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农坛与藉田礼

中国古代传说中,把最先教会民众耕种并受奉祀而成为神者称作为先农。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帝王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虽然自己不会真正下田劳作,但也要做出某种姿态和表率,让天下百姓知道皇帝是重视农业生产的,于是便有了“藉田礼”,就是在每年的春耕之前,由皇帝率文武百官举行亲自耕田的典礼。位于北京南城的先农坛,就是明清时的皇帝祭祀先农和亲耕之所。

先农坛

先农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明清时占地面积很大,后来不断被蚕食,如今不足200亩。内有庆成宫、太岁殿(含拜殿及其前面的焚帛炉)、神厨神库、神仓、俱服殿等建筑。另有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祇坛等四座坛台。这些建筑,根据祭祀活动的不同要求分为宫殿建筑和功能性建筑,宫殿建筑主要是一些皇帝祭祀前后的更衣场所,祭祀后的庆功、犒劳百官的地方,以及祭祀太岁的殿宇等;功能性的建筑主要是准备和存放祭祀用品、亲耕用品、耕田收获的谷物院落以及先农诸神的神位,如神仓、神厨、神库等。观耕台前有一亩三分耕地,为皇帝行“藉田礼”时的亲耕之地,民间流行的“一亩三分地”的典故就由此而来。

太岁殿为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之地,主要由拜殿、太岁殿,东西两侧厢房组成。殿门前有焚帛炉

拜殿

焚帛炉

俱服殿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时更衣并行藉耕之典的场所

神厨神库院内六角亭

庆成宫是皇帝行“藉田礼”后休息和犒劳百官的场所。主要有大殿、妃宫殿、后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组成

神仓院是存放耕田收获谷物的地方,分前后两院,前院有收谷亭、圆廪神仓和库房,后院是祭器的库房

观耕台在俱服殿的南面,为皇帝亲耕完毕, 观看王公大臣们耕作的高台

先农坛台坛,是皇帝率百官祭祀先农的地方

明清时期,每年农历三月上亥日,皇帝要到城南的先农坛行“藉田礼”。由导驾官员和太常寺卿充当引导,来到藉耕位亲耕。亲耕田两旁分为12畦,由三公九卿从耕。皇帝在亲耕田面南站立,鸿胪寺官赞唱仪式开始,户部尚书、顺天府尹分别向皇上敬献耒相、牛鞭,然后礼部銮仪卫、太常寺官导引皇上亲耕。府丞捧着装有种子的青箱,由户部侍郎跟着皇帝播种。亲耕之后,由教坊司乐工唱《三十六禾词》,礼部尚书、顺天府尹跪接耒耜、牛鞭,皇帝上观耕台看三公九卿藉田。亲耕仪式后,皇帝到庆成宫,听礼部尚书跪奏终耕亩数。然后是赐茶、设宴、歌舞、杂戏等一系列活动,直到皇帝乘辇回宫,午门再次鸣钟,宣告藉田礼仪结束。

藉田礼仪式

清帝藉田亲耕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严重被低估的景点——先农坛
清代的耕藉礼
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口头禅“一亩三分地”源于皇帝“亲耕”的耤田|雍正四年|具服殿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五
天下第一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