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话实说(6):教研共同体VS校际发展联盟

教研共同体VS校际发展联盟

文/王常亮

在过去的几年中,教研室曾出台文件,将全区中小学所有学校按照办学水平、地理位置、学校性质等要素分别组建数量不等的教研共同体,如初中共组建6个共同体、高中组建3个共同体等,以此推进全区教学共同进步。实事求是地说,教研共同体的成立,为全区教学质量的提升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毋容置疑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活动次数频繁,影响正常教学。教研共同体成立之初,教研室要求每个共同体每月开展一次,于是每个共同体都要开展活动,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这个规定大家都无法坚持下去。不仅如此,由于活动次数较多,有的共同体竟出现无人执教展示课的局面,只好让新毕业的老师担纲进行。毫无疑问,任何政策的出台必须切合实际才行,这就是做任何事情要想有所作为,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根源所在。

2.活动内容随意,示范成效低下。由于教研共同体的活动计划是由各个共同体自行决定,这就使得各个共同体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与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安排不匹配,结果出现了各学科教研员不知道或者无法参加活动的尴尬局面。于是,各共同体开展的教学示范课就显得过于随意,甚至课前没有任何研讨就进行示范展示,这样其示范的有效性可想而知。另外,共同体活动由于没有学科教研员的有效参与和指导,致使学科研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被省略或简化,实施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3.缺乏精准评价,活动全凭自觉。教研室虽然制定了教研共同体活动要求,但缺少具体的评价量尺,致使各个共同体活动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学科活动参与多少全凭自觉。于是,有的共同体活动时有的学校只有个别代表参加,有的学校甚至以各种理由不参加,还有的学校不愿意承担共同体活动,说是学校活动太多无法承办等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究其原因,就在于教研室没有明确的评价机制而已,从而导致各个共同体干多干少一个样。

区“志博”教研共同体开展活动

在经历三年的实践后,教研共同体自上个学期“无疾而终”,换成了今天的“校际发展联盟”。这是教研室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部分薄弱学校的帮扶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优质资源,促进全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优质均衡发展而成立的。与当初教研共同体成立一样,教研室也出台了校际发展联盟的实施方案,召开了系列推进会,联盟的相关活动也开始陆续运作起来。

徐山中学与门河中学结成联盟校

可从上学期各相关联盟校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问题还是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形式单一,表象突出。从目前已开展的活动来看,主要是优质学校为帮扶学校开设几节展示课,但缺少深度的研讨与生成,也没有进行学科间深入的教学共同构建,这对薄弱学校的质量提升作用不大。不仅如此,一些联盟校也仅仅搞了个结对仪式,后续推进措施没有跟上,形式大于实质,有违联盟建设初衷。

2.内容松散,目标不明。从少数几个联盟校已经开展的活动看,教学内容不够聚焦,解决问题的目标也不够明确。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薄弱学校中薄弱学科并不一致,有的薄弱学校的个别学科相对还不差,也就是说各联盟校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不可一刀切。所以,联盟校目前开展的活动存在"大一统″现象,针对性和有效性相对较弱。

3.校情各异,落地乏力。各联盟校中无论是优质学校还是薄弱质学校,他们的各自校情迥异:有的经济发达,有的地处山区,有的师资雄厚,有的师资匮乏,有的社会氛围良善,有的家校矛盾突出等等。这些不同的校情必定影响着联盟校的正常运作,制约了联盟校措施的落地,这才是影响联盟校最终实施效果的关键之处。

和安中学与殷庄中学结成联盟校

纵观教研共同体和校际发展联盟二者的实施,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教育教学效益。但二者的出发点则是不同的:教研共同体的出发点是通过共同体这个平台,促进全区课堂教学的共同提升,从而实现全区所有学校的共同发展。而校际发展联盟则是通过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实现薄弱学校的整体提升,就像国家开展的“精准扶贫”一样,希望通过优质学校的集中帮扶,让少数薄弱学校快速摆脱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所以,二者的实施目标是一致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不过我们必须对此进行精准分析:究竟是整体推进效果好还是个别提升意义大?究竟是做优做强优质校还是逐步消除薄弱校?两种方案究竟哪一种操作起来更便捷?哪一种实施起来更有利?哪一种最符合我们县区的实情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做好深入调查和研究而仓促上马,其结果可能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最终就会落下“瞎折腾”的骂名。

其实,就目前我区在连云港市整体教育状况而言,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真的是相对的。当前我们的优质学校并不特别“优”,也就是说优势并不明显,更不突出。而薄弱学校呢,相对于全市的一些薄弱学校来说却还是有一定发展的空间,只不过与本区优质学校相比悬殊大些罢了。因此,我认为上述这个现状才是决定我们当前究竟应该是采用教研共同体、还是校际发展联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话实说,基于上述分析,同等情况下我个人的观点趋向于实施教研共同体要比校际发展联盟要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让没有突出优势、相对的优质学校去帮扶薄弱学校,其结果可能就是薄弱学校没提升而优质学校却不再优质。若真是这样,那就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事实上,上学期对薄弱学校的集中“沉浸式”教学视导的成效与预设不成正比这个事实也能够说明问题。

当然,如果校际发展联盟相关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效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同时也契合了当前优质均衡发展需要这一主题,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片区联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学区教研活动:问题与对策
27所学校变成一个“教育集群”破圈了!顾明远称集团化办学“创举” | 独家
关于构建校际间学习型研究共同体
教研组需要向教研共同体转型
温州市“滨海教研联盟”章程(讨论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