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在这充满风险的世界中,哪能心中没有一丝不安?

过去我们在休完过年假期以后,都会有强烈的无法复工的症状,但是今年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在家办工好几周,最近有许多的公司仍然在僵持着是否要让伙伴们回到办公室上班之中,而有些伙伴则是已经回到工作的岗位上。

但在这段时间,不出门闷得慌,出门又感觉担惊受怕,好像自己一出门就有被感染的风险,脑袋里跑出无数个问题:“在地铁里面如果听到咳嗽声怎么办?”、“如果在电梯里面是不是更容易传染?”

但这样的焦虑其实是有些被过度地放大了。

过去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流感,在这次的新型肺炎以前也总有人得肺炎,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病毒、细菌无所不在,这其实是一种常态。也就是说,不安全是一种常态。

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医疗很进步,但是现在仍然有众多的病毒是我们所不理解的,每一天也都有人因为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而死亡,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无时无刻,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

拿2003年为例,非典的悲剧震撼了国人,为许多人留下了堪称惊悚的回忆,造成千千万万人的创伤,但是如果以生命损失的数量来说,当年的交通事故在中国就夺走了10万多人的生命,这个数字是非典的100多倍。

风险一直都存在,而这并不表示我们就要放弃所有的防护,不去做那些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情,比如说带好口罩、确实洗手,并且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但是当我们做好了所有的防护措施,仍然感觉充满危险,内心被恐惧占满,这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么?”、“我过去是否有相同的体验?”

有些人一直都活得非常紧张,内心缺乏安全感,在疫情来袭的时刻,他只不过是将自己原本就存在的不安全感,投射在此次的疫情上。

不过,有不安全感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只是我们可能过去很容易地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来逃避。但在这个非常时期,却逼迫着我们去面对这一切,直击内心最深的恐惧。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认清“不安全感是一个正常的体验”,包容自己这样不舒服的感觉,给自己一点时间喘息,多关爱自己一点。

而这样直面自己的恐惧,也会引领我们走向一条人格更成熟的道路。曾经有一个作者这样定义“成熟”:

成熟就是一种对“未知”的接纳。

Mark Z. Danielewski 《叶屋》

所谓成熟的人,不是那些初生之犊不怕虎的人。而是那些明明知道世界上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会有很多风险,但是仍然可以泰然处之;内心或许仍有恐惧,但是可以和恐惧共处。

安全感是很内在的,不是任何人能够给予自己的,它依赖于个人的阅历来积攒,在不断成长过程中自己给自己的礼物,也是终于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就是应对不安全感的最佳利器。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一生都在成长,在不同的时间点会有不同的任务。新冠疫情总是会过去的,但是接纳我们的不安全感,是终身都需要面临的任务。

从短期来看,可能会觉得这段过程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长久来看,没有一段经历是没有价值的。如果在这段时间,你如果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不安和焦虑,这何尝不是一个重大的成长?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编辑| Push妈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熊玲:夸张的担心
她是护士,也是抑郁症患者,当疫情再度来袭,她说,即使害怕,也要勇往直前。
获得安全感的终极办法——联结内我
感情里我们该如何寻找回缺失的安全感
如何战胜内心的恐惧?
我们内心的不安从何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