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星夏卷◇匠作典藏•散文篇】​《黄橙橙的枇杷亮闪闪》 ||□ 林盛

 《当代文学家·星夏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星夏卷·2021·总第四期

(网纸同步)

散文显示屏

星夏卷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摄影顾问:侍少华、李敬伟,王红军
国画顾问:徐开领        法律顾问:吕庆根       
本刊总编:清涟一荷      本刊主编:汪兴钊
执行编辑:零下(综合)     陈革非(诗歌)
                魏社岗(小说)  周毓麟(小说)
                雪霏(综合)     晋耀文(散文)

□ 匠作典藏 □

黄橙橙的枇杷亮闪闪 

(散文)

 文/林盛(重庆)

现在正值枇杷大量上市季节。大小门店、游摊小贩,尽在兜售枇杷。黄橙橙的枇杷闪亮亮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诱惑着人们的品尝欲望。又是枇杷丰收年。  

午后在小区里闲逛,漫步到枇杷园。最吸引我的是十字路口的那棵枇杷树枇杷树形极美养眼。树高丈许,挺拔耸立,树枝婆娑,收放有致。树上结满密密麻麻的枇杷。一个两岁多的男孩在外婆的带领下,指指点点,满脸欢喜。看着她们,我的思绪突然想起我外婆家的枇杷树。 

不知不觉间,我的外婆已经去世50年了。外婆去世时,我将近五岁。我至今还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些往事;特别是外婆家的枇杷树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外婆家在仁寿县五爱村杨家咀。在我母亲十岁,小姨孃一岁时,外公因为被疯狗咬了犯病而逝,留下外婆、我母亲和我的两个姨孃。大约十年后,五姨孃去世。我母亲1962年嫁给我父亲后,家里就剩下外婆与小姨孃母女两人了。外公去世以后,外婆与母亲她们过得很艰难。母亲告诉我,姨孃一岁多,她和外婆在枇杷树下挖土,把姨孃放在土边,姨孃一身爬满了蚂蚁。那时她们就像那棵枇杷树一样,艰难地挺着。

外婆家右边山湾里,有一口水井。水井上就是外婆家的自留地。地不规整,在土角乱石堆的荆棘丛中,长着一棵枇杷树孤独地长着它周围没有其他树与它相伴枇杷树高三四丈许。树干光滑,两丈以内,没有旁枝。仰望树冠,枝不多感觉不到枝繁叶茂的旺盛;也许就像外婆家人一样,人丁不旺,人气不盛。

听母亲说,这里原来还有几棵枇杷树,长得比较矮。在1960年过粮食关时,附近的人把粮食吃光了,挖野菜吃。野菜吃光了,找桑树叶、枇杷叶吃。树叶吃光了,刮树皮吃。几棵矮枇杷树的叶子和皮被吃光了;第二年春天没有发新叶,枯死了。外婆家的枇杷树,长得高,下面的乱石堆里长满多刺的荆棘,方可躲过了这一劫,意外地活了下来。

外婆在世时,看到的外孙只有三个:哥哥、我、三妹。她平时把好吃的零食,统统存起来。我们三兄妹去她家时,外婆特别高兴;她觉得家里人气旺多了。外婆把糖果和花生拿出来,给我们吃。哥哥很小就长虫牙,母亲说就是外婆给他吃多了糖造成的;哥哥吃独食有两年半。我与三妹就没有受到这样的荣宠,牙齿就一直好好的。当然,我永远记得外婆给我吃的糖与花生。

我们特别喜欢外婆家的枇杷树。小时候,我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大枇杷树,觉得外婆家的枇杷树算得上是最大的了。到外婆家,吃过了糖和花生,遇到我们哭得撒泼时,外婆逗我们说,跟她去摘枇杷果果。外婆与母亲就带着我们去水井上面的菜地,摘菜叶做饭。外婆站在枇杷树下,指点给我们看。这是一棵好大的枇杷树!我们翘首仰望。我们很失望,树上没有枇杷果果,简直有点给我们望梅止渴的感觉。外婆说,今年是这棵枇杷树的小年,明年就会结果了。我们哪懂什么果树的大年与小年呀,只好懵懵懂懂的相信外婆说的话了。那就等明年吧。

小孩子的记性真好。第二年,我们去外婆家,吃了该吃的花生和糖外,还是对枇杷果果念念不忘。我们拉着外婆去看枇杷树。我们在前面兴奋地跑着;外婆腿脚不好,在后面蹒跚地追着我们。树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几片叶子,哪里有什么枇杷呀?我们开始怀疑这是不是果树了。我们似乎开始对这棵枇杷树快绝望了。外婆哄我们说,明年一定会结枇杷果果。我们感觉外婆说这话时,明显底气不足了;明年结果不结果,她自己也拿不准了。但是我们是多么盼望外婆的枇杷年结果啊!

