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谷子的新纪元:五谷丰登,缺一不可
userphoto

2023.09.08 北京

关注

近40年来,谷子从主要大作物逐渐演变为次要小作物。面对着现代农业的诸多挑战,如何通过基因研究和育种创新,实现谷子高产、抗倒、优质等多方面的发展。谷子的背后,有一段执着坚持的科研之路,他铸就了“一生、一事、一作物”的信仰,也开辟了谷子全新的纪元。

作物没有大小,做好了就有大作为!

—刁现民

刁现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演讲实录:

谷子在古代曾经称为粟,或者叫稷,就是社稷的稷。稷代表着一切粮食。那么谷子脱壳以后,就变成了小米,大家都喝的小米粥,小米捞饭,小米炒饭,都是小米带来的。

它在植物学上属于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狗尾草,是由我们的祖先经过千百年的驯化变成了我们的谷子。那么我们有一句农言,叫"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现在好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了这五谷都是什么。五谷就是粟、黍、稻、麦、菽,也就是谷子、黍子、水稻、小麦和大豆,这就是中国的五谷。它对我们中国的农耕文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谷子起源于我们国家,是我国北方农耕文明的缔造作物。在5500年以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农业体系,种谷子养猪,人也吃谷子,然后把猪粪、人粪返回田间,再种谷子,这样的农业生态系统在整个北方已经很普遍了。那是5500年以前。由于这个,创造了我们中国鲜明的红山文化,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谷子在中国被驯化以后,大概在5000年前后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在3000年前后传到了欧洲,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中国人的贡献。到解放初期的时候,1949年到1950年,我们国家有1.5亿亩的谷子。想想那是多么庞大的作物种植面积。到70年代,我们还有8000万亩到1亿亩的种植面积。然后从80年代开始,由于化肥大量投入,水利条件改善,水稻、小麦矮秆革命,玉米杂交种的突破,谷子逐渐不适应这种化石农业时代。

我为什么叫它化石农业时代呢?因为它依赖于化肥、大量水的投入,依赖于机械化。没有这些,粮食增产谈不上。然而,一味地追求粮食增产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水资源有限,化肥使用过多,导致土壤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谷子在这个时候逐渐不适应这种状况,变成了一个小作物。

现在,我国谷子的种植面积大约有2000到2500万亩左右,因为不同年份气候条件不同,干旱年份种植面积多,春天雨水多的时候种植面积少。内蒙古是最大的种植省份,位于内蒙古东部,辽宁和吉林的西部,这些地方是谷子的主产区。

大家看,满山遍野的谷子,它是黄灿灿的,到后期的时候很漂亮。你也可以看到,它的土地都是雨养农业,都是旱薄地,都是丘岭、山地。那么谷子为什么能数千年来一直是一个主要作物呢?它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谷子是一个C4作物。我们所有的C4作物都有一个特点,抗旱性强,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高。在栽培中,我们很少使用化肥,是环境友好型作物。我们栽培了数千年,没有导致我们环境的变化。小米也是一个公认的健康食品,它具有营养全面,矿物质丰富,酸碱中性,还是低致敏,也就是说不会导致人的过敏,膳食纤维含量高等等这些特点,对社会人群的健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呢,谷子的生育期变化很大,它能够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什么地方都能栽培。如果你今年种别的没种上,时间短了,你仍然可以种一茬谷子。谷子这个作物呢,它是量资源为产出,你有多少水,你有多少肥,我给你干多少活,它是这么一种作物。这样的话,在旱薄地就有用了,旱薄地需要这样的作物,而且我们国家50%以上的土地都是干旱、半干旱的土地。

大家看这张表,这就是说,每合成一克干物质需要多少水,谷子需要271,其他的作物远远高于这个数。而且谷子种子的萌发只需要种子重量26%的水,其他作物都在40%以上。它是一个极其抗旱的作物。

这就是2009年,我国中西部发生了比较大的干旱,大家看,玉米颗粒无收,都已经割倒了,但谷子仍然有着比较好的收成,仍然是青枝绿叶。

正因为谷子这些特点,联合国第75届大会将2003年定为全世界的小米年,也就是说,要引起政府和各类基金、各类机构的重视,对这些小作物的重视,也引起广大消费者多消费这样的小作物,这样的有益于健康的作物。

