合,北却匈奴,南平百越,海内唯一之威武之景。俯视庞大军阵,武士俑或作前锋横队面东,或作侧翼各面南北,或作后卫面西,或为主体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皆呈肃整队列,堪称组织严密。武士俑身穿战袍,或披销甲,手执青铜兵器,战马则昂首嘶鸣,躜蹄欲行,军容凛然,大有待发之雄势。

细观武士俑雕塑,其造型粗拙而细腻,且明快逼真之至。其身高一米八至一米九七,数千尊则体形、容貌、姿态、表情各异,透露出性格、心理特征及职责的差别。有的免盔束发,有的戴长冠或软帽。穿战褐者多挽弓挟箭,披铠甲者则执矛秉戈。腿扎引滕或护以胫缴,足登勾履或合靴。观其发吉细致如微,铠甲则坚硬,战袍则轻软,皮带则柔韧,衣折则飘逸,浅履上的带扣也皆维妙维肖。给人以雕塑的审美之喜悦的,是“在移动视线的时候,发现这座雕像的各部分就是先后连续的时间内的姿态”(《罗丹艺术论》),使人从静态的雕像上仿佛看到了它的运动。且看,陶俑有的肃然劲立,目视前方,辫发短须飘逸着一种昂然意气。有的则凝视沉思,眉宇间蕴藏着智慧和力量,也或是神态自若,面带笑容,寓坦然的必胜信念而临敌。也或是横眉冷对,风度凛凛,也或是络腮起翘,双颧突出,显得爽朗豪放。也或是目清眉秀,拘谨羞怯,也或是体态端庄,沉静刚毅,雄姿英发机警敏捷,而神情各异则不胜尽述。跪射俑,右腿跪地,左腿弯曲,双手在右侧作持弓弩伏,身稍侧转,直视前方,疑似弓弦震颤,十皮羽箭嗖然飞向敌营。骑士俑,则着窄袖战袍,齐腰短甲,头戴皮帽,足穿长靴,右手牵马,左手提弓,十分机警地挺立于鞍马左侧,似乎一瞬间,即跨上战骑,奔驰疆场,顿时杀声鼎沸,血溅烟尘。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匠师将高超的造诣,赋予了这些雕塑艺术精品,堪称中国艺术宝库之明珠,世界艺术史之壮丽一页。

欣赏剥开坍土而露出真容的兵马俑固然感叹,当我们绕过陶俑林立的坑道,观瞻正在挖掘中的“初露头角”的陶俑时,却更是驰思不已,顿生雄沉悲郁之慨。俑坑原系一座地下坑道的木结构建筑,底部铺有青砖,上有粗大梁柱等构成屋架。此可能为项羽所焚塌陷,有严重火灾痕迹的炭灰布满坑内,陶俑有的呈红色,其支离破碎之状,令人顿发思古之幽情。有的倒伏,有的仰卧,有的三五相依,有的双双为伴,断臂的、破头的、少腿的、胸部开裂的,形态各异。愤然的、悲怨的、忧虑的、壮烈的兼而有之,使人心灵震撼,眼湿肉跳。这除了古代雕塑大师的杰作之外,还有历史的沉淀和灾祸给予的自然的加工,才使人倍觉其悲壮气氛。此刻,春日艳阳透过高处透明的屋顶,正穿织在空旷的厅内,投抹在这“古战场”的废墟之上,残破的陶俑武士与马,黄褐色的坍土,黑色的炭灰,取得了协调的效果,使艺术美和自然美如此地相映成趣,简直让我们有些不愿离去了。

踏进陈列室,却是别一番情形。玻璃箱中,陈列着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计有吴钩、矛、剑、戟、戈、驾机、铜骸等。这些青铜兵器,据说经电子探针及质子爱克司荧光分析,其中剑表经过铬化处理,既带毒而且还有防蚀抗锈之功能,埋藏地下两干多年之久,仍然寒光凛然。其工艺技术,堪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陈列的陶马,高一米七,身长两米余,昂首耸耳,雄悍潇洒,无不剪鬃缚尾,衔镖张口。据说系今甘肃河曲马仿塑,腿短个小,虽不能长跑,却很能爬坡,属良种战马。且看它们躜蹄嘶鸣,神骏欲驰之态,不能不被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所倾倒。未能看到陵西发掘的两组秦代铜人铜马铜车等稀世罕见的珍贵文物,甚是遗憾。听说它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时代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质车马,可能是属于秦始皇的后妃所乘的车,车子的门、盖均为薄铜板,绘有流云和几何形彩色花纹。

挤出拥簇的人流,我们驱车前往华清池。秦俑的美的雕塑,使人难以忘怀。据说,法国总统希拉克曾光临此地,称誉秦俑为世界第八奇迹,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则赞叹秦俑的神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据说,在全世界的旅游业中,已兴起一股“秦俑热”。

傍晚,归古长安慈恩寺侧陋室,余兴未消,且整理手记于灯下,是以为记。

上海八年级语文教材目录:下册

第一单元 祖国在我心中

一 最后一课

二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三 我爱这土地

四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综合学习:祖国,我为你歌唱

每周一诗

(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2) 别云间(夏完淳)

第二单元 人物春秋

五 夏衍的魅力

六 钱钟书先生

七 忆冼星海

八 木兰诗

九 巢谷传

综合学习:发现“瞬间”的精彩

每周一诗

(3) 贾生(李商隐)

(4) 蜀相(杜甫)

第三单元 慎思明辨

十 不求甚解

十一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

十二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十三 卖柑者言(刘基)

综合学习:摆事实,讲道理

每周一诗

(5)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6)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第四单元 散曲小唱

十四 关汉卿曲二首

一枝花·不伏老

四块玉·别情

十五 天净沙·秋(白朴)

十六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十七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十八 醉太平(无名氏)

综合学习:“曲”林览胜

每周一诗

(7) 沉醉东风·渔夫(白朴)

(8) 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第五单元 面对灾难

十九 血染的丰碑

二十 保卫大坝

二十一 沉船之前

二十二 俄罗斯性格

综合学习:“面对灾难”公益广告设计

每周一诗

(9) 无衣(《诗经·秦风》)

(10) 满江红(岳飞)

第六单元 生命的沉思

二十三 外婆的手纹

二十四 雁

二十五 麻雀

二十六 火光

综合学习:怎样的人生最精彩

每周一诗

(11) 步出夏门行(曹操)

(12) 孤桐(王安石)

第七单元 艺术长廊

二十七 晋祠

二十八 秦俑漫笔

二十九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三十 莫扎特的单簧管,巴赫的双簧管

综合学习:文化之旅:走近雕塑艺术

每周一诗

(13) 题郑防画夹(黄庭坚)

(14)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第八单元 动物的启示

三十一 黔之驴(柳宗元)

三十二 黠鼠赋(苏轼)

三十三 束氏畜猫(宋濂)

三十四 狼 (蒲松龄)

综合学习:编个有寓意的动物故事

每周一诗

(15) 猫儿(林逋)

(16) 官仓鼠(曹邺)

附录 元曲四大家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和 谷

和谷,1952年生,陕西铜川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顾问,黄堡书院院长。《市长张铁民》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著作《和谷文集》14卷、《柳公权传》、舞剧《白鹿原》等多部。作品译为英文、法文。


(点击购买和谷先生作品)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拍:刚刚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竟然五彩斑斓
你有没有发现, 兵马俑都把手中的兵器给弄丢了
文物介绍——秦兵马俑的跪射俑
从汉代陶俑看汉代生活
世界八大奇迹作文
雄姿勃发 ·王者气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