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批评】温特的《量子心灵》究竟讲了什么?为何没有说服力? | 国政学人

亚历山大·温特与量子力学

作者:安德鲁·基德(Andrew H. Kydd),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政治学系教授。

编译:何诗雨(国政学人编译员,武汉大学外交学系)

来源:Kydd A H. Our place in the universe: Alexander Wendt and quantum mechanics[J]. International Theory, 2022, 14(1): 130-145.

导读

伟大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说过,“如果你认为自己了解量子力学,这意味着你并没有了解量子力学”,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一些人认为他们了解量子力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量子理论对日常认知的背离以及它的现代科学形象吸引了许多学者,亚历山大·温特便是其中之一。亚历山大·温特在其著作《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中声称,量子物理学解释了关于人类意识的深刻奥秘,并提供了对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全新理解。然而,本文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温特基于次要文献对量子理论和概念以及流行术语的误解和误用。而且,温特没有提供任何关于人类冲突的说明,而是对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近乎神学的看法,这与科学相悖。作者在大学期间学习了物理学和哲学,同时是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博弈理论学者。在本文中,作者试图运用传统的唯物主义立场对《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一书做出回应。

 * 本文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政治学系教授安德鲁·基德(Andrew H. Kydd)的学术批评,仅供读者审视思考,不代表国政学人观点。

亚历山大·温特在其著作中运用量子理论来阐明人的意识、社会和国家的性质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温特声称,通过将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建立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他的理论能够解决人们长久以来的困惑,比如心身问题、意识之谜、施动-结构以及自由意志。温特的书写和研究很深入,在哲学上也很严肃,书中的论点非常大胆,如果这些论点是真实的、正确的,那么该理论意味着我们对人类和社会的理解有了划时代的进步。

然而,温特的论点其实是他基于次要文献对量子理论和概念以及流行术语的误解和误用。例如,温特最喜欢使用的比喻——“人类是行走的波函数”,这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它并没有向读者阐明波函数是什么,以及人类又如何不同。温特要求我们“从整体上”看待他的论点,而不是通过“仔细阅读所有内容”来评估这本书,但是在逻辑的严密性和理论的效用得到经验验证之前,它并不能被称为科学。量子理论推翻了经典力学,不是因为它更加诡异,而是因为它的数学基础严密,并得到了实验的证实。然而,温特的观点既不严谨,也未与经验现实联系起来,因而不太可能使社会科学发生变革。

在下文,作者将逐章介绍这本书及其论点,并讨论为什么它没有说服力。然后,作者将讨论书中的一处空缺,即关于冲突的讨论。在一部国际关系学者的著作中,这样的遗漏是值得注意的。最后,作者结合关于“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的宏大哲学辩论对温特提出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01

对《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的归纳总结

在引言中,温特提出了一系列他认为尚未解决的哲学难题,主要是关于意识这一现象如何产生于一个受经典物理学定律支配的物质宇宙中。他将粒子和能量的物理本体论与意向性行为体的社会本体论进行了对比,并认为后者无法合理地简化为前者,因为没有生命的物质不可能具有意识。然后,他提出了本书的主要问题——量子理论如何解释意识,进而如何解释意向性现象,从而统一物理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温特给出的答案是泛心理主义,即意识存在于亚原子层面。

该书第一部分由三章组成,温特在其中阐述了他对量子理论的理解、量子理论对经典世界观的挑战,以及对量子理论进行诠释的方法。第二章介绍了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波函数、叠加和纠缠,以及三个经典实验——双缝实验显证明了波函数和叠加的存在,贝尔实验证明了纠缠现象,延迟选择实验是双缝实验的变式,该实验沿着光子在飞行时可能采取的一条路径引入了一个测量装置,如果击中被记录下来,这似乎表明光子走了这一条路而不是另一条路,但是如果不引入这个装置,光子将形成通常的干涉模式,表明它们同时走了两条路。有学者认为,这意味着引入装置通过使光子走其中一条路而非另一条而改变了过去。第三章认为量子力学挑战了我们对世界的通常理解,由于测量一个波函数会导致它坍缩成一个确定的粒子,所以温特认为观察者和被观察的现实之间的传统区别不能成立,也就是说,现实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我们观察了它。

