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法同心圆:坚守教育初心,静听花开声响(学员年度工作总结)
这一年,有您真好
——2022年个人年度总结
连云港市黑林中学  闫秋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这是我最喜欢的歌曲《隐形的翅膀》,它曾经治愈了我的失败、失望等。我曾两次申请加入王常亮名师工作室,由于个人原因,终没能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有人说,加入这个工作室,要做的事情太多,要参加各种活动,要写各种反思……可我觉得如果不加入,特别是王常亮名师工作室,那我的教学生涯或许会有缺憾的。2022年,我终于有幸加入王常亮名师工作室,这让我有了一个精神家园,让我有机会与优秀的你们靠近,更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下面我将谈谈我与王常亮名师工作室的故事: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始于202267日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一体化建设研讨活动,终于2022129日的“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育人能力”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同课异构”活动,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一种美丽的邂逅,都是一种思维上的碰撞,都是一次素养的提升。每一次活动都让我回味无穷,思绪万千......

       这是一场场有智慧的活动,我们要共同构建智慧学习场,促进核心素养落地;这是一场场有使命的活动,它让我在赓续革命精神中,打造有生命、有情怀的课堂,为国家培育时代新人;这是一场场有童趣的活动,我要让初中道法课堂充满“童味”,我要始终做到心中有“标”,眼中有“生”,让教学情境具有生活化、素养化,让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生活化,能解决学生的真问题;这是一场场科研型的活动,我不能止于会写教案,更要会写反思、论文等,将教学经验凝练成写作素材,去体会教科研的幸福所在,更好的助力我的专业成长。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提到读书,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我总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每次写反思、小结、读书心得,我总是词不达意、愁眉苦脸,羡慕别人的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其实我再羡慕别人时,要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自工作室成立以来,王教授布置得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读书、写读书心得,刚开始我还抱怨过、抵触过,甚至想应付了事。可当我翻阅了2022年读过的书籍,写过的小结、读书笔记,不禁的暗暗窃喜:幸亏我坚持了正确的想法,幸亏我坚持读书了,幸亏我坚持反思了,当然最主要还是王教授的引领和督促(人有时候真需要被逼一逼的)。2022年我真阅读了《宪法》等10本法律,《捕捉儿童敏感期》等10本自选的书籍,虽然有些书读的不精,但是我坚持读下来了。我每次写读书笔记,由刚开始苦思冥想的500多字,到现在的2000字左右,虽然没有一些华丽词藻,语言朴素,文采一般,但是我不再抵触写了,还能顺当的写出来,我想这就是坚持的力量。2023年,我将读书坚持到底,提升阅读质量,要向王教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主动学习,真心求变,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力争用三年时间让自己的人生现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对照2022-2025年成员规划书,我深知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我需要进一步规划我的读书时间,留有充裕的读书时间,明确我的发展方向,让书读的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性;提升科研能力,克服畏难情绪,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我将继续立足课堂,做新课标的实践者;我将规划好我的学习时间,实现我的考研目标……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新的征程承载新的梦想、新的任务,让我们踔厉奋发,共谱我们名师工作室的新篇章。

点滴积累,塑造成长模样

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 丁旭玲

    时光易逝,日月如梭,2022年悄然已逝。时光侵蚀着世间万物,却侵蚀不了一个人成长的印记。2022,感恩能走进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跟随摆渡者、同道者,开启成长之路。回首一年,收获颇丰,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清自我,积极努力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很清楚自己的现有水平。工作室的每位老师都特别出色,有教研主任、还有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自己要努力的方面还有很多。我扎实努力,认真把握每一次上课的机会。在年初我接到学校的通知---上一节道法优质课,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鼓励下,我认真研读道法教材,准备上课课件。在准备的过程中发现道法课并不像语文课那样通过分析相关文本获得一些方法技巧或者情感体验,它更像活动课程。要想上好一节有质量的道法课就得设计好多样且有效的活动,品德的发展是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多样且有效的活动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获得发展和乐趣。虽然没取得傲人的成绩,但准备的过程也是一种收获。10月底接到王教授要在我们学校举行“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育人能力”主题研修活动的通知,刚接到通知时内心既紧张又感动,紧张是因为担心自己不能出色的完成王教授交代的任务,感动在于工作室能为我们搭建这样成长的平台。活动因为疫情原因由线下搬到线上,但并没有影响活动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意识到自己有特别多的短板,两位导师的点评让我明白我对教材的把握还是不够透彻。要想把握好教材还需要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可眼高手低。

二、参与培训,开拓视野

    疫情下的工作室开展活动确实不易,但王教授依然坚持每月为我们搭建一次成长的平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培训活动,都让我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理论。六月份我们相聚城头初中,开启揭牌仪式,了解工作室相关制度和计划。七月我们参加了线上活动“幸福教科研 成就好老师”公益培训活动,这次活动真的是在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写论文,如何进行教研,让我这位没写过几篇论文的人第一次对论文的结构有了深刻的了解。八月我们相聚在宁海路小学,两位市基本功一等奖获得者为我们展示了小学道德法治的说课过程,两位导师的讲座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九月份在王教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了解了赣榆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和人物。十一月份的线上活动,我作为上课的老师,从和单老师商讨选课,到课堂结构确定,到之后的课件修改,课堂语言的斟酌,让我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各种不足。这一次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也让我们明白的作为德法老师更应是道德学习者,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三、静心阅读,反思提升

