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忆周广仁先生的二三事
  • 前些天因为参加了赵晓生大狮在北京的钢琴研修班,所以多日文章未更新,还望见谅!

  • 在研修班的最后一天下午,很意外地,刚过了88大寿的周广仁先生竟然到场了,并且与我们一道听了一下午赵大狮的课,还讲起了她童年学琴的往事。悠悠岁月70余年的消逝,听一位长者讲昔日学琴的经历,仿佛昨日一切都在眼前重现一般,不由得让人颇为感慨。

  • 我读书时,沾了学校的光,也见到了颇多的“大牌”:成公亮出尘、孟文涛耿直、林耀基严谨、杜亚雄灵敏、陈宏宽纯粹、周广仁和蔼、赵晓生潇洒、宋飞低调…所以在这里想写几个关于周广仁先生的小事情,不鸡汤,也不煽情,我只是客观地叙述。


周广仁先生与赵晓生大狮

照片由深圳张海云老师提供


放一首周广仁先生根据信天游《三十里铺》创作的作品:《陕北民歌主题变奏》,并由周先生本人演奏。

一次听周广仁先生上课,应该是10多年前,是2005年吧?那时她来武音作讲座,上大师班。

记得第一节课是附中高中部的两个小孩子,演奏的曲目是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1乐章,地点是当时综合楼的学术报告厅。

小孩开始演奏了,周先生端坐在旁边看乐谱。

可能因为周先生这位老师实在太大牌了,中国钢琴教学的泰斗级人物在听自己弹琴,两个学生明显有些紧张,效果肯定要比平时练习打折扣的。

而台下坐着的某位老师,听到两个孩子弹错音或配合不上时,一直在皱眉顿足,很明显的就是专业老师,哈哈!

待学生弹完,周先生站起来,先是赞扬了两个孩子弹得非常好,很好听!却并没有接着就讲授这个作品,而是跟学生聊起天来。问她们多大了?住在学校吗?平时都喜欢玩什么…啪啦啪啦,大概花了5分多钟的时间与孩子拉家常。

直到感觉到两个孩子慢慢的放松了,不再那么紧张以后,才开始把话题转到莫扎特的这个作品上,慢慢的开始讲授,哪里需要互听、哪里是补足、哪里是对答、哪里是配合、莫扎特的音色该怎样处理…

一节课以后,两个孩子的演奏上,明显学会了怎样去倾听对方的演奏,而不是各自为政地弹琴。

这就是周先生的本事。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1乐章

  • 直到我现在也从事钢琴教育,回忆起当年周广仁先生的这节课,我才由衷地佩服起来。先不论学问的渊博与音乐的真知灼见,作为老师能觉察到学生心理紧张,这个不难,但是能通过语言的沟通,包括说话的语气,脸上的表情…能在5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对自己放下紧张,打开心扉(台下还有上百号人),并一直配合她们,把握着上课的节奏,这才真的是功力!

样还是那次的大师课,接下来的第二节课也是一位附中的孩子,上课曲目是李斯特改编舒伯特的《水上致歌/Auf dem Wasser zu singen》(D.774)。

待学生演奏完以后(这个家伙倒没紧张),周先生先是对大家说了声对不起,自己并没有听过这个作品,在这里是第一次听到,然后再去说自己根据这个音乐的乐谱所看出的一些见解:伴奏型应该是描写水的波纹,然后旋律是歌声的咏唱…并且与学生一起在探讨这个作品的表达方式。

李斯特改编舒伯特的《水上致歌》(D.774)

  • 人总有自己知识盲点,没有谁敢说自己是博古通今,所有东西都知道的。但对于像周广仁先生那样的地位,敢于当众去承认自己不知道某个作品,我觉得这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其实她完全可以只说作品,把学生忽悠过去,我不是没见过这样的老师,可是周先生并没有这样。承认自己不知道某个东西很掉价吗?没有,这完全无损周先生在钢琴界的地位。什么是虚怀若谷?这就是周先生给我的感觉了。

后一个事情是07年的时候,同校一位男同学去考中央院音乐学系的研究生,但说老实话,这位仁兄的成绩实在马虎,所以…考不过。

当时他滞留在北京还没回武汉,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然后到处打听到了周广仁先生家里的电话与地址,直接奔去周先生家里向她求教(空手去的,没带任何礼物),诉说自己考研没通过的迷茫,不知以后是否还从事音乐的专业好…

面对一位素不相识的学生,周先生整整陪他聊了差不多一个下午,安慰他、开导他…最后把他送出门。

  • 后来这位男生告诉我这个事情时,真的让我很感慨,也对周先生的为人更加尊敬。其实按照她的地位,确实完全可以不必理会这个同学的,只需要一句有事情忙即可。然而她没有,只是很耐心地倾听,开导。也许我不用再多说什么,这就是周先生的为人吧。

PS:服我的记忆力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广仁先生的小目标
钢琴泰斗周广仁先生90大寿,全国琴童一同祝您生日快乐!
但昭义教钢琴做了什么?“半路出家”却成为冠军教练
文史 | 周广仁:永远的中国钢琴女神
但昭义 | 怀念恩师
学钢琴是滋养,不是为了做“工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