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家诗(一百二十七)——长安秋望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律诗部分。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品鉴的是来自于唐代诗人赵嘏的《长安秋望》。作者赵嘏,我们在前面七言绝句的系列中学习过他的作品,对这位诗人也算相当的熟悉了,所以在这里就不再做介绍了。

下面来看这首诗的题目“长安秋望”,顾名思义,就是在长安城的秋日里登高远望。那其实这首诗就是诗人因为科举没有考中,而寓居长安时,恰逢秋日时节,见到眼前一片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而写下了这首作品。

我们先来看首联“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云物”就是指天空中的云雾。“凄清”即凄凉清冷之意。“拂曙”即拂晓,指天将亮还未亮的时候。“流”即流动。“汉家宫阙”在这里是指代唐朝的宫殿。“动”在这里是萌动、触动的意思。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拂晓的云雾带着凄凉清冷的寒意,在天空中缓缓飘动,那些高耸壮丽的皇家宫殿也已经呈现出一片深秋的景象。

再来看颔联“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残星”即拂晓时天上稀疏的星辰。“横”即渡过,越过的意思。“塞”即关塞。“人”在这里指诗人自己。所以,这两句诗所要描述的就是,此时的天上还闪烁着几点稀疏的星辰,以及那些飞越关塞而南去的大雁,一阵悠扬的长笛声中,我倚着高楼,独自远望。

接着看颈联“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紫艳”即艳丽的紫色。“半开”就是指似开未开的样子。“篱”即篱笆。“红衣”是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读作‘主’)”是指水中的小块陆地。所以,这两句诗所形容的就是,竹篱边上紫艳的菊花,半开未开的样子,显得那样的静雅,水边的莲花,红衣落尽,看着便让人感到无尽的忧愁。

最后看尾联“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鲈鱼正美”是引用的一个典故,说的是西晋年间,一个叫张翰的江苏人,在外地做官,因为秋风起,而思念起家乡鲈鱼的美味,便毅然辞官归去了。“南冠、楚囚”同样也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说的是楚国人钟仪戴着楚国样式的帽子被囚禁在晋国军府的故事,后世便以“南冠”指代囚犯或战俘。这里“南冠”就是指楚国样式的帽子。所以,这两句诗所要表达的含义就是,虽然家乡的鲈鱼正到了肥美的时节,但我却无法归去,只能头戴着南冠,像囚徒一般留在这里。

我们看,诗人羁旅长安,归思正浓,又恰逢秋日时节,眼前的景物,让他的这份情感更加的强烈。秋日的清晨,天高气清,连天上的云雾都带着凄清的寒意,整个长安城都呈现出一片浓浓的深秋气象。在悠悠的笛声衬托下,诗人愈发的感到孤独寂寞,只得独自倚楼,眺望着远方的风景。无论是寂静的在竹篱边半吐芬芳的菊花,还是已经落尽红衣,一片枯萎凋零的水中莲花,都更加增添了他那本就已经不堪的忧愁。看天空中那几点稀疏的残星,显得如此的落寞凄凉。而从北方关塞飞越而来,将要南归的大雁,更是让他不由得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连大雁都能够自由的飞回南方去,而我却只能留在这里,无法感受家乡的那份温暖。此时此刻,真的希望可以像西晋的张翰那样义无反顾的为了鲈鱼的美味而回到故乡,只是那样美好的愿望终究无法实现,现实总是无比的残酷,我也只能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如楚囚一般困居高城之中,独自惆怅悲伤。我们说,这种因羁留他乡而产生的浓浓思乡之情,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也因此出现了更多的传世佳作,供人们去诵读、去聆听、去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嘏《长安晚秋》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残星几点雁横塞”赵嘏五首名诗:《江楼感旧》《长安晚秋》《寒塘》《宿楚国寺有怀》《赠别》赏析,语言疏朗流畅,音律圆熟
诗词鉴赏:【唐】赵嘏《长安秋望》
赵嘏进士落第,滞留长安,写了一首诗,大受杜牧赞赏
赵瑕《长安秋望》中的心境(康有山)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