然而,谷子由主栽作物变为小作物,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就是,科研投入很低,导致它自己的产量水平低,在这个化石农业时代失去了竞争优势。再一个就是,它栽培上相对复杂,比如说间苗、除草,田间管理机械化水平低。还有一个,它膳食纤维含量高,膳食纤维的含量是大米的5倍,它的健康指数很高,它会增加你胃肠的蠕动,减少各种胃肠和心脑血管的疾病。

但纤维含量高就导致一个问题,口感不好,口感不好,人们就不愿意吃。再一个就是消费方式单一,就是小米粥是主流,大众的消费缺乏。再一个,小米主要在中国文化圈,也就是亚洲文化圈中消费,缺乏国际市场。

那么小米有这些问题,我们能不能解决?怎么来解决呢?那么小麦和水稻实现了由于矮秆实现的这种绿色革命。我本人是1987年毕业,开始做谷子,我就想,谷子能不能也像这样,就开始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搜集这种谷子的矮秆材料。我们搜集了有上百份,然后最后经过鉴定,有的是有的不是,就鉴定了这些矮秆的材料。

一开始我们也很高兴,有可能就利用这些矮秆就能培养出来矮秆的谷子,就能抗倒,就能高产。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会发现这些大量的矮秆材料,它在苗期的时候很漂亮,我们看第一张照片,它很漂亮,越往后越差劲,到最后早衰,结不了几个子。所以说,我们不得不自己再来创造新的矮秆材料。

经过多年的工作,我们找到一个叫郑矮2号的材料。那么这个材料呢,它的早衰性就比较轻。我们利用生物技术的组织培养、体细胞诱变加辐射诱变,从数千份材料中经过几年选到一个叫矮88的材料。

这个材料呢,明显地表现了不早衰。通过对它的遗传学研究,我们找到这个矮88材料,它有三个主效的导致矮秆的基因。这个基因和水稻、小麦上的矮秆基因还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的谷子有我们独特的东西,不仅对谷子有用,而且对其他作物也有用。

这个材料,我们就对它进行了很详细的研究,开发了分子标记,然后无偿地提供给全国很多的科研单位,包括东北、西北、华北。

经过十多年、二十年的大家的努力,利用这个品种已经培育出来了115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华北、东北、西北,产量显著提高,株高显著降低,基本解决了倒伏问题。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片,前面的就是我们利用矮88培育的公矮号、公谷号品种,它的株高,再往后看,后边高个的很容易倒伏,就是我们传统的品种。实际上,从育种上来说,我们实现了一个绿色的矮秆革命。

这是我们自己培育的中矮秆品种,叫中谷2号,在辽宁朝阳的大面积生产的照片。矮秆不仅仅高产抗倒,它还带来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机械化的收割。大家可以看这个机械化,就很容易把它收割下来,很整齐,然后落地损失也很小。

那么小米膳食纤维含量高,还有其他的种种原因,不好吃怎么办?我们正在进行的是谷子品质性状,叫做"好吃"。但是品质性状,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品质,还有营养品质,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那么我们首先抓的就是外观和口味,食味品质。

比方说春谷,黄金苗、晋谷21,这样的品种,它们很好吃。夏谷的品种相对高产,矮秆,但不好吃。春夏谷一杂交,它疯狂分离,有的十年八年都稳定不下来,怎么办呢?

我们通过对晋谷21、黄金苗以及众多的数千份资源的研究,关联分析、连锁分析等手段,来找这种控制品质性状的基因。

找到了很多个,比方说控制小米颜色,大家都觉得小米颜色要抓一把金黄,漂漂亮亮的、闪闪亮亮的就很好看,也很有食欲。控制小米金黄颜色的关键基因,就叫PSY1。

我们把这个基因找到了,通过分析不同的基因型或单倍型,找到了最好的单倍型,开发了分子标记,然后利用这个基因的分子标记培育了一系列优质品种。

比如中谷19,这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米色鲜黄,黄色素含量高达31.38mg/kg,在我们的品种中名列前茅。

这是我前几天刚刚在河南伊川的山坡地上。大家一看,这就是山坡地的中谷19的照片,一排丰收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把最好的研究、最新的技术服务于生产,培育的品种实际上是在生产上应用,也就是做到了应用研究的立地。要扎根,要立地,为生产直接服务。

