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 ‖ 刘禹锡巫山采竹枝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关注我哟

在这里,你会更懂巫山!   

  向承勇(方步虚),杂学家,诗人,巫山雅士。字钧威,号不怯生,别号高唐居士、建平闲人,生于1956年。因家学渊源,喜传统文化,尤爱诗词歌赋、书法艺术、收藏鉴赏。其作品自然随性,恬淡闲适,有古人风。有《三峡文化撷英》《巫山方言》《巫山民俗》《白水山人诗草》《讶古山房吟稿》《历代名人咏巫山(唐人卷、宋人卷)》《历代大家与巫山》等著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巫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巫山收藏与鉴赏研究会会长,巫山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巫山县诗词楹联学会荣誉主席,《政协巫山县文史资料》主编。

刘禹锡(公元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系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革新失败后,刘禹锡主要过着贬谪生活,先后被贬为连州、朗州、播州刺史。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授夔州刺史。长庆四年,调任和州刺史。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冬卸任,并于次年春返洛阳。



在夔州任刺史期间,刘禹锡除注重文教、民生,体察民情,处理公事外,始终不忘书生本色,对文艺诗词有一种偏好。

三峡地区古代有持竹踏歌唱竹枝词的风俗。这个风俗最初源于一种古老的祭祀,后来逐渐成为人们欢会的一种娱乐活动。唱竹枝词时,由一人或数人边舞边唱,常常还伴有吹短笛的、击鼓的,舞者随着鼓点节拍和笛音曲调,边唱边舞,美妙极了。而场面也非常热闹,周围围着村落的男女老少,边看边唱,他们往往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刘禹锡初到夔州,就被三峡地区这种特异的风俗所吸引住了。这种《竹枝》乐曲,以高亢嘹亮为主调,但也融入了吴地音乐的清脆舒缓的声音。他初来乍到,还听不懂歌词的内容,但乐曲的跌宕婉转已使他如痴如醉。于是他想,这里的民间歌舞既然这样发达,为什么不加以改造,使之发扬光大呢?就如同当年屈原在湘沅间作《九歌》那样,改编旧的《九歌》,创作出新的《九歌》并使它流传于世一般,如此也不枉他来此夔州一趟了。

没过多久,刘禹锡便深入到当时最流行唱竹枝歌的巫山去采风,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虚心地将精通《竹枝》歌的巫祝(祀神)人员以及星散在城乡会唱《竹枝》歌的高手统统请来,请他们一曲一曲的演唱,同时又让州府中懂得当地土音的吏属将这些歌曲及歌词全部记录下来,一时竟搜集了数百首之多。

之后,刘禹锡即对搜集到的歌曲及歌词,加以筛选整理和研究。首先从歌词内容看,他发现这些歌词内容大都是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如爱情、生产、风俗等等。但由于土语土音过多,听起来十分难懂,而且用语也十分鄙俗。所以他想,要使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传唱,就必须重新创作出一些大家一听就懂的歌词。

其次是从曲调来看,旧《竹枝》的曲子过于激越奔放,而且融入了峡江船工号子的一些成分。这样一来,难免对于表达主题尤其是爱情主题不利。很明显,要使《竹枝》歌更加悦耳动听,也必须加以改造。

对于曲词,他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

一是使用平声韵。改变原先的仄声韵,这样可使曲子唱起来有一种轻快悠扬之感。

二是仍以四句为宜,但平仄的搭配应予调整。一般情况下首句最好以仄声起始,以便先造成激昂之势。二句则以平声起始,以使节奏逐步转慢,化高亢为舒缓。三句又再以仄声起始,形成顿挫之势,又由轻柔转为昂扬。末句再以平声起始,收束全篇,复使曲调再次呈现婉转之势。这样的平仄变化使曲子既如行云流水,轻快舒缓,又如波涛汹涌,一波三折,很适合表现不同的思想内容。

刘禹锡将曲词按方案进行改造,并率先学唱了起来,人们听后感觉确实比先前的好唱好听得多了,便都跟着学唱,这样便很快流传开来,并逐步取代了旧的《竹枝》歌唱法。后来,刘禹锡返京与白居易会面时,专门谈及此事,还将自己改编的新《竹枝》曲子亲自唱给他听,竟使白居易听得入了迷。刘禹锡去世后,白居易还在一首诗中悲伤地说道,怎能再听到刘梦得的《竹枝》歌呢?

