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怪不得祛湿一直没效果,原来做错3件事!家家都有的“三最”法宝,强健脾胃湿气消~

晨早困倦无力、脑子昏昏沉沉、口干口苦、嗓子不清爽、面对一桌美味也没有胃口...你是否也出现了上述症状?注意,这可能是体内带来过多湿气的表现,如不及时祛除,身体则可能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

那么,人人都要祛湿吗?为什么有些人一直祛湿也没效果?想要祛湿气一身轻,应该怎么做才对?

祛湿养脾胃,记住“三最”

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尤其在长夏湿气偏重的季节,脾胃功能会随之减弱。

而且脾主运化,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所以祛湿一定要健脾,增强脾脏运化功能,加强祛湿效果,产生良性循环。1最简单的:藿香

芳香类气味有醒脾的功效,因而借助芳香药材,可以帮助喊醒脾脏,把湿气化掉。如我们暑季常用的藿香正气水,能够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其主要成分就是藿香。

另外,紫苏、薄荷等药食同源的草药,也有醒脾化湿的功效,平时家中拌菜、炒菜时,都可以放上一点。

2最方便的:姜

首先,生姜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血液循环、发热以及排汗,帮助赶跑体内湿气。

其次,气温高时人们多对寒凉食物偏爱,久之,脾胃易虚寒,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适当食用,有助于温脾胃,减少上述症状的发生。

推荐食疗方:姜末橘皮蜂蜜茶

【做法】生姜3~4片、橘皮丝少许、蜂蜜适量,泡水饮用即可

【营养价值】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止咳化痰、促进消化。

【注意】不必每天都喝。淋雨、感冒时,或者三伏天没胃口时,可以适量喝些;湿气偏重的人可以多喝。

3最廉价的:西瓜皮

西瓜是现在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但多数人都不知道,其实西瓜皮,也是很祛湿解暑的食材。

在中医上,西瓜皮也称为“西瓜翠衣”,即西瓜的白瓤和绿皮之间翠绿的部分。其味甘淡、性凉,有清暑利湿、清热利尿、泻热除烦之功效。

吃完西瓜后,不妨将西瓜翠衣切成小条儿,用油炒熟,加精盐调味,佐餐食用,以帮助我们预防湿气过重。

“调水要道”:三焦

中医将人体躯干部的胸腔和腹腔归于“三焦”,并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个空间。其中,上焦是整个胸腔,内有心、肺二脏;中焦是肚脐至横膈肌区域,内有脾、胃、肝、胆;下焦是肚脐以下的腹腔区域,内有肾、膀胱、大小肠等。

人体中,水分占70%以上,这些水分主要就是在“三焦”中以各种形态运行。因此,三焦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通道,称之为“水道”。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可以疏通水道,如果身体中有湿气、湿邪,三焦功能会把其带出去。针对不同的湿邪出口,也有不同的办法。

1上焦

上焦排泄湿气,主要途径是发汗。

最近多雨,人体内的湿气也会比较明显。如果出门不小心被雨淋到,还可能出现身冷、头疼等受凉症状。

这时,家里的调味食材就能发挥作用了。

葱白、芥末都有通窍发汗的作用,煮水饮用或佐餐食用,通过发汗,可以帮助把感受到的湿邪排出体外。

2中焦

中焦排泄湿气,主要靠清化散湿。

如果你有恶心呕吐、拉肚子、头疼等症状,可能是体内有湿且受凉的表现,同时,你的脾胃也较为虚弱。

这时应选择健脾渗湿的药,帮助我们从中焦化散湿邪,健脾养胃,如藿香正气散。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也提出一个祛湿法:柚子皮洗净后,放入紫砂罐中,放入黄酒泡一夜,泡好后将柚子皮捣烂,加入蜂蜜,吃1~3勺,可以帮助祛痰热、痰湿。

3下焦

下焦排泄湿气,以淡渗利湿为宜。即将体内多余的湿邪之气,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专家推荐给我们两种家常菜,可以适当的添加到餐食中:

【马齿苋】马齿苋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平日,可以用马齿苋做馅儿包饺子吃,帮助清湿热;如果长了湿疹,流脓打水的时候,也可以把马齿苋的水涂抹在上面,有一定的帮助。

【竹笋】竹笋有利水、开胃、利湿的作用。可以适量多吃竹笋、喝竹笋汤,帮助排出体内湿气。

祛湿三大误区1不分体质祛湿身体健康的人群

一般来讲,身体健康的人会适应天气变化,并会随之进行自我调节,不容易产生湿气,因此不必过于重视祛湿。形体消瘦的人群

按中医辨证来讲,体型偏瘦的人偏于阴虚,或者阴虚内热的情况比较多,湿气并不见得很多。

此类人祛湿,如果方法用的不当,反而会增加身体其他不舒服,因而一定要慎重。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

在服药的基础上祛湿,可能会产生互相干扰;如果本身吃的就是祛湿的中药,则不需要再叠加祛湿的方法。

2不分时间祛湿应时之湿

一年四季有24个节气,每一个节气约15天左右。一般来讲,每个季节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我们土湿之气比较旺盛的。如谷雨是春季多湿的时间、大暑是夏季多湿的时间。人体则应适应节气的变化,进行养生预防。平和气候的湿气

《黄帝内经》讲:“太阴所至为埃溽,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天气阴沉昏蒙时,我们会有身闷、不舒服的感觉;当下雨时,则会担心湿气入身。

然而,湿并不都是可怕的。雨是土湿之气,能让万物生长化育,适当的平和的湿气一般不会致病。

3不分地域祛湿

就算是同住一栋楼的人群,体内湿气也不尽相同。如向阳通风的房间,湿气往往较少;而潮湿阴暗的地下室,湿气则较为偏重。

因而祛湿方法是有区别的,要具体到个人情况,因地制宜。

湿气很容易渗透到身体的各个脏器、关节、皮肤等,与体外“邪气”里应外合,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因而,一旦发觉自己体内有湿气,一定要及时调理,以避免后期加重顽固,身体难以抵御。

今日节目预告

《衰老提前有预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气在“三焦” 各个表现都在这湿气停留在上焦、中焦、下焦各有哪些表现?
三焦一堵,怪病百身,一盒中成药帮你化瘀排毒,打通全身的经络
一个中药方子,从上到下,同时帮你清除上焦,中焦,下焦一身水湿
三焦不通湿气生 怎么祛湿都白费!湿气重看上、中、下焦你是哪有损
微头条
湿气停在哪儿,病就在哪儿 那么湿气经常会停留在上焦、中焦、下焦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