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奢靡至极的宋代北苑贡茶,前不见古人,最好也后无来者

贡茶制度,由中唐开始实行,经过五代十国,到了宋代,发展到了极致。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北苑贡茶。

撵茶图 南宋 刘松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明在南方,为什么叫北苑贡茶?

宋代的北苑官焙,在今天福建省建瓯市东部的东峰镇凤凰山一带。

而北宋的都城在汴梁,现在的河南开封,按方位的话,该叫南苑,为什么叫北苑?

其实这和南唐有关,后主李煜他爸爸李璟灭了闽国,让金陵禁苑北苑使管理建州贡茶,所以叫做北苑茶。

李煜投降归顺北宋,北苑茶的名称沿袭下来,以至于被误认为地名。

 陆金喜复原兔毫釉点茶茶器(CCTV《 一槌定音》)

前不见古人,后最好没来者

北宋以前,贡给皇室的茶,和庶民喝的茶,形制一样,无非质量好些,茶饼还是一样的茶饼。

到了宋代,皇权加强,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显示我赵家天子和别人不一样,定下规矩,用特制的龙凤模具,压制茶叶,做成大家熟知的龙团凤饼,从此成了贡茶的定制,延续下来。

《宣和北苑贡茶录》附图

第四位皇帝宋仁宗时期,那个书法和苏东坡齐名的蔡襄担任福建转运使,创制出了小龙团,精致异常。

宋仁宗很喜欢小龙团,连宰相这种顶级官员,都轻易不肯赏赐。

欧阳修得到一片,舍不得喝,珍之重之地收藏着,偶尔才拿出来,宝贝似地欣赏。

《宣和北苑贡茶录》附图

第六位皇帝宋神宗时期,福建转运使贾青制作出密云龙,茶饼之上,云纹细密,工艺精美绝伦,更超小龙团。

皇亲国戚都难得赏赐,向帝后讨要,搞得当时的宣仁太后不胜其烦,恨不得罢了密云龙,别再贡了,糟心。

宋神宗的儿子,哲宗年间,又搞出了瑞云翔龙,精致程度更上一层楼。

《宣和北苑贡茶录》附图

到了宋哲宗的儿子,宋徽宗时期,贡茶登峰造极,绝对前无古人,到了今天,也没有来者。

贡茶数量上,新添了几十种,什么御苑玉芽,什么万寿龙芽,什么无比寿芽……光看名字,一股帝皇奢华感就扑面而来。

《宣和北苑贡茶录》附图

其中的巅峰是龙园胜雪(也有文献叫龙团胜雪),可以说达到了人类手工工艺的极限,再也没有精进的空间了。

漕臣郑可简为了讨好宋徽宗,将蒸好后的茶芽, 摘去外面的两小叶, 只取中间的一缕细芯,用珍贵器具盛清泉水浸渍, 叫做银线水芽,莹洁光亮, 仿佛银线一般, 极细,极嫩。

然后用银线水芽再制成饼茶, 取名龙园胜雪。

《宣和北苑贡茶录》附图

如此登峰造极的茶,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肯定喜欢得紧?

但宋徽宗最喜欢的,还是“白茶”。

《宣和北苑贡茶录》附图

别误会,没穿越,这白茶和现在不同,依然是饼茶,原料取自一种罕见的茶树品种,芽叶玉白莹薄,或许类似安吉白茶,芽叶异化变白了。

宋徽宗本人在《大观茶论》里说,这种茶树全国仅十株左右,产量非常低,精心做好之后,质量无与伦比。

南宋初期,建州茶贩起义,宋高宗无奈之下,大量罢免了北苑贡茶,不久又恢复了北宋末年的旧制。

饮茶图 南宋 佚名 弗利尔美术馆

好茶的标准,是有茶假冒

贡给皇帝的茶自然真真的,但建州作为北苑贡茶的产地,生产的建茶受到追捧,产量有限,关系到银子,造假就很难避免了。

一种造假是用外地茶叶掺入本地茶叶中,这算良心的,毕竟都是茶,口感不同而已。

还有一种,掺入茶叶之外的东西,比如柿叶,桴槛叶等等。

写茶诗最多的人陆游去蜀地当官,几乎天天写日记,在《入蜀记》里说,建茶以前掺杂米粉,后来掺山药,近两年来,又掺杂楮树的芽叶,和茶味差不多,只是梅雨过后,气味会散失。

行书尊眷帖 南宋 陆游 故宫博物馆院

宋之后,浮靡奢华的饼茶盛极而衰,逐渐式微。

到了明朝,不占主流的散茶慢慢流行开了,浮华风格变成了清雅自然,向现代饮茶方式演进。

我有龙团古苍璧,九龙泉深一百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皇帝”的贡茶如何与众不同?
宋代精致的“龙团凤饼”茶
从王婆卖茶谈宋代茶文化
干货 | 爱喝白茶的你分得清 "北路银针"和"南路银针"吗?
水解《大觀茶論》之五 鑒辯 白茶
宋徽宗赵佶简介及主要成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