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史谈:清朝如何抚定西藏?准噶尔部和回部如何被清朝征服?

清朝如何抚定西藏?

西藏在很早以前就与满洲建立了关系。众所周知,西藏地处中国西部,是亚洲中部海拔最高之地,却能与满洲建立关系,实在不可思议。这一切还得归功于佛教。众所周知,西藏政权由法王统治,佛教在当地十分盛行。当时的蒙古族人信仰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蒙古也成了喇嘛教的势力范围。

西藏人虽然偏居中国西陲,却对世界上势力强大的君王格外敏感。譬如,当时的俄国强盛,西藏便与俄国往来。看到英国在印度势力强大,西藏便与英国开始往来。总之,西藏对天下大势非常敏感。那时,东蒙古著名的察哈尔林丹汗势力一度十分强盛,后来却败给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东蒙古因此几乎全部成为清朝领土。

文殊菩萨

蒙古的西藏喇嘛亲眼目睹了此事,消息才很快传到西藏。于是,西藏不远万里遣使清朝,并呈上喇嘛的颂文。颂文中称,东方有曼殊师利皇帝现世。所谓'曼殊师利',其实就是文殊菩萨。他们把清朝皇帝生拉硬拽地说成文殊菩萨,称东方曼殊师利皇帝现世,将要一统天下。

当然,把曼殊师利等佛名用于人名的做法是有例可循的。蒙古酋长们身上就曾有过这种情况。西藏巧用此法,为的就是与新兴的强大政权建立关系。当时,蒙古也有著名喇嘛前来向清朝皇帝献礼,带来了元世祖忽必烈攻打日本时铸成的佛像。此佛名为'摩诃迦罗',翻译成日语就是财神。但它不同于日本的福神,是更为凶狠的一种神。

据说,此佛像所经之地,国家必将实现统一。蒙古献来摩诃迦罗佛像。西藏又有喇嘛远道而来,巧言煽惑,说清朝将一统天下,甚至鼓动清朝在奉天都城的四方各建一塔,声称宝塔建成之日,就是满洲一统天下之时。

沈阳东塔

如今辽宁沈阳的四个方位仍有东塔、西塔、南塔、北塔四座宝塔。日俄战争时,四座宝塔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依然被保存了下来。由于西藏喇嘛的这番溢美之词,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不仅开始信奉喇嘛,建造宝塔(宝塔建成时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已经去世了),而且还在寺庙里四处立碑。当时的碑文都以四体文字书写。

满文自不必说,除此之外还有蒙文、藏文和汉文。这时的清朝虽然尚未实际统治西藏,却已经有想要一统这四种语言、四个种族的念头了。由于这时的清朝实际已经信奉了喇嘛教,所以明末有名的年轻将领袁崇焕在与清兵时战时和的过程当中,居中的使者就是一个喇嘛。日本战国时代也有过和尚做使者的事情。

袁崇焕画像示意图

总之,袁崇焕曾经通过喇嘛与外族交流沟通。如上所述,清朝初期,清朝皇帝就已十分信奉喇嘛教。尤其到雍正帝时,雍正帝既笃好禅学,也信奉喇嘛。做了皇帝之后,雍正帝还将原来的亲王府捐给喇嘛教建造寺庙。

再后来,乾隆帝逐渐接受儒家思想,不再特别尊崇喇嘛,只是出于安抚蒙古的考虑才继续信奉喇嘛教。乾隆帝关于喇嘛的认识,在《喇嘛说》碑文中已经写得十分清楚。这份碑文反映了清朝对喇嘛教认识上的转变,已在展室展出。为能说明这些情况,此处特列出了这两份材料。

可见,清朝起初虽然实际信奉喇嘛教,后来却把它当成一种政治手段。总之,清朝与西藏通过喇嘛教建立起了非同一般的关系。到乾隆帝时,清朝信奉喇嘛教除作为政治手段以外,也有一种夸耀统一不同民族功绩的心理。元明时期,蒙古人已经开始信奉喇嘛教,并将大藏经即一切经翻译成了蒙古文。这些蒙古文藏经大多放在奉天。元朝的摩诃迦罗佛像曾被献给清朝皇帝,这些宝贵的经文就是在那个时候一同被带去的。

康熙帝画像示意图

康熙帝时,中国的一切经文开始有蒙文和藏文两种版本。这些版片刻造十分精良,如今可能仍然存在。乾隆帝时,清朝产生了把藏经翻译成满文的想法。当时,与其说是出于信仰需要,不如说是为了复兴满语,才会把如此大部头的藏经译成满文。

乾隆帝还特意请来章嘉胡图克图喇嘛商讨此事。章嘉胡图克图喇嘛住在北京城东北方向的嵩祝寺。他不仅学问极高,德高望重,而且手握大权,为助乾隆帝翻译满文藏经,鞠躬尽瘁。如此,满文藏经才得以面世。这满文藏经只藏于奉天四塔中的北塔法轮寺,寺里还有诵读满文藏经的喇嘛。