此外,刘禹锡因原《竹枝》词内容鄙俗,便重新创作了两组十一首《竹枝词》(一组九首,一组两首),正好与屈原所作《九歌》的篇数相同。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巧合,刘禹锡在其《竹枝词》序中作了说明: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即巫山,巫山古为建平郡,唐时隶属夔州,作者注),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钲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婉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九歌》,至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大意是说过去屈原改造旧《九歌》,使新《九歌》至今还流传在荆楚大地上,而自己创作《竹枝词》,为的也是使善歌的人将这些歌词及演唱方法流传下去,使以后了解巴地民歌的人知道它的演变发展。

正如刘禹锡所料,他新作的《竹枝词》历尽千年,被人们流传下来,而他改造竹枝词的功绩,也使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地位,更加坚实地树立了起来,被重重地书写了一笔。从这个例子我们亦可以看出,文人若能虚心地向民间文艺吸收养分,便能使自己的作品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从而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刘禹锡写的两组《竹枝词》,按其内容划分可分五类:

第一,描写劳动生产。如“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指女子)来负水,长刀短笠(指男子)去烧畬(烧荒种田)。”

第二,描写风土人情。如“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上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觳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第三,描写男女恋情。如“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谐‘情’)却有晴(谐‘情’)。”

第四,描写人世艰难。如“瞿唐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第五,描写离苦思愁。如“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三峡竹枝歌正是因为有刘禹锡之辈发掘、整理、再创作,才使得近千年以来,在祖国大地上得以流传,仿如一枝永不凋谢的奇葩越开越绚丽,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十分灿烂的一页。

刘禹锡长庆四年(公元844年)夏,接到朝廷任命他为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的诏书,于是打点行装出峡赶赴新的任所。

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期间,虽然只有两年半的时间,但由于他十分忠于政事,体恤下民,与自己的属下和当地的老百姓建立了浓厚的感情,所以在临别之时赋诗一首,以表达自己十分留念和依依惜别之情。诗说: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子扬子津。

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唯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此话题为《别夔州官吏》。楚国巴城守,系代指夔州刺史,扬子扬子津,则代指和州。这首七律大意是说,“我”在夔州当了三年刺史,现在就要到新的任所和州去。想到“我”在夔州的几年时间里,时而与诸位一道出去办理公务,夜晚休息时还同大家一起散步。时而还同大家一起到江边游玩,竟忘却自己已是一个白发斑斑、脊背弯曲的老人。这夔州临近巫山,傍晚时分向巫山方向远远望去,那里常常被云雨笼罩,给人一种十分神秘的感觉。而由于山高峡低,再大的秋水泄来也不会使人感到害怕,担心会造成什么灾害。现在“我”就要离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尽管“我”也十分留念不忍离去,但王命难违,实在是不得已啊!好在有一点感到欣慰,那就是“我”曾经作过几首竹枝词,可以留给这里的老百姓在赛神仪式上歌唱。

刘禹锡终于离开了曾经生活了近三年时间的夔州,他顺流而下,想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返故地,船行至神女庙便又靠岸前去拜谒巫山神女。

巫山神女的故事,人们都津津乐道。有说她是助禹治水的正神,有说她是自荐枕席的淫荡妖女。刘禹锡一边听着耳边游客的谈论,一边细细地观赏着游人在庙壁上留下的题壁诗词。真多呀,上面竟有千多首!刘禹锡一首一首地看,一一阅过,竟用了他整整一天的时间。这些诗有写得好的,也有写得很平常的。而刘禹锡对其中唐人沈佺期、王无兢、李端和皇甫冉这四人各题写的一首《巫山高》尤为推崇,认为堪称千古绝唱。当然,刘禹锡也不能白白地游览一番,空手而归。他也乘兴题写了一首《巫山神女庙》诗,诗说:

巫峰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这首诗把巫山风光与巫山神女结合起来写,娓娓道来,使巫山神女美好的形象更加凸显在世人面前。最后两句则对宋玉的“自荐枕席”说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自由自在的神仙不做,反而来到人间寻找什么楚襄王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宋玉的巧言簧舌罢了。当然刘禹锡在诗中也饱含了自己的一种意愿。他是把京城暗喻“九天”,而自己所处的贬所则视为“人间”,他既然不会舍京城而至荒蛮之地,那么神女也绝不会弃“九天”而赴“人间”了!

刘禹锡终于离开了三峡,离开了巫山。但刘禹锡给三峡给巫山却留下了既丰富又珍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

如何关注

①复制本微信号“wsrwdl”,在“添加朋友”中粘贴并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公众号名称“巫山人文地理”,即可找到、关注;

③用手机扫一扫下图或长按下图,选择“识别二维码”,然后关注。

  主 编:刘庆芳

  微信号:461269457

  投 稿:cqwslqf@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禹锡名篇赏析(转)
谈谈刘禹锡《竹枝词》写作的地点和时间
​ 诚知老去风情少——白居易巫山难为韵— 中国.巫山网
刘禹锡任夔州刺史,爱上当地民间艺术,《竹枝词》由此而来
听刘禹锡竹枝词及其续响
竹枝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