1970年的夏天,哥哥一个人中午出去捉蜻蜓。母亲做好了午饭,发现哥哥不在家里;母亲在房前屋后大声喊他吃饭,没有哥哥的回音。这下惊动了一大家人,大家找到米竹湾河沟的水井边。我们几个不停地喊着哥哥的名字,声音传到了杨家咀;外婆听说哥哥不见了,惊恐万分,她怕哥哥出事。失去几个子女的切肤之痛,她已经尝够了。她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赶过来,猜测天热洗澡,外婆顺着河沟边寻找哥哥。大伙用竹竿搅遍了水井,也不见哥哥的踪迹。后来是梁大叔路过我们屋后田地,发现哥哥在树荫下的草丛中。原来是天气太热,哥哥躲在树荫下乘凉,不知不觉睡着了。这让大家虚惊一场。见哥哥没有危险,外婆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听母亲说,这是外婆最后一次来到我家。

1970年冬天吧,外婆却病倒了。哥哥已经去读书了。母亲带着我去看外婆。外婆头上裹着帕子,脸浮肿,靠着枕头,躺在床上,围着铺盖。她已经不能够起来了,叫姨孃姨爷拿糖给我吃。外婆住的是草房,灶屋四周用竹席围拢,卧室是土墙。我烤着地下坛子装的木炭火,感觉满屋子充满潮气。看着外婆那浮肿的脸,拿着糖,我已经没有往昔吃糖的喜悦了。尽管姨爷说笑逗我,让我戴他那顶红五星的军帽,我还是没有顽皮起来。这好像是我见到外婆有深刻印象的最后一次了。

1971年春天,外婆永远离开了我们,下葬在枇杷树附近,与外公的坟墓合在一起。

到了五月初,也许是给外婆烧纸钱,我们与母亲来到姨孃家。路过枇杷树,看见了枇杷树叶中,露出了黄橙橙的枇杷。虽不是很多,稀疏地散在树叶里,但在阳光的照耀下,亮闪闪的,特别耀眼,特别诱人。我们来到外婆的坟前,我在心里默念道:外婆,您没有骗我,我看见那亮闪闪的枇杷了。

祭奠外婆后,姨孃用竹竿打下了几个枇杷。我们吃着,觉得很甜很甜。在晶莹的泪光中,我似乎再次看见了外婆那蹒跚的身影。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当代文学家


2020.07.02 started publication

大型文学季刊
安徽·合肥

作者风采


重庆作家:林盛




作者简介:    

        林盛,原名林木森,19662月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五爱村,19887月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担任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子弟学校副校长、重庆市渝北区笃信实验学校副校长、渝开学校工会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北师大《中国教师》、山西师大《语文教学通讯》、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西南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另有1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


投稿快引

微信、邮箱投稿皆可。邮箱投稿需同时加总编微信告知

——总编微信:cmj86188;

    收稿邮箱:1030221204@qq.com

——投稿细节,六素齐全。

    ◇第一行:题目

    ◇第二行:文/作者(省份)

    ◇第三行开始:正文

    ◇文末:个人简介+邮寄地址(含手机号)

             +风采照。

——邮箱投稿:粘贴,并同时以附件形式上传文档后发送。

本刊顾问团队介绍

文学顾问:

孔灏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

文学顾问:

相裕亭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


文学顾问:

徐继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文学顾问:

李锋古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刊法律、书法、摄影顾问及主播团队

《当代文学家》杂志社作家理事会理事、特约作家讯息发布!点此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重的打击
童言
那颗枇杷树
最温暖的陪伴
【作家专栏】周敏|桂花缘
散文丨外婆家的两棵龙眼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