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枫叶红了,说说秋游栖霞山的所见所闻和历史传说

这几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正是出游的好天气。 南京 人都说的春牛首秋 栖霞 。这也不知现在算什么天?前几天冷的嗖嗖的,北方都雪花飘飘了。可这几天天气到是暖和起来了。也不知道现在是冬天了还是秋天?不管那么多了,去 栖霞 转转。
印象里 栖霞 我就去过一次,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还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和单位里的同事集体出游,也算是一次秋游吧。那时还没有到 栖霞 的公交,还是坐着火车去的。游 栖霞 就是看看 栖霞寺,看看千佛崖,其他周边全是荒山野岭。也没觉得有什么枫叶,更没觉得枫叶红了的美景。吃个中午饭也就差不多玩完了。
这次转了几趟公交转到了 栖霞 山的南门。那时 栖霞 山也没有门票之说,也没有什么门之说。走到哪算哪,主要看的也是现在靠着西门那边的 栖霞 寺和千佛崖。这次这一转居然多出了很多景点。而且 栖霞山的一圈东西南北都有景点了。当然这里面有很多近些年新发现的遗迹。有些看看想想也有意思,无形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一些传说故事。这就是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下面就说说游 栖霞 山时看到的一些景点。还有这些景点的传说故事。
从南门进去就是一条路,一条新修的路。就是 栖霞 寺顺着山坡往上,实际上就是爬山。不过是顺着路上山了。路边上还有很多小道或是野道。如果有时间转转走走这些野道也有意思。这南门和西门不同,西门进去就是景,就是 栖霞 寺,就是千佛崖。南门是很长的山坡的路,路边也有些景,走起来也会有些气喘。路上多是些年轻的后生和姑娘,走着也会站在路边喘息。我是喜欢一鼓作气,顺着树荫下急步走着,前面有两个姑娘,走走喘喘,我心中有些急走出树荫转道超过快步前行。听到后面一姑娘对同行的笑言,看大叔都嫌你走得慢。。。

这 栖霞 山介绍说, 栖霞 山位于 南京 市 栖霞 区,又名摄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 秀山 ”,南朝时山中建有“ 栖霞 精舍”,因此得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 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栖霞 山素有“六朝胜迹”之称,在明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 栖霞 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 栖霞 山,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
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古 栖霞 寺就座落在 栖霞 山西 麓。 栖霞 山有三峰,主峰 凤翔 峰海拔286米; 东北 有龙山; 西北 有虎山。明永乐、万历二帝南巡时,都曾游历此山。地方官府还在寺后中峰建行宫,为万历驻跸之所。清代 咸丰 年间(1851~1861年),清军与太平军在此激战,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皆受严重破坏。清末民初,宗仰禅师重建。
1634年,明代画家张宏以 栖霞 山为画题,创作了一幅《 栖霞 山图》,真实地描绘出了明朝时期 栖霞山的风貌。整幅画面气势恢宏,以千佛岩为主体,纵深地铺洒出一片葱郁的森林。《 栖霞 山图》是明朝时期 栖霞 山的唯一历史影像资料,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 台北 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代画家张宏所作{ 栖霞 山图}(网络图片)从这张图里可以看到明朝时 栖霞 山的规模,景色,气势和风貌。

从这边上山的人流相对较少。

沿途看看红叶。

枫叶开始变黄变红。

爬了一段坡上去,我也有些气喘,看到了一个亭子,上写饮马池,这饮马池也是有些说法。当年乾隆皇帝是六下 江南 五次驻跸 栖霞 行宫,这饮马池就是当年守卫乾隆的御林军马匹饮水之处。

上山的路边丛林里修有林间栈道,你可以在山坡上攀登,也可以在山间栈道里行走,栈道是有向上的阶梯,路上是向上的坡道

陡然看到了这些,一些大块的石块砌成的阶梯和山墙。

注意看大块石头砌成的墙。。。

还有些石块铺就的小山道

原来这里是小营盘。

小营盘

后面封起来了,可能是暂时的吧?

树丛中一些痕迹

一些石块砌成的山墙

远望可以看到里面有碑,只是现在都围起来了,进不去。

乾隆皇帝六下 江南 ,五次驻跸 栖霞 山,每次驾临 栖霞 山时,御林军就在此驻扎,负责保卫乾隆皇帝的安全,故名小营盘。详细内容可以看这张图片,再详细可以扫上面的二维码听或看全部 栖霞 山各景点的内容。

看到了乾隆行宫遗址的指示牌,决定去寻找。

这不知是否那个畅观亭,行宫从这里上去指示牌显示只有130米,在小亭子里看到了两个年轻人从下面上来,问了一下看到乾隆行宫没有?回答没看见,我决定自己去找,从小亭子下去,全是大块的石头。很陡。丝毫看不出一点点的什么建筑的痕迹。这里不是路也不是道,全是大块石头的堆积。又看到了两个年轻人上来,又问了一下也说是没看到。这些年轻人似乎对这些也不感兴趣。看到我跌跌撞撞的往下走,直呼大叔慢点,慢点。。。我在想这么崎岖这么陡的坡,也不是路也不是道的地方,皇帝也不可能走吧?

