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太极八方的秘密

“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这说明了“太极”二字的真正意义。太极拳没有固定的法则,实际就是以十三势,即八方(八卦,四正四隅)、五步(五行,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合而谓之“十三势”。
“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这句话说明太极拳比一般拳多一着、多一手,是以对方为主。比如你会三十六手,太极拳就三十七手;你会一百零八手,太极拳就一百零九手,就是老高那么一着,就多那么一点。


八方是指四正四隅,掤、捋、挤、按为四正,採、挒、肘、靠为四隅,又称八卦。这八方的位置都在人体本身,将来讲推手时,实践体会就会明白。

《易经》说,十二地支有六冲六合。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人体的位置如下:体重在右腿时,腰为子,右胯为丑,右脚为寅,脊背为卯,右肩为辰,右手为巳,玄关为午,左肩为未,左手为申,前胸为酉,左胯为戌,左脚为亥;体重在左腿时,除子、午、卯、酉四正不变,其余四角(四隅)则有变换,即左胯为丑,左脚为寅,左肩为辰,左手为巳,右肩为未,右手为申,右胯为戌,右脚为亥。而四正又是子、午相对,卯、酉相对,东为脊背,西为前胸,南为玄关,北为命门。四隅为东南、西北、西南、东北,随重心的转移而来回变化。肩、胯的交叉变化叫丑未辰戌,手、足的交叉变化叫寅申巳亥。四正为掤、捋、挤、按,四隅即採、挒、肘、靠。

掤:掤劲属水,在北方,北方壬癸水。人身有命门穴,在两肾中间,右肾的左上角,此处发掤劲。书上也有“捋南掤北、挤东按西” 的说法,从前大多是秘而不传的。用掤劲时,手上不用使多大力气,只要注意想自己的命门穴,眼神看对方眉毛(眉攒、眉梢)就可以了。掤劲属水,见缝就钻。

捋:捋劲属火,在南方,南方丙丁火。在人体玄关穴,在两眉当中。人坐着,“火”字也就表现出来了:由鼻子尖到右眉毛是一撇, 到左眉毛是一捺,这是个“人”字,再加上两只眼睛这两点,就成“火”字了。这火又叫“午火”,火能化万物,在太极拳中叫捋手,是舒展的意思,好比有褶子的地方给它划拉平。在力学上叫分力(发劲叫合力),即力的合成与分解。分力怎么分?如果来手集中,就给它分开、分散。比如要卸一车砖,把砖直接都卸了,不要去码好(没有那么多工夫)。实际上对方来手,你就随便把来手往这儿一扔、那儿一扔;往这儿一捋、那儿一捋,把对方来的力分开,化整为零,给它分散了。合力是化零为整,把很多的力集中在一点上,那是掤劲,位置不同。

捋的方法是,用眼神带着自己的手去划自己的眉毛,比如用右手划,先是手心向里从左眉梢划到左眉攒,再手心向外,从右眉攒向右眉梢划去,这是阴阳变化,由阴掌变为阳掌,即由柔变为刚,先柔后刚,这时对方就起来了。不管对方的力多大、多冲,也不用着急,轻轻一划就行。划时后手不能弱,前手带着后手走,做等距、等速运动。眼往左看,人往左转,眼往右看,人往右转。这叫捋。

挤:挤劲属木,在东方,东方甲乙木,为直劲。在人体脊背, 发的时候意想脊背,要发出整劲。两手的两个接触点像两条电线的头儿,前脚放在两个接触点的中间,再用脊背去找前脚。眼神要穿过对方,越往远处看,就能把对方发出去越远,像柱子杵一下那个劲。前脚脚尖的位置就放在对方的脚跟,往前迈,一个冲力,就跟大柱子似的杵出去了,有时你意念足,柱子就粗。挤劲也叫打挤,打穿透。

按:按劲属金,在西方,西方庚辛金,按能破挤。在人的前胸, 即肺脏,所以用按须含胸。具体做法是:前胸与右手合(酉与巳合),手与前胸一平就按。按不是用力按,比如用力去按气垫椅子,越用力按人弹起得越高。又如推手,两人较劲,像摔跤似的,越按越起。所谓按劲,实际上轻轻一扶就行了。如果要向左化对方,体重放在右腿,眼神往左下方斜看,使对方来冲力以后往斜下倒。如果向右化对方,左手跟前胸对正以后,体重放在左腿,眼往右下方斜看,一含胸就行了。

现在四正有了,即捋南、掤北、挤东、按西。发掤劲进攻,用捋劲化解;对方用捋,你用挤来进攻,就想脊背,往这儿一想,前脚必须放在两点当中,不能偏,偏了就打旋,力量不足。就像打台球,不能打球的侧边,一定得打它的中心点。自己的脚、两手与对方接触的中心线必须掌握好,再用脊背去找前脚就行。

採:选择的意思,午与未合,挑选对方的弱点(背力不得劲的地方)採一下,使对方的重心越出体外。採是由前上方向后下方的动作,是用玄关穴找採劲一侧的肩井穴。採劲要出向外放射的劲,不管对方发多大的力气也要把他採住。如对方揪住你,你就拿午与未合,以眼神看右肩,对方就起来了。以眼神看左肩也行,都为採,要根据重心的位置而定。

挒:使脚蹬地,手与脚分,用手托天,与採是完全相反的,挒是分开。

肘:意念上劳宫穴与肩井穴相合,即手、肩、肘向前打,好像宝剑尖。你若往前打,对方一扶着你的肘,你就拿手找肩,这人就起来,手找肩就顶回去了。如果向后打肘,即肩找手(辰与巳合)。若用肘採也一样,你拿肩找手,对方往后栽;手找肩,对方往前倒,只要对方扶住你的胳膊,你一找,对方就被发出去了,这是前后方向的。平肘是平着拿手找肩,就像宝剑尖似的。

靠:肩与胯合(腰找胯也行,胯找足也行),对方不管扶住你什么部位,你拿胯与足一合,实际胯与肩也合了,肩靠、背靠、肩打、胯打都行,好比肩与对方要接触,接触点与眼神是相反的方向。

肩与胯合也是交叉相合的,左肩与右胯,右肩与左胯。丑、戌属胯,辰、未属肩,用相冲力,要配合眼神,眼回头看的方向与靠的方向成相反的直线。

靠是击打的意思,视线最重要,这点要特别注意。要记住,如肩向右前方发,回头一看,视线与接触点成一条反方向的直线。若眼往前看,力量去不了,一回头力量就出去了。

採、挒、肘、靠为四隅,也是循环互用的。对方用肘,我以採破; 对方用採,我以靠来破;用挒则可以破靠。

四隅补助四正之不足,四正用不上了、不灵活了,就可以用四隅。就是出圈以后,拿四隅补助四正之不足。

本文选自《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诠真》

作者介绍

王培生(1919—2004),当代武学大家,吴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曾任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自幼习武,12岁时跟随太极拳名家杨禹廷习练吴式太极拳,并得到师祖王茂斋的精心指点。曾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第二、三届委员,1984年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任副会长,1989年担任会长。

他不仅武艺精湛,且善于探寻武学之道,著书立说,出版多部武术类著作,以弘扬和传播武术之精粹。主要作品有《健身祛病小功法》《吴式太极拳诠真》《实战八卦64散手掌》《王培生专辑:吴式太极枪》《健身祛病锦九段》《三才门乾坤戊己功:功谱》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法五步拳理内容:
[转载]太极十三势详解
解秘“太极十三势”
五行、八卦、太极十三式
[学太极]太极拳十三势之五行进、退、顾、盼、定(解密)
王培生:吴式太极拳八法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