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沐言恋爱学:原生家庭带来的沉思,才能更好的进行挽回
沐言恋爱学:原生家庭带来的沉思,才能更好的进行挽回

01
沐言今天的标题为什么这样写呢?
因为从心理学出发,我们每一个人心理对于亲密关系的映射,就是会变成一种结果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里面的依恋模式,决定了将来在婚恋关系中的依恋模式
比如,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将安全感建立在父母身上,没有自我,那么在长大之后,也不懂得如何建立自身安全感,总是希望通过依附自己的另一半来找寻安全感,那么便永远没有办法体会到爱情的幸福感
每一个人的每一次恋爱,其实都是在重复个体与父母的依恋模式,从而衍生出来的心理对抗机制
如果我们幼年和父母无法建立亲密依恋,成年之后,也很难学到建立亲密关系的正确方法
于是很多人发展出各种防御机制,以避免在亲密关系中被抛弃
男人常见的防御机制是:
“我要更加成功,赚更多钱,有钱就有女人,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
女人常见的防御机制是:
“我要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的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
这些自我防御策略,都是在童年时,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信念
这些信念让我们主观认为,可以活的更好,并且,很有可能在无意识中,像木马程序一样,暗中操纵我们的一生
这些对抗机制的异同,也是因为各自父母,以及国家文化和教育,对每一个个体的不同影响与预期造成的
如果一个小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是父母对家庭共同建设的付出
孩子在模仿父母的同时,接受了被认可的暗示
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把“付出”当做亲密关系的示范,日后就会变成一个以“付出”的方式,来得到亲密感、得到安全感的人
这样的暗示之下,他们的对抗亲密心理公式就变成了:
付出=一直被爱
不付出=被抛弃
02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亲密模式是:
TA必须懂得付出、TA必须事事做到完美、才有资格获得爱
那么这个人必须足够体谅、理解伴侣,才能被爱
即使,这种爱的获得并不真实,很多时候都在牺牲自我需求,那么TA也是心甘情愿的
为了满足恋人需求,需要时刻的维持自我完美形象,不断的付出,不断牺牲自我需求和意志,整个人的生活只会越来越糟糕
可惜,事与愿违,TA越是需求这种完美主义下的爱情,这种爱情就会离TA越远
TA越是认为持续付出、事无巨细,才能获得爱,满足对方
自己只要学会拒绝对方给予的“好”,自己就是一个“完美恋人”
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动的被抛弃
但是,往往如此,对方才有了抛弃TA的资本和借口
所以,沐言才经常讲:
“爱人之前,先学会爱己”
“多关注自我情绪和感受,把自我放在第一位”
越是害怕失去,你就越是会失去一些什么
越是想要一段不分手的爱情
往往越是背道而驰,露水情缘
我们总是害怕出错,就越是容易用一种错误的方式,来维系长期关系
用持续付出,牺牲自我来维持自身没法产生的安全感,就是在亡羊补牢,答案永远都是错的
 
人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人也没办法维护好认知之外的亲密关系
所以
有些东西还是要学习与了解的
以上
谢谢关注与支持
END

余生只做两件事:授业解惑;开智传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我们时常会感到脆弱? 丨脆弱背后的防御机制
要想改变回避型,先从认识ta的原生家庭开始
成年人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小时候没有被母亲照料好的人,容易有这三种性格问题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糟糕的原生家庭,并不等于糟糕的人生
“我在家里,得了抑郁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