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恭亲王之死(一)

1898 年 5 月 29日,恭亲王奕䜣(1833—1898)一病不起,溘然辞世。在病榻上,他告诫他的侄儿载湉,即当今皇上光绪:“当心广东小人。”恭亲王所指的是康有为和梁启超。此两人是激进的改革家,正在促使光绪帝发动一场旨在改革政体的维新运动。这场触及大清朝政的全面改革当然是风险很大的。恭亲王还留下一份书面遗嘱,明确告诫光绪要尊重西太后,保国强兵,抵抗外侮,但最重要的是要保住朝廷的旧制,不要轻易放弃祖宗传统。

恭亲王奕䜣之死是一个大事件,慈禧太后立即赐谥号为“忠”。丧礼 5 天,朝政暂停。然而,恭亲王之死的政治意义则大大超过一个老年重臣的消失。当时在华的两位西方观察家在 1911 年发表的著作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评论:“满族权贵从此失去了一位老资格的代表人物,这位人物多年来以其智慧指导朝政。他在阻止排汉、排外的政策中施加正面的影响……很有可能,如果恭亲王当时尚未去世,拳乱之事恐不会发生。

然而,年轻的光绪帝不愿听从伯父的忠告。13 天以后,下诏发动维新,其改革的范围之广,不能不在清廷引起震撼,同时也受到守旧官僚的激烈反抗。对改革派来说,恭亲王奕䜣之死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以康梁为首的广东激进派和光绪帝一样认为恭亲王奕䜣是改革的一大障碍,改革领袖康有为在上清帝书中曾把矛头直指恭亲王:“皇上堂陛尊崇,既与臣民隔绝,恭亲王以藩邸议政,亦与士夫不亲。”

康有为的主要助手梁启超,在多年后曾回忆道:“恭亲王屡谏,谓祖宗之法不可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恭亲王有遗言,两个朝臣不可用,结果光绪只信了一半
上清帝七书 作者:康有为
翁同龢是唯一一个死后没有丧葬费的大臣光绪帝为什么那么恨他?
光绪刚出生时,有2人为他算命,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字字应验
挽联里的翁同龢:两朝帝师与甲午罪魁
光绪帝载湉:可怜薄命做君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