中谷19多次被评为优质米,尤其今年春天,它在第二届伊川小米的赛米会上,商品品质、食味品质和综合品质都是第一名。那么,我们能不能让小米更好吃呢?我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新创制了具有爆米花香味的小米,也就是泰国香米。

大家都知道大米里面有一个泰国香米,价钱是普通水稻的两倍三倍。我们就把泰国香米的这个香味转移到了小米上,创出了具有泰国香米的这种小米。

同时呢,我们也创制了金黄色的、红色的,这种生物强化的小米,使小米有更多的品种,更好吃,也更好看。

谷子这个作物呢,它还有一个特点。我们知道,任何作物的科学进步都依赖于基础研究,没有基础研究的进步,就没有很多我们实践上的进步。谷子这个作物,它具有基因组小、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二倍体单穗结实多等等一系列有利于实验室操作的优点。我们实验室就抓住了这个特点,开展了十多年的工作。

首先,我们建立了突变体库,创造了很多这样的材料,如豫谷1的突变体。同时呢,经过十多年的攻关,从700多份材料中找出了一个叫ci846的材料。

这个材料具有高的遗传转化效率,因为你要做功能研究、基因研究,遗传转化是一个限制点,是一个瓶颈技术,我们把这个瓶颈技术也克服了,目前我们的转化效率是国际第一。

同时呢,我们也利用谷子的野生资源、农家种,还有现在的栽培种,对它的基因组做了全面的分析,对它的表型也做了全面的分析。

我们分析的结果为谷子奠定了一个分子育种的基础,为谷子长期稳定的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抗性提升奠定了基础。把谷子育种由原来的田间选择提升到试验室的分子育种,是一个大的台阶。

这是最近几年我们试验室发表的高水平文章,大家一看,全世界每年发表的高水平文章,谷子里面我们占多数。所以说,谷子,这些高水平文章,一方面是为谷子自己服务,也为其他作物服务。

比如我们刚刚发表的SGD1这篇文章,这个基因控制着籽粒的大小,你用这个基因可以让它大,叫它大,叫它小,它就小。籽粒大小和产量直接相关,大家都很清楚这个。这个基因,不仅在谷子上是这样,在小麦、玉米、水稻上都是这样。

而且我们找到了自然存在的这个基因的最好的单类型,这个单类型能够增加产量12.8%。在哪个作物上都能用,也就是说,谷子不仅为自己服务,还能为其他作物服务。

作物的多样性,谷子也好,各种食用豆也好,高粱也好,黍稷也好,等等这些小作物,它有它的特点。旱薄地需要这样的作物,我们的粮食安全需要这样的作物。将那些高耗水、高耗化肥的庄稼种植到这些旱薄地上,它颗粒无收。

所以,作物多样性很重要,作物没有大小,做好了就有大作为,我是这样认为的。

谷子是应对干旱和气候极端环境增多的一个战略储备作物,它今天小,不见得明天也小。所以,我们如何利用好边际土壤,如何保护好我们现有的土壤,也需要这些作物。

比如说,我们华北平原的巨大的漏斗,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不适合种植这些高耗水的作物,我们就应该种植这些低耗水的谷子,等等这些作物。

也是环保的要求,所以我们实验室这几年来做的工作,以及我三十五年的坚持都说明,你只要做好基础研究,你可以上天;应用研究,你可以立地,完全可以做到既上天又立地。

我本人到现在是从1987年开始做谷子。前两天一个记者采访我,他给我用了一个词,叫“一生、一事、一作物”,我觉得写的挺对的。我自己也感谢我自己的支持。

大家可以看这个图版,我从刚开始毕业就搜集各种狗尾草,各种资源,到现在还在搜集,已坚持三十多年。然后我们搜集的这些材料,奠定了我们今天高水平论文的基础,高水平试验结果的基础。没有三十五年前的积累,也没有今天我们这些成果。成果不是一天来的,是你坚持得来的。

最后呢,感谢大家。感谢所有的对小作物的支持。希望大家多消费小米,多消费对你健康有益的小米。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豆种植技术
改变人类历史的作物驯化
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科学家解密谷子基因“天书” 小米要晋升成主粮了吗?
农作物的栽培与管理
“谷子”溯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