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同庆: 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山东  徐同庆

  宋代才女李清照有一首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诗: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好像展现了她虽为女性却有气壮山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但我对她诗中流露出的这种宣扬项羽自杀为荣的思想,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唉!很会舞文弄墨的一代天才女子的这首诗能流芳百世,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情趣。试想!哪怕是项羽战斗到最后一刻,死于汉军的乱箭之中,他也算是一位英雄。没料到的是曾经叱诧风云、征战沙场的将帅人杰,最后却成了英雄气短追随虞姬而去,也以自杀结束生命的懦夫!项羽啊!真的相信有来生来世吗?
  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他怎么能在他的爱妃虞姬和他的八千子弟兵面前哀鸣呢?正可谓是霸业未成心先死!我认为虞姬与项羽的死都是他们过于悲观的情绪引发的。我觉得项羽应该当机立断、保存实力、鼓舞士气逃回江东,待日后把握时机卷土重来才是他唯一的正确选择。
  以我看,他项羽若能回到江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立即对刘邦口诛笔伐。以他的名气和为人招贤纳士、重振旗鼓,再与刘邦对抗,天下未必是刘邦的或刘邦所独享的。
  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确是一种壮烈,但在士气低落中自杀的确不能说是壮烈。历史不容假设,项羽死得的确不够壮烈。毛泽东作为政治斗争的成功实践者,他的评价应该是最具权威的!他也曾经在他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因此,我认为无论是项羽的鸿门宴……四面楚歌还是自刎乌江,他只能成为历史的教训和世人的惋惜,怎么能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呢?


  我小的时候,就非常敬仰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能慷慨赴死而被敌人残忍杀害的那些革命烈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曾在《狱中题壁》的诗句中,“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希望康有为、梁启超包括自己等有死里逃生的机会,但它丝毫不会影响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气概……
  作为首领的项羽好像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必须要死的地步,而是不肯渡过乌江羞于面对江东父老,才自己残忍的杀害了自己。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传统节日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我们仰慕的是屈原那不朽的诗篇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是宣扬自杀的节日。我也从不认为屈原自杀是正确的,反而认为是他忍辱负重之路上的“败笔”,令人扼腕叹息!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屈原的自杀而抹杀了他那不朽的诗篇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人说:“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讽刺的是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以及临阵脱逃的丈夫赵明诚。当时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南逃,苟且偷生;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也在所辖城中爆发叛乱时不顾百姓、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于是写下这首诗。” 如果赵明诚自己临阵脱逃没有带上李清照,就说明他们之间决策上有分歧或感情上有问题。李清照怎么能用西楚霸王的自杀讽刺丈夫临阵脱逃呢?假如赵明诚不选择临阵脱逃,也应该是选择保护百姓,组织军队防守反击,甚至亲自上阵英勇杀敌战死沙场!宁愿死在敌人的刀枪之下或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能选择比项羽还毫无意义的自杀呀!那她李清照不是白搭上个丈夫吗?
  近期我再次拜读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是也阐述了跟我同样的观点吗?博学多才的她李清照应该知道她唐朝的杜哥哥这首诗吧?她李清照怎么能跟她的杜牧老哥哥较真儿呢?她李清照写点风花雪月的词还是很能吸引一大批的追随者的。比如,她从女性那柔美的情思缠绵中,弄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是会让一大批痴情男女神魂颠倒的,这个俺服!但谈到男爷们儿的英雄气概,以我看她好像有点外行。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也有一首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我认为它取决于项羽活下来后,是否能脱胎换骨逐渐从一位军事家转变为成熟的政治家、振奋精神成功总结经验教训卷土重来。乾坤未定,项羽未必不是黑马!
  在2000年第4期《散文选刊》,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曾在他写的《革命》一文中这样评价刘邦:“刘邦胜项羽,从此开启中国历史流氓得天下之先河。” 周东江也在《抱犊山下怀韩信》一文中说道:“当年他不是被西楚霸王封为汉王的么?而那位过于忠厚和自信的西楚霸王不就是死在他这位诸侯王的手下么?”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上讲,我相信:只要项羽能活下来反省自己避免失误,甚至学习刘邦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说不定跟随刘邦看清了刘邦真正嘴脸的人就会反过来追随项羽,项羽就有可能重获人才恢复元气,打败刘邦获得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如果项羽能在霸业的低潮像拿破仑那样豪迈的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的字眼。”虞姬可能就不会自杀,会留下来与项羽共度难关,历史就可能会改写。
  我们从杜牧和毛泽东的诗句中……不难得出结论:男人的雄心清照她不懂!单从项羽拔剑自刎而言,他还算是一位拿得起放得下汉子吗?
  作为重量级历史人物,刘备、曹操、李世民、朱元璋……面对追杀都选择逃跑过,但它丝毫不会影响他们人杰的形象和地位。难道项羽选择逃亡而活下来就不算人杰,倒是乌江自刎才算鬼雄吗?尊敬的李清照女士,你到底是什么逻辑?
  项羽啊!为什么一渡乌江都不肯?
  无论是从军事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的角度去分析项羽的拔剑自刎,都是毫无意义的。也只能从项羽相信死而能复生和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忠贞不渝的爱情中寻求到注脚和答案!因此,《霸王别姬》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才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讲到这里各位读者应该明白李清照《夏日绝句》的意思了吧?她正是颂扬的虞姬与项羽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讽刺的也正是赵明诚在危难时刻不辞而别抛弃妻子李清照而去的爱情纠葛。
  和李清照:生当写文章,死亦笑天堂。江东有父老,痛惜项羽亡。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徐同庆,字贺亭。工作单位: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实验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生于六十年代,不能言,但善辩。不喜欢人云亦云,不想摧眉折腰迎合权威,但喜欢独立思考。2016年10月份至今,已有一百多篇拙文在多个文学公众号和期刊出现。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曾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省级、县级教育部门获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南宋 李清照《夏日绝句》
文学52.乌江亭及相关的诗歌赏析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乌江?结合这些诗来理解,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夏日绝句》——千古女词人易安与项羽不得不说的背后渊源!
宋詩:李清照《夏日绝句》赏析
李清照歌颂项羽的一首诗,虽然不合格律,却万古流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