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潮 汕 工 夫 茶(320)—— 烹 茶

    宋代大儒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曰:“北苑将斯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可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这首诗中把斗茶的原因和比赛的情形描述得十分清楚,特别是“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把斗赢者的得意神态与斗败者的羞赧之状写得入木三分,由此可见当时对斗茶的着迷程度。斗茶风气之盛,已远远超过物质享受的范畴,成为人们为之神牵梦萦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

    宋人从点茶的击拂得到启示,又创造出一种叫做“分茶”的茶艺。当击拂过程中汤花泛起之时,高手可令汤面幻化而生出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等图像,工巧者若绘画。故分茶又称“汤戏”、“茶百戏”、“茶丹青”等。

    茶百戏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像的古茶艺,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原料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茶百戏的记载见诸五代至北宋陶谷(公元903~970年)之《清异录》,在该书的《荈茗录》中记载:“茶至盛唐始。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形成物象者,禽兽鱼虫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

   有关分茶及茶汤形成影像描述,有见于宋代诗文。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澹庵坐土观显上人分茶》中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据目前史料考证,点茶法在唐代中晚期已形成,而分茶则伴随着点茶法的形成而产生。早期在茶碗的茶汤中形成图案的描述在很多唐代诗文中已有体现。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写道:“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此外,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诗僧皎然在《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曰:“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这些都是早期在茶碗中茶汤形成图案的描述。

   宋代,茶百戏得到空前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皇帝、朝官以及大批文士、僧人、艺人的推崇。茶百戏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文娱活动,并广泛运用于各种茶会和斗茶活动之中。宋徽宗《大观茶论》中对点茶、分茶论述:“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朗月,粲然而生······”  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女词人李清照在《转调满庭芳 · 芳草池塘》中写有“生香薰袖,活火分茶”的词句。

      🌵🌵(谢谢关注,明日继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具建盏有何妙处?斗茶分为几步?行茶令、茶百戏又是什么?
宋代点茶精致,有竞赛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看看什么的斗茶,斗茶令,茶百戏?
有趣的茶百戏
茶百戏
茶百科丨茶汤中的惊喜—茶百戏
【学茶记】点茶、斗茶、茶百戏 可不是一回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