第二部分是该书的核心,温特提出了意识的量子理论和泛心理主义。在第五章中,温特将大脑视为量子计算机,认为大脑在宏观距离上维持着波函数,并且这些波函数在计算和思维方面做着重要的工作。此外,他认为未坍缩的波函数可能存在于神经元内部的一个叫做“微观”的地方,这一观点是对“神经元学说”的驳斥,后者将神经元视为大脑中理解思维的最小结构单位。温特提出量子大脑理论是为后面提出量子社会奠定理论基础,但是事实上,量子大脑理论并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其逻辑也相当薄弱,其核心问题在于,由于大脑充满物质,波函数会不断与大脑内的其他物质纠缠并在量子距上坍缩,因而很难想象波函数能够在自己的量子状态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对思维做出贡献。温特在第六章提出了意识的量子理论,认为意识由三个方面组成:认知、经验和意志。温特提出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未能解释主观经验或人类的感觉,物质世界和意识的内部世界之间的差距是无法弥补的,因而主张通过泛心理主义和中性一元论来解决这一问题。在第七章,温特认为,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兴起,活力论已经进入了衰落期,但是温特希望以量子化的方式重振它。本质上,温特将生命与意识相提并论,并将两者的物理基础定位在未坍缩的波函数中,而生命体则是那些已经进化出维持波函数能力的物质。

在第三部分,温特开始将量子理论具体应用于人类。第八章主要讨论了量子决策理论、理性的含义以及量子博弈论。量子决策理论的关键主张是,不存在真正潜在的态度、信念或意图,这些态度、信念或意图是由量子概率论建模的随机过程产生的,也就是说,除非你测量它,否则什么都不存在,而你如何测量它又会改变存在的东西。接下来,温特进行了关于理性的含义的争论,即是否应该采取其他更务实的、更量子化的概念来理解理性的含义。最后,温特转向了量子博弈论。在这方面,温特进一步发展了纠缠的概念,声称波函数在我们的头脑中不会崩溃,与其他人头脑中的类似波函数纠缠在一起,即跨思维纠缠。

第四部分对群体中的人进行了分析,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人。在第十一章,温特论证了语言的量子理论。由于单个词和词组的意义取决于上下文语境,温特认为这能够支持对语言的量子解释,即词语和概念在记忆中被视为纠缠的波函数,以相关的方式坍缩成特定的意义。在第十二章,温特探讨了我们如何知道其他人的想法。温特认为我们的思想与其他思想“纠缠”在一起,所以能够直接感知它们。温特主张直接感知他人的思想,“使我们能够直接在量子力学上'触摸’物体”,而不是推断它们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语言的量子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即“没有必要推断说话者的意思,因为它就包含在话语及其语境之中,这些话语被直接接收,而不是'传送’到听者的头脑中”。这就把默认的问题从“我们如何了解其他人的想法”转化为“为什么我们会失误”。

第五部分对社会进行了分析。第十三章讨论了什么是社会结构,以及它们与个人的关系问题。随附性路径认为,社会结构只是完全可分离的个体的心理状态。温特认为,从物理学视角来看,社会是共享心理状态的叠加——社会波函数。因此,它们有助于构成个人,并行使向下的因果关系,通过目的论的因果关系影响个人行为。第十四章讨论了国家问题。温特认为,国家除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还是一种社会波形,进而提出了两个主张:首先,国家是具有意识的有机体;其次,“国家是一种全息图”,全息图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即你可以破坏其中的一部分,但仍然可以从剩余的部分重建图像,但要牺牲一些清晰度。同样,如果一些个体消失了,国家仍可以运用剩余个体的信息进行重组。

作者认为,温特试图为我们建造一座优雅的希腊神庙——一个由许多柱子组成的结构,其背后是简洁的设计。遗憾的是,温特只说明了我们能从正面看到几根柱子,但是我们不知道实际上有多少根柱子,以及它们是如何连接的。不仅如此,前几根柱子似乎是建立在沙子上的,所以不能真正起到支撑作用,并且我们不知道其余的柱子是否有可以支撑的地方。温特希望我们相信这是一座宏伟的神庙,但是它并没有完工,也不具备坚实的支撑。接下来,作者将转向思考这本书遗漏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遗漏。

