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运河-广源闸遗址及万寿寺龙王庙(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广源闸遗址及万寿寺龙王庙(京杭大运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1号,广源闸是通惠河上水闸之一,是元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上的一个重要水工建筑物,俗称豆腐闸,广源闸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该闸是元代通惠河上游的现仅存头闸,其大体分为闸门、闸墙和基础三部分,历史上广源闸不仅有调节河水流量、控制水位高低是作用,而且在闸上铺设木板,具有桥的功能,明代改为南北向方孔石平桥,长10余米,两旁泊岸尚存元代镇水兽四只,后世屡经修缮,1999年长河改造,改建成水泥桥面,雁翅上镇水兽仍存,现仅存有基础和闸墙及闸墙两侧四个望水兽,仍保持桥闸一体的历史原貌,广源闸是元代至清代帝、后们出京游玩重要的转船处,是大运河遗产的见证之一,成为研究北京地区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现在桥东北侧有万寿寺龙王庙一间,万寿寺龙王庙坐落在通惠河北岸,庙北为万寿寺路,庙西南30米处为广源闸桥,现仅存殿一间,坐北朝南,小式箍头脊硬山,筒瓦,后期修缮时抹上水泥,门额上绘苏式彩画,前檐为隔扇门窗,解放后经过住户和市政部门的修缮,现保存较好,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京杭大运河发轫于2400多年前引长江水入淮的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形成今日之规模,沿线蕴藏的丰富文物遗存,包括城镇、衙署、驿站、钞关、寺庙、桥梁、堤坝、码头、船闸等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漕运史、经济史、工程技术史、交通史具有重要价值,现为海淀区第二批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20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杭大运河-北京广源闸遗址
无标题
帆樯犹记平津闸
北京境内的大运河遗产点都有哪些?
运河遗产
京杭运河第一闸——广源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