我转来转去,上去下来转了几次,没找到什么痕迹,但是看到脚下的大块石头疑惑中感觉可能就在脚下了。

丛林中全是大块石头和周围的山坡明显不同。后来回家找资料才知道乾隆行宫早在 咸丰 年间就以毁于战火。

栖霞 山乾隆行宫于1751年开始动工建设,由当时的两江总督尹继善负责修建,历时6年,于乾隆十七年(1757年)建成,它是乾隆在南巡时所建行宫中最大的一座。但是这座皇家建筑,毁于 咸丰 年间的一场战火中。(有说法是被太平军烧了)现仅存遗址,只能看到行宫中的一些诸如青砖、柱础等建筑构件。
据《南巡盛典》记载,清乾隆皇帝对 栖霞 山钟爱有加。他六次南巡,五次驻跸乾隆行宫,前后共四十五天。传说中当年乾隆皇帝对 栖霞 山情有独钟,六次下 江南 五次在 栖霞 山驻跸,第一次因为行宫还没有修好。
有考证说,现在只剩下墙基以及下部的排水设施。实际上行宫的规模十分宏大,有春雨山房、太古堂、话山亭、 凌云 意、夕佳楼、石梁精舍、万松山房等多处建筑。最鼎盛时,行宫占地400余亩,厅堂馆舍2000余间,是乾隆南巡诸行宫中最大的一座。

周围都是杂乱的树丛

景点介绍,这有一块石碑,上面的字已看不清,我仔细的看了看,大概意思是这有一处水池,天下大旱到处都干涸,唯独这处池里有水,而且看到了两个像四脚蛇一样的动物,故人们称此处为龙池。(我这是费劲的连猜带蒙的写出来的)但是这处景确实是龙池。

就是这个。。。龙池。当然岁月的流逝恐怕也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我跌跌撞撞的从坡上下来走上大路,往前走又看到了路边有牌子,一条小路指示乾隆行宫外宫墙遗址。340米,我又走进去寻找,又碰到了在亭子里那对青年男女,姑娘还关切地问我找到行宫遗址没?我问他们看到没有,回答没有,我说我看到指示牌了,我去找。估计人们都是抱着出来玩随便走走,没人像我这么执着。他们是从西门处过来,我是从南门处过来,问了路人往前走可以到西门,我准备从西门回去。

往小道里走,看到了这个,接着看到了下面的。。。

绵延很远,也很气势,但在我的印象里感觉和皇帝的行宫宫墙还是不一样,想当年那个时候这样的大山里能修成这样,也不容易了,不知有多大的工程量,也不知有多少的劳工在这里流血流汗,甚至。。。

这个乾隆皇帝行宫的外宫墙是近些年才发现,2013年11月,有游客在 栖霞 山的山林草丛发现了一排石墙。景区工作人员在随后清理中发现,这排石墙由很多大小不一的岩石叠砌而成,材质是本地的砂岩,石墙沿着山势而下,蜿蜒曲折,合拢成一个正方形,其边长约200米,总长度约800米,围合的面积在40000平方米。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位置上看,这排石墙处于乾隆行宫的范围内。”根据《摄山志》卷一“图说”,上面有清朝宫廷画师所绘的“乾隆行宫”图,根据对照,该建筑遗迹沿着山势而建,北至万松山房,南至春雨桥,西邻千佛岩纱帽峰,东接畅观亭,北高南低,正好将行宫四周团团围住,起到了保护行宫的作用。

看完了行宫遗址,往下走崎岖的小道边上看到了一些佛龛。这是到了千佛崖了。

介绍这景是纱帽峰,乾隆曾改名玉冠峰。

这里都是千佛崖的景。

在千佛崖的一个洞龛里有一幅壁画, 栖霞 飞天,可惜锁起来了,看不到了。

舍利塔

舍利塔

舍利塔历经千年风雨,几经损毁 新建 ,主塔结构基本保存完好,重要的是 塔下 地宫安然无损。据记载地宫内应珍藏佛祖舍利,真相究竟如何,至今还是个谜。(详细内容看碑牌)

有游客围着舍利塔转圈。

这里有块牌子,绕塔三圈,平安一年。很多人在绕圈,也有很多人举着两手祈福。在这种氛围下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人们转了起来。

在旁边的什么殿转了转,这是在地藏殿看到的几个和尚在。。。是读经还是念经?

三圣殿

栖霞 寺

栖霞 古寺

彩虹明镜,有介绍说 ,明镜湖古时浑然天成,山中桃花涧、中峰涧,山水倾泻而下全部汇入明镜湖。明、清时这里湖水面积较现在大,湖中广植睡莲、荷花,那时岸边垂柳与枫香树交相辉映,常是文人雅士饮酒赋诗之处。1751年清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来到 栖霞 山,当看到明镜湖景致时随即挥毫泼墨写《七绝,明镜湖》曰;“虹非 日照 镜非铜,溪澈桥弯植偶同。奚必名中辨真假,借他假幻捂真空。”。湖中数米高的石质观音 菩萨 ,面对天下众生露出慈祥的微笑,湖心建有彩虹亭,彩虹般的曲桥贯通其中,湖水澄澈,恰是明镜;涟漪乍起,波光浮动。四周红叶倒映于内,美不胜收。

彩虹明镜,

乾隆御题诗,(第一金陵明 秀山 )游 栖霞 山

第一金陵明 秀山 ,
所欣初遇足空前。
画屏云罨紫峰阁,
乳窦春淙白 鹿泉 。
梵业镌碑尚隋代,
净因舍宅自齐贤。
更谁凿壁名纱帽,
只恐平原意未然。
乾隆在 栖霞 山驻跸时写下了数十首诗。

更多内容请看游 栖霞 山的一段小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枫季节,最美是栖霞
八十五、幽居庵、彩虹明镜(栖霞山)
【诗·栖】游栖霞山
春游栖霞山,看山中残留的乾隆下江南遗迹,让人叹息
金陵诗社活动专辑之六:栖霞山采风
胡萧白:文人、和尚与皇帝──明清南京栖霞山的文化形塑与景观政治(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