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怎么刷牙的?牙膏、牙刷丰富多样,还有“口香糖”

刷牙,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需要做的事情,至少早晚两次,是为了保持口气清新、牙齿清洁,现代人深知牙齿保健的重要性,各种功能的牙膏琳琅满目,每次进电梯也能看到各种美牙广告,拥有一口整齐洁白而健康的牙齿,不但能让自己生活质量提高,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口好牙总能给人带来自信。

其实,不仅现代人如此,在中国古代,人们就会采取很多方法来保护口腔健康,并且古人对牙齿美观、口气清新的重视程度,不比现代人差。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中,就有对美女牙齿整齐洁白的描写: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这是一首夸赞齐国女子庄姜美貌的民歌,全文着力刻画庄姜高贵、美丽的形象,其中“齿如瓠(hù)犀”一句,就是赞美她的牙齿像像瓠瓜籽一样,洁白而整齐。

古人没有现代这么发达的口腔医疗技术,也没有各种科学配比的牙膏,更没有质地柔软的牙刷,他们是怎么保持口气清新,牙齿洁白的呢?

01

古人漱口用的材料

茶水

茶是中国特有的饮品,具有浓郁香气,喝过茶后口齿留香,人们把茶的这个特性利用起来,成为了保持口腔清新的漱口水,宋末元初的李鹏飞是一位养生专家,他所著《三元参赞延寿书》中,就有用茶漱口的记录:

“凡饮食讫,则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

意思是饮食过后,用浓茶漱口,可以解腻,并且滋养脾胃,如果口齿内有食物残渣,用茶叶清洁即可,免去了剔牙的繁琐。

盐水

茶水有色,特别是浓茶,颜色很深,用茶水漱口,难免留下茶渍,长此以往大白牙也变成了大黄牙,所以茶水固然能起到清新口气的作用,但在美观方面是有不足的,而盐正好可以有效洗涤茶渍,所以在清新口气之余,人们会使用盐水来保持牙齿的洁白。

孙思邈是唐代医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他的医学名著《千金方》中,写到了用盐水清洁牙齿的方法:

"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

使用方法非常简单,每天早上起床后,放点盐在嘴里,用温水含一会儿,就可以让牙齿牢密。

酒水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古人竟然还会用酒水漱口,据说这样可以让人远离牙齿方面的疾病,宋代张杲写了一本《医说》,记载了从上古时期伏羲到唐代的医学案例,是中国医学史上的著作,其中记录了一个姓刘的老头用酒漱口的故事:

“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

说这个老刘头啊,都70多了,还像个小伙子一样精神焕发,这都是因为他每天用酒漱口,即使喝醉了也不会忘记,据老刘头自己说,他从来没有得过口腔疾病。

牙膏

可别以为牙膏是现代人的专利哦,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发明了牙膏,并且一点也不比现代人使用的牙膏种类少,北宋人洪刍写了一本书,收录了十多中牙膏配方,书名叫《香谱》,听这名字就有一股如兰芬芳。

古人制作牙膏的配方也是一些常用之物,比如《太平圣惠方》中就记录了一种配方:“用柳枝、槐枝、桑枝加水熬制成膏,再加入姜汁、细辛等物混合,就成了牙膏。”现代人刷牙讲究用中草药配方牙膏,殊不知,古人早已有之。

以上两部书都作于北宋年间,由此可以推断,至少在北宋,中国古人就已经拥有了牙膏。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跟牙膏类似的口腔清洁用品,叫做牙粉,用茯苓和松脂碾成粉末状,也出现在北宋时期,当时还有专门的“牙粉行”,就相当于现代的牙膏专卖店了,说明在当时牙粉已经是非常普及的社会商品,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牙齿健康的重视。到了明朝,已经有了多种中草药制作成的牙粉,十分名贵,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了。

但是这些例子中,大部分还是限于漱口清洁的层面,对于口腔深处的清洁,现代人使用牙刷,古人又有怎样的奇妙发明呢?

02

古人刷牙用的工具

牙签

1976年,江西南昌发现了一座三国时代的古墓,墓主人是东吴人高荣,其陪葬品中,有一个金制物品,一端类似现代的挖耳勺,另一端则是龙形的小杨枝,据考古研究者推断,这个小杨枝就是用来剔牙的。

比三国稍晚的西晋时期,有著名的“二陆”,就是陆云和陆机两兄弟,在一次书信往来中,陆云对哥哥陆机说:“我得到了曹公曾经用过的牙签,送给你一枚。”

“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

说来也巧了,高荣是东吴人,二陆恰巧也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后人。

如果再把时间往前推移,我们还能发现更早的剔牙记录,比如在西汉成书的《礼记》中,就有“毋刺齿”的说法,意思是在进餐时,不要随意剔牙,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这也是中国餐桌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杨柳枝

