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颐和园漫步随笔(三)

偏安一隅邵窝殿

沿着长廊继续向西,至秋水亭以北,沿着右侧蜿蜒的山路迂回而上,稍顷,在排云殿西南方向宝云阁(铜殿)下面的半山腰上,苍松翠柏与竹林间隐蔽着看上去很普通,但又大有来头的三开间古代建筑,房顶没有传统皇家建筑的金黄色琉璃瓦顶,而是青灰色的普通瓦顶,房檐下悬挂着漆金牌匾,名曰“邵窝殿。”之所以说是大有来头,是因为这是乾隆皇帝当年推崇宋代儒学大师邵雍而下旨仿建的一处经典名胜。

邵雍,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是理学的奠基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五人,合称为“北宋五子”。他远离尘世,隐居山林之间,一生不追求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只做学问,不做官。把自己在山间居住的三间房子命名为“安乐窝。”这里的安乐不是贪图享乐的含义,而是易经里面:“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含意是:君子处世之所以能够心安理得,不烦不燥就是他能效法《易经》中的精神,条理和规则、次序。君子从《易经》中得到快乐并且玩味欣赏。邵雍根据《易经》中这种“安”与“乐”的内含,把自己在山中读书居住的地方叫作“安乐窝”。

乾隆十五年(1750年)秋季,乾隆皇帝在去河南祭拜嵩山的途中,顺路游访了苏门山百泉湖边的山水景色,他尤其对这里北宋时期邵雍的安乐窝故地流连忘返,并吩咐画匠将此按原样绘下。回到京城后,乾隆皇帝就命令安排在清漪园万寿山的西南麓,建造了这座朴华、务实的房子,命名“邵窝殿,”以彰显他对邵雍那种甘贫乐道人生态度的推崇与仰慕。

据说乾隆皇帝有时会来到颐和园邵窝殿前,体会感受邵雍隐逸的人生境界。邵雍的恬淡、潇洒,与世无争。一生都不曾皱眉,那达观的人生态度,使得乾隆皇帝羡慕不已。常常感叹自己做为君王而不能像邵雍一样安然于山水间的惬意人生。

现在殿堂上的匾额“邵窝殿”三个鎏金大字,是慈禧太后的笔迹。沧海桑田,世代更替。如今,不见了乾隆皇帝在此处的流连,但是这座邵窝殿历尽数百年沧桑,依旧如同邵雍、乾隆在世时那样安然隐匿于万寿山这浓荫蔽日的森森茂林中,给后人留下了回味历史的实物见证。那邵雍的人生哲学,难道不也值得我们借鉴与推崇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颐和园中神秘的邵窝殿
颐和园邵窝殿匾额背后故事
趣游颐和园(二十四)云松巢邵窝殿写秋轩
[转载]趣游颐和园(二十九):云松巢邵窝殿写秋轩
“安乐窝”的由来
走进颐和园,赏皇家园林--万寿山西翼景区之前山西翼景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