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三巨头,科幻黄金时代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问答
科幻问答
每周日,任何和科幻有关的问题,你来问,我们来答
这期问答,我们来回答关于科幻黄金时代的问题

Q:可以介绍一下黄金时代吗?除了三巨头还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谢谢!
哆啦测星者:第一个问题,先在概念的层面照抄一下维基百科上对黄金时代的标准定义:美国在1938年到1946年之间,科幻小说为公众所熟知,同时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和作品。
在黄金时代之前,美国科幻小说尚属于比较“小众”的范畴,并没有特别出圈。当时刊登科幻小说的主要是纸浆杂志(pulp magazine,定价低廉、层次并不高、纸质很差,很多杂志卖出去人们看完了就扔掉,回收成纸浆,因此被称为“纸浆杂志”)。但黄金时代的到来让科幻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文学更为大众所熟识。
而黄金时代之后,美国科幻迎来了“新浪潮”(the New Wave)时期,这一时期的科幻更“软”,科幻作家从社会科学领域逐渐涌现,作品本身也更多偏重于人文、社会层面,采用了诸多主流文学之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作品风格开始逐渐向着主流文学靠拢。
在这两个时期之间的,就是这个问题的主角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科幻小说除了数量暴增、质量提高、社会影响力增长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作品倾向于一般概念中的“硬科幻”,作品倾向于星际战争、宇宙飞船等等,技术元素鲜明。
论及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除了作家之外,我想特别介绍一位编辑:约翰·W·坎贝尔(John W. CamPbell,1910-1971)。坎贝尔时任《惊奇科幻》(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此杂志多次改名)的编辑。任职期间,坎贝尔发掘了诸多科幻作家,也在杂志上发表了诸多名作,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阿西莫夫的《基地》就曾经连载于此杂志。海因莱因也在《惊奇科幻》上发表了诸多小说,此外还有一些虽然不太被中国读者所知,但是却在科幻文学领域享有盛誉的作者,如A·E·范·沃格特(A. E. van Vogt,1912-2000)、西奥多·斯特金(Theodore Sturgeon,1918-1985)等等。坎贝尔也被称为“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可以说,如果没有坎贝尔,整个科幻小说史的面貌都会为之改变。
论及其他作者和作品,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波尔·安德森的《宇宙过河卒》(Tau Zero)、菲利普·迪克的《尤比克》(Ubik)。《宇宙过河卒》技术知识丰富,情节曲折,富有史诗感(这本书是我在硕士阶段一门关于星际航行可能性的研讨课程的推荐书,是在众多技术和物理书籍中的唯一一本科幻小说),《尤比克》有着浓厚的迪克风格,在精细的科学设定中充满离奇感,蕴含丰富的思考同时又富含悬疑色彩。
同时期的短篇小说之中,也有不少都在科幻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方面推荐阅读由詹姆斯·冈恩编纂的科幻小说集《科幻之路》(The Road to Science Fiction)第二卷到第四卷的部分篇目。
当然,时至今日,黄金时代这个名词已经扩大了它的内涵。那些有着丰富的技术设定、舞台是无垠太空或者漫漫星海的科幻小说,都可以说具有黄金时代的风格。刘慈欣、王晋康和何夕等中国现代科幻作家也都创作有这种风格的科幻作品。未来局的平台上也发表了若干篇类似风格的作品,如靓灵的《颗粒之中》 《黎明之前》、索何夫的《幽灵之船》(上)  (下)、万象峰年的《战争,飞蛾,流萤》等等。

Q:求推荐能看得人很激动的,能让人一秒入科幻坑的,伟大的黄金时代风格的短篇!
圈圈: 
《冷酷的方程式》
1954 年发表在《惊奇杂志》上的《冷酷的方程式》,由美国科幻作家汤姆·戈德温创作,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塑造者约翰·坎贝尔责编。这篇小说被认为是 1965 年以前科幻小说界最好的作品之一,更被美国科幻学者詹姆斯·冈恩称为“科幻小说的试金石”。
说这个短篇伟大,伟大在什么地方呢?
当你想向一个对科幻有兴趣却一无所知的人,快速讲清科幻到底是个啥时,你就可以将这个短篇甩向他,说:“这上面有科幻小说灵魂的味道……”
阅读这篇小说,了解围绕它的各种争议后,他将理解科幻的意义:作为一种思想实验,拷问人在基本生存层面上与世界的关系。
从这篇小说开始,你还可以继续向他解释,什么是披着科幻外皮的猎奇小说?科幻小说与文学小说的本质差异是什么?大刘笔下人物为何会“脸谱化”?……
这篇小说,将成为他理解整个科幻世界的起点。
《冷酷的方程式》收录于未来事务管理局编选的“科幻遇见大语文”《冷酷的等式》中,这本科幻选集涉及宇宙探索,航天工程,物理数学等主题详情可见👇
《霜与火》
雷·布雷德伯里是科幻小说黄金时期四大才子之一(另外三人为范·沃格特、罗伯特·海因莱茵、艾萨克·阿西莫夫),我们可以把他看作天赋型的科幻作家。
什么叫天赋型的科幻作家呢?
我理解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科幻这种类型的限制,或说拓宽科幻原有范围,将自己的独特风格融入到科幻创作中去的作者。
三个关键词总结雷·布雷德伯里的风格:文学性的笔触、古典式的怀旧感伤、奇幻科幻相融的奇思妙想。
《霜与火》这篇作品就格外能体现雷·布雷德伯里的创作风格。小说有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生存与意义,主角追寻生活新可能的历程很抓人,文笔华丽有力,开篇对孩子的诞生与生存恐惧的那段描绘格外让我触动。
引用一段:
诞生快得像钢刀的利刃;孩提好似白驹过隙;青春就像电光火石;壮年犹如南柯一梦;中年时代无异是荒诞的神话;风烛残年不可抗拒,转瞬即至;死亡临头是命中注定的必然归宿。
此外,雷·布雷德伯里还有《火星纪事》《华氏451度》等曾经改编为电影的经典之作,直到今天,雷·布雷德伯里仍有着大批读者……有了雷·布雷德伯里的夜晚,还需要什么男朋友?
对这篇小说的具体解读,可以参考科幻完型手册3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与真正的作家相差一个火星的距离
读《写作的禅机》:写作的终极秘诀,其实仅两个字——坚持
创作到底有没有捷径?天才作家告诉你
西方科幻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问答
写作的灵感从哪里来?写作的“禅机”来告诉你这个奥秘
雷蒙德·威廉斯论科幻小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