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一个“蹚”字的不恰当,来推断“教师教学不认真”是以偏概全

【家教智慧 第835期】

近日,一位8岁男孩小冯就语文课本里的《羿射九日》发问引发网友热议。课文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羿怎么蹚过大河?小冯的思考引发不少家长和网友点赞。 6月1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方微博中针对小冯的提问发文回应: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一位8岁的孩子,敢于质疑教材,精神可佳,值得点赞。但据此,有不少人就对教师表现出不满,就此发问:““蹚”字不当,质疑者为何不是老师?”(6月16日蒲公英评论网)占有“一桶水”的教师,何以不如只有“一瓢水”的学生呢?就此怀疑教师“研读文本时,囫囵吞枣,没有吃透教材,不求甚解,即便有的老师发现了“蹚”字不当,但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懒得去质疑”,于是对老师提出批评,老师如此“昏昏”,如何能使学生“昭昭”?

批评者还说,“抓关键词,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方式。如教学《游园不值》时,往往抓住‘值‘字组织教学。在《羿射九日》中,“蹚”这个表示动作的词体现了羿的神勇,按说也是关键词,应该重点解读。只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就能发现其中的逻辑问题。可“蹚”却成为漏网之鱼,实属不该。”

真得是这样吗?我想并不尽然。

语言文字,究其实质而言,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其本身承载的含义是人们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个词语,只要大家在听到、看到的时候,都明白它的意思就行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语义也都在不断变化着,而字典、词典上的解释都是其出版之前的“信息”,且也是当时的编撰者“一家之言”,其对词义的收录有一定的选择性,并不一定就全面。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对一些词、语的应用,要比字典上灵活的多。就说这个“蹚”字,字典解释的意思是“表示从浅水里走过去,如蹚水过河”,但在我们家乡,有河的地方,只要人不是从桥上或坐船,只要是人步行从河里走过,无论河里水深水浅,还是有水无水,都是可以用“蹚河”这个说法的,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词语的语义有一定的“模糊性”“延展性”。

作为语文课本的编撰者,作为全国如此多的语文教师,如此多的学生,在编、教、学的过程中,在此之前,都默认“蹚”这个字“没有问题”的,就说明在不少人的意识中,河里没“没水”也是可以“蹚”的。

但语文课本具有一定示范性,其文本应该具有“严谨”性。当一个只有8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对其提出质疑的时候,人教社给予了公开的积极回应,并对其质疑精神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赏,而且还承诺会在下个版本的教材中,对这一不恰当的地方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整。

希腊哲学家来里士多德说:“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有一句这样的名言:“当仁,不让于师。”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当教给他们探究的精神,质疑一切的勇气。一个人的学习,记住了知识仅是与电脑硬盘无疑,只有做到不唯书,不唯师,勇地质疑,敢地质疑,善于质疑,才是学会了真正的学习。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当为这个8岁孩子点赞!

但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发现了教师未能发现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事,否则就不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作为教师、编辑部,我们所有人,在为孩子点赞的时候,却不必为一个小小的“蹚”字就对所有教师、教材编撰者进行全盘否定,就认为编教材者没水平,教教材者不认真,就没有吃透教材,就没有质疑精神,就不敢挑战权威……以一个“似是而非”的“蹚”字用法就对教师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在这里,我并无“煮熟的鸭子嘴仍硬”“拒不认错”的意思,也非是想为教师、教材编撰者有意开脱,只是想说,我们在肯定、点赞小学生的同时,也不要就此将教师、教材编撰者批判的一无是处,没有了一丝苦劳,更不能给所有教师戴上一顶“教学不认真”的大帽子。这既不利于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更不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敢于质疑勇气和能力的培养。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海林:谈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 2
小学生质疑:河水干了怎么“蹚”?出版社回应:下一版将修改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特级教师叙事 | 方斐卿:我是教语文的
语文课质疑与探究的走向——与刘发建老师商榷
老课本走红新教材挨批(图)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