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千好梦终归一

万千好梦终归一
——《红楼梦》主题思想研究
葛均习
《红楼梦》主题思想就是反对封建主义,倡导新的观点。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为背景,贾府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同时用家庭、个人的悲剧揭示封建制度的末世。通过“贾、史、薛、王”四大家族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典型人物,对当时封建社会制度进行鞭挞,倡导建立新制度的思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没有千人千面。
在当今很多红学研究爱好者都认为每个人有每个的看法,看《红楼梦》每人有每个的看法是对的,但其主题思想肯定是一个,每一部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就是一个中心思想。世界上每部文学作品是这样,《红楼梦》也是如此。因此,大家不管怎么读,怎么理解,它的主题思想是确定的,每部文学作品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肯定是一个,不可能是太多。诚然,在读,《红楼梦》有很多看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些只能说是对某个人物、某个事件的见解,但仍然改变不了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他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肯定是始终如一的,也就是只有一个主题思想。
一是通过描写封建家族的黑暗,反映主题思想。大家可以在《红楼梦》中看到在曹雪芹的描写的荣国府和宁国府,代表着封建社会的两个腐败透顶的两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书中用柳湘莲的话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这是曹雪芹对这个封建大家庭浓抹重彩的一笔,其实像这样的语句还有很多,通过这些把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最尖锐最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书中这两个封建官僚家庭里的大大小小的主子们,人人是有点权力的,一天除了享乐,做那些见不得人的肮脏事外,没做一件正经的事,而且他们勾结官府,草菅人命。连当时的封建朝廷都不过是“见不得人的去处”。贾妃回府,只是“满眼垂泪”,“呜咽对泣”,其他的人也都是“垂泪无言”。曹雪芹笔下的这幅省亲图,除了虚有其表的空排场外,动到真情实感的就是这一幅哭泣的场面,让人感到封建社会的普通百姓的悲惨。
二是通过人物反对当时政策,反映主题思想。通过贾宝玉这个人物,极大反对“文死谏、武死战”,说“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骂那些官僚是“国贼禄鬼”,说孔孟的经典之作,也不过是“杜撰”的。还通过探春之口,说:“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说理学大师朱熹的话,也不过是“虚比浮词,哪里都真有的?”大家知道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在清代是封建法规的准绳,是治国之大纲,人人违反不得的,而曹雪芹却用这些亦庄亦谐的话,来加以轻蔑和否定。可见当时这种制度对人民造成伤害有多大。贾宝玉特别反对“仕途经济”,即让他走读书做官的道路,可他偏偏不走,心里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仕途经济”,是历来封建政权得以世世延续的根本制度,也即是众所周知的科举制度。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反对“仕途经济”,其意识就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政权的制度,以此唤醒人们改变的意识。
三是通过追求现代婚姻爱情,反映主题思想。《红楼梦》里作者着力描写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及其悲剧,这个爱情故事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以往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有所不同。第一是有彼此相处的了解。你看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不是一见倾心式的爱情,而是在长期相处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爱情。这种的爱情就有了生活和思想的基础,是真正的恋爱。第二是有共同的理想基础。他们的爱情是以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为基础的,这就是共同的反封建的思想。这是他们爱情牢固的基础。薛宝钗就是因为缺少这一点,贾宝玉终于选择了林黛玉。第三是两人个性相投。他们的个性气质相投,贾宝玉崇尚自然天真,喜欢自由,摆脱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法的束缚,摆脱世间一切俗套,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这恰好符合林黛玉的个性和脾气。这都表明他俩所共同追求的是个性解放!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追求新思想的观点。
可以说,曹雪芹在婚姻观上开创了先河,在中国的婚姻史上,能提出这样的原则作为婚姻的选择标准,这在古代是不可能发生的。实际上曹雪芹在这里已经提出了一个现代婚姻的原则,而这一原则直到今天在全世界也还没有真正能实现。因为这一原则是具有超前性的,是人类自身的文明和发展的一个进步。这也是他新思想的展现,同时也是倡导社会新思想的萌芽。
(辽阳市红学会副秘书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的主题及宝黛爱情悲剧
论高鹗续《红楼梦》的功过
曹雪芹写《红楼梦》,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告诉世人们什么?
曹雪芹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哲学世界
试析秦可卿与《红楼梦》的悲剧主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