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糕


伟给我快递来年糕,方方正正,上面嵌着红枣。
年糕是大黄米面加地瓜和面蒸成,冷却后变硬。以前缺枣,只在中间位置插一块,留待除夕夜供祖先牌位前。其余的切块储藏,慢慢吃。

冷糕不能吃,吃了伤胃。吃糕要切片,再次蒸热或者切片放油锅里煎。出锅时加白糖或者红糖,糖融化,白糖金黄,红糖红里透黄。

年轻时爱吃煎糕,出锅前便有烤地瓜的香气。那时嘴馋,贪恋那点油水。吃煎糕可以不用吃菜,煎糕香甜,可以就饽饽。

这几年胃酸,吃不了甜腻。每年这个时候还是会馋年糕,馋那个味道。张罗着买,好友也送。回家给家人煎了吃,我一边闻闻,听他们说真甜!真香!口水偷偷咽下去。

我两天来了泰州,老家的年糕也千里送达。快递承载了很多情谊。有人知道你好那口,有人知道你惦记那口。人到哪里,牵挂就跟到哪里。

阳自从跟了栋,跟着我吃过几次年糕。看来糕香香甜甜很符合南方人的口味。只说当地没见过这宝贝。跟她没法细说,说了也不会懂。其实不说江苏,就是在山东,年糕的做法也有很多不同。就说距离老家三百公里的威海就没有这糕。他们只会把大黄米煮熟做包子馅,蒸熟了叫“糕包子”。我吃过,不爱。

老家属昌南,蒸糕必须加地瓜。昌北距离我们不过五十公里,蒸糕不加地瓜,只用大黄米面。蒸出的糕少了地瓜的甘甜,煎糕也少了地瓜香味,味道也差点意思。

小时候见过奶奶蒸糕,见她挽着低低发髻,洗米、磨面、蒸糕、打糕。一锅糕需半天工夫,跟在奶奶身后,看灶火通红,期待出锅时的甜蜜。

长大后跟娘一起蒸糕。娘添水装锅,我抱柴生火。春节前的忙碌一天接着一天,糕蒸好了,饽饽蒸好了,年三十的包子蒸好了,年就真的来了。

到我这辈,几乎没人会蒸糕了。太麻烦,也太费时间。老人守得住光阴,不怕麻烦,年轻人心事多,总觉得还有很多大事要干。好在想吃了,当地可以买到。好在老家有老友,也知道我好这口。

不知道是身体好了,还是我的胃适应南方冬暖。这几天连吃三顿煎糕也没有胃疼。许是身体知道我回不去故乡,对远道而来的老家味道不再挑剔了。


感谢陪伴!
感谢你的点赞和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与粉条的情缘
这才是舌尖上的五莲,满满的全都是记忆中的味道。
摘一束光,送给自己
X《想起俺娘摊煎饼……》高田瑞斌
红薯直接上锅蒸就“错了”,教你正确做法,红薯更加香甜
70后 80后 90后 怀旧美食 年轻人真的不懂 童年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