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与产品并行:保险公司怎么做大健康,众安给出答案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了众多保险公司群雄逐鹿的战场,但由于多方因素,国内保司从哪些角度、何种方式介入健康管理赛道,一直没有找到最佳模式,众安作为国内领先的保险科技公司,近年来也在不断努力切入大健康行业,那么众安有何不同的做法,能给行业带来哪些启示?

从银保监会公布的行业保费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3月末,保险业1-3月保费收入17995.17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较上月有所下滑;3月单月保费收入4765.29亿元,同比-3.3%,自去年3月以来首月保费同比负增长,负债端增长乏力。实际上自从2016年以来,保险行业保费增速就已明显放缓。

图片来源:万联证券

在经历了过去数十年人海红利期后,随着人口增长放缓,同时用户对保险服务提出新要求后,国内保险业已经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作为跟保险产品紧密结合的健康产业,逐渐进入行业视野。

近几年来,保险公司进军健康产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保险产品消费本身是低频的,而健康管理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是一个天然契合的高频场景,是保险服务提升用户粘度的重要抓手。常见的健康服务包括体检、身体状况监测与改善、专家资源对接、管家式医疗管理等,这些服务是用户使用频率更高的刚需,有助于和用户建立更加长期、牢固的关系,并且在触达用户的过程中,对于用户来说接受门槛更低。

事实上,国家层面也越来越关注健康保险的“服务属性”。最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就首次将健康管理以专章形式写入,新增条款明确鼓励保险公司将健康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并将健康管理服务成本从原规定的12%提高至20%。这意味着,推动保险产品与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深度融合,最终构建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已是保险产品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保司的角色也从一个简单的支付方变为了用户的健康管理者,能够触达到用户更多的价值服务。

作为国内在科技领域布局领先的保险公司,众安早已关注到了保险行业这一新的风向标,坚持以科技为驱动,持续发力大健康生态布局,努力做有温度的保险。

根据众安最新发布的保费收入公告显示,今年1-5月众安在线获得保费收入77.2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44.4%,其中5月保费收入达到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

摩根大通上周发布研报称,众安保险强劲的表现得益于公司多元化的业务和分销渠道布局。众安作为最大的互联网财险公司,表现出较高的增长质量,不仅获客成本在改善,获客质量也更高,客诉率远低于行业水平,众安保险始终在前进。

积极加码产品布局,众安坚持做“有温度的保险”

正如我们在前文所提到的,众安坚持以科技为驱动,持续发力大健康生态布局,努力做有温度的保险,这一点从众安的产品和服务布局上可见一斑。

首先,众安一直持续关注女性高发疾病,推出创新产品服务,为用户提供场景化、个性化的保障价值和服务体验。今年5月7日,众安上线女性高发疾病保险,这款产品在覆盖乳腺癌、子宫癌、宫颈癌等女性高发疾病的同时,在行业内首创了乳腺假体医疗责任,可以为女性乳腺癌术后进行乳房再造提供就医安排。随后不到一个月内,众安保险宣布联合再鼎医药,打通“医检药保”,推出了关爱卵巢癌群体的保障方案,重点针对门诊及住院的医疗费用、特药保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保障。不仅健康女性可以加入保障计划,满足条件的患病女性群体也可通过加入保障计划,获得相应的保障。

次,众安保险近年来也持续在关注慢病人群健康保障上加码,今年年初,旗下王牌产品尊享e生系列升级,开放大慢病人群的专属医疗计划: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人群,只要符合承保条件,相关既往疾病就可纳入保障范围。

另外,6月11日,众安保险联合阿里健康正式启动慢病保障计划,和瑞基因、正大天晴等合作方,共同推出全国首个面向乙肝患者的“医+药+保”一体化的百万医疗保障服务,为患者一站式解决检查、早筛、会诊、购药、保险等健康管理问题,让乙肝患者及其家庭真正实现了寻药易、用药省、有保障。

保险公司做大健康不好做?

众安用科技和产品给出新思路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进军健康产业是有其必然性的。一方面是我们在前文提到的,保司需要使用健康服务作为获取用户的抓手,同时提高用户粘性。但更重要的是,健康产业实际上是比保险业天花板更高的一个产业,如果说保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刚需,那么医疗健康的刚需程度则是更甚,而保险作为支付方如果能够在健康产业中通过积极布局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及话语权,那么对于整个保险行业的控费、天花板的抬升都有极大的好处。

我们以美国管理式医疗的代表公司--联合健康为例,目前的保险板块和健康管理服务板块在营收上各占一半,但从业务发展潜力和利润率来看,健康管理服务板块远强于保险板块。但就国内而言,管理式医疗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来自保险、医疗健康、科技等行业的玩家正在尝试从不同的方向切入,希望能真正打通“医、药、险”的各个环节。

目前中国的管理式医疗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无论从商业模式、业务规模,还是保险和医疗资源的整合打通方面,都与国外的成熟模式差距较大。

具体来说,国内开展管理式医疗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保险公司、健康险第三方服务公司以及医疗健康管理公司等,不同的主体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出发,他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保障方案设计来进行刚性控费,而医疗健康服务一般作为保险产品的增值服务出现,通常来自公立医院或者独立的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对这部分服务的质量很难有效把控,且属于被动控费,对整体控费影响甚小。而医疗健康公司通常在垂直邻域深耕,进行横向资源整合的难度大,特别是在保单的设计和管理上,保险公司所占据的角色往往更加重要。

这也是国内管理式医疗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之一,而想要在这条赛道上更进一步,考验的就是各方主体进行资源整合以实现高效协同的能力。

在众安的身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与其他保司不一样的地方。一方面是其强大的科技硬实力,数据上来看,众安2020年实现科技输出收入3.65亿元,同比增加35.4%,足够支撑其进行保险产品的研发和大健康产业的布局,对整个产业链有更好的把握。另一方面则是始终坚持的“做有温度的保险”的思路,将产品面向更多的用户,让更多人获得有效保障,同时获得更好的用户反馈,形成产品正循环,保司和整个行业都将为之受益。另外,众安作为腾讯、阿里和平安共同发起设立的保险公司,在资源的整合能力上具备一定优势。

总的来看,国内保司参与到健康管理的赛道中,势必会遭遇到不小的困难,但我们始终愿意相信,正因为有了像众安这样的开拓者,国内的保险行业才会越来越好,才能在新阶段,找到新的增长点。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保观行业报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众安在线“画骨”七年:健康生态压阵 保险科技护城
年轻人居然这么喜欢买保险
保险怎么买划算 年收入20万的家庭如何布局
买什么保险好 低收入家庭如何配置
小公司的保险产品靠谱吗?值不值得买?
小孩子买什么保险好 怎么配置比较全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