日俄战争期间,日军从北方进攻奉天时,俄军在此扎营过夜,北塔寺的藏经被搞得残破不堪。这些残破不堪的藏经被日本人带到了日本军政署。日本军政署后来又将这些藏经带去日本。如今,这些藏经存放在东京大学。

由于日俄战争期间的日本京都大学还没有文科,这些藏经便都放在了东京大学,不然肯定就放在京都大学了。虽然有所缺失,但日本或多或少地收藏了清朝的满蒙藏文藏经。

《同文韵统》

总之,清朝与西藏的关系十分密切。此外,乾隆帝认为,藏文与梵文关系密切,西藏文字又来自印度,对研究音韵学意义非凡。于是,他开始组织编纂《同文韵统》。章嘉胡图克图等人也参与其中。《同文韵统》主张各国音韵同源同本,很有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清朝与西藏的关系不仅存在于政治方面,还存在于语言方面。实际上,中国真正征服西藏,把西藏疆域划入清朝版图,并派遣驻藏大臣是在康熙年间。当时,西藏发生内乱,并遭到蒙古地区的汗王侵略。清朝派兵助其平定内乱以后,才与西藏有了领土上的关系。所以,清朝与西藏是先有宗教关系,后有领土关系,再后来才有了语言上的关系。这就是清朝与西藏之间的关系。

准噶尔部位置示意图

准噶尔部和回部如何被清朝征服?

虽然清朝在建国初期已经征服蒙古,但征服的主要是漠南地区。其势力几乎没有进入西部的青海地区。清朝最初统一的就只有这些地方,尚无外蒙古地区。当时,外蒙古到新疆一带,准噶尔部势力日盛,跋扈一时。

准噶尔部是厄拉特蒙古的一支部落,清朝康熙年间势力达到鼎盛,在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统一蒙古、新疆一带。最终,噶尔丹与康熙帝正面交锋。战争持续多年,以噶尔丹的失败告终。噶尔丹服毒而亡,康熙获胜。

虽然清朝官方史籍把噶尔丹说得很不堪,可毕竟他们互相为敌,所以不能只听清政府的一面之辞。有本史书名叫《秦边纪略》,根据此书历史记载,对噶尔丹赞不绝口。这本书写到,噶尔丹是蒙古人心目中的英雄,后来虽因未得天时地利而败给康熙帝,但势力一度十分强盛。康熙帝也为能与噶尔丹这等英雄人物一较高下,亲征朔漠地区,写下了《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平定准噶尔部示意图

如此,康熙帝的势力首先扩张到了蒙古地区。准噶尔部的残余势力后来还在新疆屡屡作乱,到雍正乾隆年间也时常作乱。尽管清朝深受其扰,但御驾亲征只有康熙帝时那么一次。当时,从内蒙古到新疆以东的部分地区都已划入清朝版图。

乾隆时期,回部也被划入清朝疆域。回部是信奉回教的地方,大多是维吾尔族的聚居地。《秦边纪略》中还称,乾隆时期,清朝征服回部,将现今新疆地区的两万余里疆土划入治下。虽然书中的表述可能有些夸张,但今天中国版图上的新疆地区的确是乾隆时期打下来的。

回部地理位置示意图

如此,除之前的四个种族以外,清朝又统一了回部。后来也时有动乱发生,譬如道光年间,张格尔在新疆发动叛乱;同治年间又有阿古柏在新疆作乱——左宗棠还亲自前往平乱。虽然时有动乱发生,但乾隆年间,满人得以统一回部。乾隆帝对此颇为得意,还组织编纂《伊犁剿讨志略》以及关于西域的《皇舆西域图志》。总之,收服回部是乾隆帝的得意功绩。

乾隆皇帝画像示意图

结束语

随着清朝版图不断扩张,乾隆帝在语言上日渐自负。先前,康熙帝已经有保护国语的想法,开始主持编修《清文鉴》。后来,乾隆帝采用满、蒙二文,主持编修《满洲蒙古合璧清文鉴》,不久之后又采用满、蒙、汉三文,编修《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接着又陆续编成《四体清文鉴》和《五体清文鉴》。

《五体清文鉴》是一本满、汉、回、蒙、藏五种文字对译的辞书,是乾隆帝彰显自己丰功伟绩的成果。同时,乾隆帝还主持编修《钦定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为归附自己的王公撰文作传。此外,为了统治蒙古,清朝设置了理藩院,根据以前的蒙古律令,以满、蒙、汉三种文字制定理藩院法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前有老爹奠定基业,后有老弟入主中原——皇太极真的拉胯吗(五)
西召,那一座承载着400年时光的庙!
清朝皇帝是如何看待元朝的?
探秘!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家!(可不是故宫啊!)
双桥·清乾隆·普宁寺大乘之阁喇嘛塔
避暑山庄里的喇嘛教寺庙群-'外八庙',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