    参加工作室活动开始,王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了阅读大餐,每月一部法律专著和一本自选读物。说实话我那种书读完就忘的人,书是读了不少都是走马观花式的,真正留在内心的东西是少之又少,但每月要上交的读书笔记使我不得不仔细琢磨书的内容,甚至还要记住某些精彩的细节。每次读到同伴们语言精美的读书笔记内心总是羡慕不已,再看自己的读书笔记结构混乱,语言干涩又没有感情,自己都读不下去。即使这样,为了完成任务我还是强逼自己从三月份写到了十二月份。真是越读书越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和同伴们之间的差距,我越来越需要用书籍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我尽可能挤出一丝丝时间静下心来读书,看书不代表什么,但是看书后一定要会反思的老师才能成长的更快。

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这一年多的学习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我也在默默努力中收获不少。在工作室的引领下,我增长了前进的动力,激发了自己的潜力,在这一年期间,我由以前懒于总结到现在勤于发现总结,不断的学习、反思,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学得太少,读得太少,写得太少,我发现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扬帆起航,路就在前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努力前行,发扬优点,开拓进取!

抱团抱暖抱希望,同家同心同成长

宁海路小学  孙秀云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这样毫无声息地流转、消散、弥漫,驻足回眸2022年,我觉得工作上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加入了赣榆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王常亮工作室,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深刻感受到和勤奋的人在一起,自己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自己不会消沉。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方向、有动力、有关爱的团队。这一年来,我被年轻教师充沛的精力和勇往直前的冲劲所影响,被同龄教师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所折服,更是被导师们高屋建瓴的见解、无怨无悔的的付出所惊叹。

    回首学习过程,既有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有学习态度的转变;既有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有目标方向的设定。更多的是和一群优秀的人前行,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读书,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在整理这一年的读书笔记时,看着12篇学法读后感和12篇自选书目读后感,心里是暖的,也不禁暗自窃喜:幸亏跟着工作室的步伐走,虽然写作水平不高,但是最起码每一个月还是有所读,有所思,有所收获。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扪心自问,一开始读书,心里是欢喜的,感觉有了时间去提升自己,但是有时工作上一忙碌起来,书不能安心读,读后感静不下心来写,难免就烦躁不安,但是这是我们爬坡路上难免要遇到的情况。停止前行的脚步,高处风景就无缘相见;紧跟团队的步伐,会遇见意想不到的惊喜。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只恨光阴少,不能读书多。读书,暂时摒弃现实的忙碌、烦扰,与另一个更加美好更加丰富的自己相遇,这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成长。这一年书是读了,笔记也是写了,但是我发现自己在思上无高度,写上无深度,究其原因还是读的少了,少于思,懒于写,没有厚积,何来薄发呢?“知己不足而后进,望山远岐而前行”,缺少灵性,鲜有睿智,那就做一只蜗牛吧,虽慢但也不忘努力。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磨练,反思不足,提升自己

     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一年不是“颗粒无收”,看着一张张证书,回想着备赛的那段日子,此时亦觉得累并快乐着。手上一边码着文字,脑海里一边回想着董洪叶导师是如何指导我备赛的画面。这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办公室里,舍弃午休时间的董老师带着我研读教参,和我分析所上之课的每个板块之间的关系;教研活动时间,董老师组织同事听课再评课;每一次试上,大到课的框架,小到每一个环节的过渡,对学生的点评,董老师都不厌其烦地聆听、点评然后指导我再修改;甚至为了让我的课堂更成熟,在班级试上时,董老师亲自演示给我看。一个好的导师不仅仅提高成员的专业能力,更能够关注成员的心态。董老师看出我的压力,像一位大姐姐一样给我鼓励,甚至课上的仪态、着装都为我考虑到。在这样的指导下,最后的课堂呈现也是很理想的。只可惜市基本功比赛我错失一等奖。在磨练中,我感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魅力,也感受到上好德法课,并不是那么容易,课前需要我们老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在课上不仅仅习得知识,更要有所行,核心素养得以培养。也从一次次磨练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也正因为这些不足,我更记住董老师的话——沉淀自己,夯实自己理论基础,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路才能走更远。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挑战自己,弥补不足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学了书本知识,听了专家讲课,我们每一名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研究,才能使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虽然每次参加活动,我都会写出自己的反思或者感悟,但是在教科研上还是欠缺,论文与课题今年都没有涉及,这是我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最该努力之处。我发现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有人爱,有人带,有期待。这是王常亮教授给我们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很温暖,很有力量。是呀,一个人走,会走得很快;一群人走,会走得更远。在王教授引领指导下,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暖阳无声,前行有音 ——阜南县第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观摩活动
大连教师网__2006年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聚焦课堂展风采,听课评课话初心
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阶段总结践初心 金乡数学谱新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