在晚唐时期,讲究的家族就会把杨柳枝泡在水里,使用的时候,用牙齿把一段咬散称扫帚状,这就是牙刷的雏形,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经为杨柳枝代言,他说每当自己使用杨柳枝刷牙的时候,就开心得像个孩子:

“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当然了,如果实在找不到杨柳枝,也可以找其他树枝代替,要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比如桃树枝,就是非常好的替代品。

牙刷

没错,就是牙刷!晚唐人使用杨柳枝刷牙,到了北宋人们进行了完善,发明了牙刷,在当时叫做“刷牙子”,和牙膏一样,当时也有刷牙子专卖店,专门负责生产、经营,普及程度非常高。

如果我们把范围放大,不限于中原大地,则牙刷出现的时间更早,在一个辽墓中出土过一个骨质的牙刷,距今已有1000多年,是现今发现最早的牙刷实物。

03

古人刷牙的方式

含漱法

含漱其实就是漱口,前面所讲的用茶叶水、盐水、酒水等,都是含漱法。这种漱口方式的历史非常久远,同样在《礼记》中,有相关记述: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guàn)漱。”

盥就是洗手,漱则是漱口,意思是子女服侍父母,应当在每天鸡初鸣的时候,就准备好洗手水和漱口水,这是孝道的体现。

刷齿法

当牙刷(杨柳枝)被发明之后,人们就有了更先进,清洁效果更好的刷牙方式,在牙刷上涂上牙粉或牙膏,跟现代人的刷牙方式差不多了,唯一的差别可能就在牙刷的柔软程度上吧。

揩指法

在杨柳枝被用作刷牙物品之前,用含漱法又不能深层清理口腔,怎么办呢?古人就把手指当做工具,和点水或牙膏之类的清洁物品,在嘴里左戳戳、右戳戳,也能起到一定的清洁效果。即便现在,到了早晚刷牙时间,正好身边没有牙刷,也有些人会使用手指代替牙刷,一时权宜之计罢了。

04

古代的口香糖

在人们心中,凡是美好的事物,他们一定是从内到外,从头到脚的美,漂亮姑娘也是一样,她们不仅是长得美丽动人,内在也必定要美好,而且是散发着香气的,曹植在《洛神赋》中描写他的女神就说: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她还没有开口说话,我已经闻到了她散发出如兰一般的幽香。这就是所谓的“呵气如兰”,古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这多半是“鸡舌香”的功劳,就是母丁香,因为其形状像鸡舌,所以古人称之为鸡舌香。

唐代医学名著《日华子》中记载了一段臣子向皇帝奏事时,因为口含鸡舌香,芬芳的气味让皇帝龙颜大悦的故事:

“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至今方书为然。”

除了鸡舌香,还有白芷等物品,也可以让人呵气如兰,都是取之于自然,天地之精华,相当于现代人嚼的口香糖,却远比口香糖更环保,效果更好。

05

古代口臭趣闻

上面举的例子,清新的口气能让皇帝开心,那恶臭的口气,也会让皇帝敬而远之。

唐朝大诗人宋之问,相传他的人品很不好,当时武则天当了皇帝,满天下搜罗男宠,唯一条件是长得好看,如果这人有才,就是加分项。宋之问一心想成为武则天的男宠,而且他的才华早已征服过武则天,可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不能成功上位,后来有人问武则天这是为什么。武则天无奈地叹了口气,说:“你不知道,他口臭,我实在受不了啊!”

也不知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宋之问是怎样的心情,也许从那之后他也每天口含鸡舌香,但终究没能成为皇帝的枕边人,估计是因为之前的口臭,实在给武则天留下了噩梦般的印象吧!

古人对香的最求非常高,不仅口气如兰,身上散发出香味,也能受人尊敬,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就对香有十分高的造诣,相传他每日焚香,以至于整个人都自带香气,凡是他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令人舒适的香气,好几天都不会散尽,从而留下了“荀令留香”的典故。

除了人体的香味,王公贵族对房子也有“香”的要求,他们会使用带有香味的木头建造房子,比如沉香、檀木等,普通人家比较讲究的,在修房时也会在墙体中嵌入花椒,取其香味,这样修建出来的房子,便会时时散发出淡淡的椒香,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古代,请一定要在“香”方面做足功夫哦!

喜欢记得来一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没有高露洁,益达,那如何去除口臭?
古人的护齿大法
古人如何清洁牙齿?浓茶漱口、树枝擦牙、猪毛刷牙,脑洞十足
早晚牙健喜 | 牙健喜牙粉传承古制遗山牢牙散卦婆子方,具旱莲固齿散陈希夷陈修园之特色,洁牙白齿,健龈...
文化自信:牙刷牙膏发源在中国
你以为古人不刷牙?古代生活用品丰富到你无法想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