02

关于冲突的讨论

本书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冲突的讨论。如果我们研究国际关系是为了理解它,并更好地处理国际关系,那么在一本由国际关系学者撰写的、旨在促进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书中,这是一处非常奇怪的空白。作者认为,这是因为温特提出的理论无法比传统方法更好地解释冲突,该理论认为人类比我们意识到的更自由、更聪明、更了解彼此、更有能力共同行动,那么我们如何解释部分人的智力迟钝、拘谨、多疑、聋哑、忽视他人感受、不小心造成痛苦以及憎恨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的无数例子?我们如何解释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和足以消灭人类文明的核武库的存在?用社会科学术语来说,只能推断出某一种结果的理论是不够好的,除非它也可以预测与上述结果对立的结果。

有在这种情况下,温特借用了莱布尼茨发明的术语“单子”来解释人类的量子力学。莱布尼茨在发明微积分之前是一位杰出的神学家,当时他发展出一种复杂的方法来保护上帝免受邪恶的影响,他认为世界虽然看似有缺陷,但可能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人类在其中遭受任何苦难而责备上帝。但是,在《老实人》这一短篇小说中,伏尔泰借潘格洛斯博士这一角色无情地取笑了莱布尼茨,表明他在面对令人心碎的、莫名其妙的苦难时,也会说出乐观的废话。温特关于我们是量子单子的新莱布尼茨论点可能会推翻上帝,但是忽略冲突会让我们过于乐观,甚至相信自己是天使。

03

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从本质上讲,温特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观点,支持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现代科学表明世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质系统,按照一定规律发展了数十亿年,且充满了奇迹。然而,这并不令人欣慰,因为人们更愿意将世界理解为与我们相连,并由我们这样的人所创造的。当科学与我们的认知冲突时,大多数人都愿意简单地拒绝科学,这并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人们自然而然的行为。一些神学家努力调和上帝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即使是自认为是无神论者的哲学家也会对一些科学观点感到不舒服,因而会采取各种权宜之计来提升人类的地位。“基本粒子在我们测量它们之前不存在”的主张在温特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中如此突出,就是这种冲动的外在表现。

温特也坚持认为意识不能用正常的物质基础来解释,我们必须有灵魂的功能等价物。温特的活力论也是如此:我们不是死宇宙中的死机器,我们是在活生生的宇宙中、在神秘和谐中团结在一起的生物,而温特对目的论、后向因果关系和过去的可变性的阐释也是如此。人们的意愿和目的是真实的并具有因果影响,我们走向未来,可以改变过去。

尽管温特的主张可能与量子理论或任何其他科学分支的主流解释不太接近,但是它们回应了人类对信仰的一种非常深刻的需求,这些信仰赋予我们的生活以目标和进展,强调了我们的自由和人所特有的品质,创造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宇宙。

04

结论

量子理论对生命的作用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可能很有前景,但是作者仍然不相信温特对该问题的阐释,作者认为本书的前几章将次要文献和少数人对科学的看法结合在一起,而后几章几乎完全是隐喻的而非科学的。那些提出新思想的人身上负担着将这些新思想严格形式化为一个可以做出敏锐预测的系统理论,然后设计可以证伪它们的硬经验测试。这是一百年前量子力学跨越的大门,而量子活力论甚至还没有做好准备。作者认为,温特可能忽略了费曼关于科学事业的另一条建议——“首要原则是你不能自欺欺人”。

词汇积累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量子决策理论 Quantum decision theory

量子博弈理论 Quantum game theory

审校 | 罗洁 阮辰阳

排版 | 张佳 廉梦瑶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评译分享的文章均出于专业学习之用, 不以任何盈利为目的,内容主要呈现对原文的介绍,原文内容请通过各高校购买的数据库自行下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析量子力学公设(稿件)
意识能控制量子?
人类永生的秘密(三)人即宇宙
你如何令万物成为真实
股市原理竟然和量子力学相通?世界竟然如此神奇
五个无解的宇宙终极秘密!每一个都让科学家无比绝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