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王阳明点滴感悟(二)

二三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点滴感悟:

静养不是静静地修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打磨、磨练自己,让自己具有处惊不惧,临危不乱的定力,如此方能在世上立稳脚跟,方能无论动静,皆有定力持守。“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方能大成。

王阳明一生,无论在除山贼还是平叛乱时,皆能不动声色,轻而易举获得成功,均源自他的“事上磨”观点。

今日观看旧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很有感触,明兰从小见惯闺闱争斗,也亲历了母亲被害死的过程,这可谓是“事上磨”,所以,在他做了将军夫人以后,面对顾府大娘子险恶逼仄的进攻,她总能弹指化解,即使面对叛军围攻,来势汹汹,她也能泰然处之,指挥若定。

今日的教育为什么让学生觉得痛苦不堪,老师叫苦连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教育越来越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缺少了在“事上磨”,对于学生来说缺少了解决问题的真情境,缺少了千奇百怪的探究,对于老师来说,也丧失了一些发现孩子的机会。“事上磨”,才能磨出“刀”之锋利,“人”之“智慧”与坚韧。

二四

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点滴感悟:“下学”一般意义上的学习,“上达”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学习的人只要夯实基础,认真用功,慢慢就会掌握事物的一般规律。“上达”只在“下学”中,通过一般学习,积累经验,形成个别认识,个别的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今日诗歌教学,学生往往不明字词意思,变求诗歌拓展象征意,基础不牢固,又过于急于求成,所以理解往往谬以千里。亦是不明此理。为学首先要老老实实,其次探寻规律。

​三一.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译文]
陆澄问:“知识没有长进,该怎么办?”
先生说:“为学必须有个本源,从本源上下功夫,循序渐进。道家用婴儿作比喻,也十分精辟。婴儿在母亲腹中,只是一团气,有什么知识?出生后,一开始能哭,继而能笑,再然后可以认得父母兄弟,再然后可以站立行走,能拿东西能负重,最后世上各种事情都能做。这都是因为婴儿的精气日益充足,筋骨力量日益增强,耳目的聪明日益增长。并不是婴儿一出生就可以推究到这个地步。因此才需要有个本源。圣人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长繁育’的境界,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培养出来。后世的儒者不明白格物的学问,看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便想在初学时就达到这样的境界。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先生又说:“立志下功夫,就像种树一样。刚有根芽的时候,还没有树干;等到有树干了,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之后,才会发叶;发叶之后才会开花、结果。起初种下根芽的时候,只需要栽培灌溉,不必想到往后的枝、叶、花、实。空想这些有什么用?只要不忘栽培灌溉的功夫,何必担心没有枝叶。

点滴感悟:

读此有两点感悟,一,教育学生或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如果识字时就想下笔如有神,往往字未学成,书写歪扭,错误百出,下笔无神,舛误多多,贻笑大方。

二,学习或者为学,须有几分“无功利”之心,不做过多悬想,只求踏踏实实,步步为营,以“无功利”之心,做“有用功”,芽发,而有枝,枝茂方有花,花开才有果。努力是因,有成是果。

我们现在做教育过于急躁,芽没发好,强求抽枝,枝尚未长,又求叶茂,急匆匆,什都做,甚都想,最后却发现,孩子心理,身体不健康,或孩子意志力薄弱,不能勇猛精进了,“天心月圆”又复何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上•陆澄录》为学须有本原在线收听
(3)对教师成长的点滴感悟
人生感悟点滴
点滴感悟,在理!
解老:《道德经》第二十八~三十章 不以兵强天下
人生感悟点滴【音画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