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解《百家姓》:宋朝的华夷之辨(一)

斯文在我,我在斯文~

正解经典

经典者,文化精神之源头也。解经典者,揭示文化精神与读者也。然今之解经有以西解中者,有以今解古者,有以小人解君子者,有以臆念解大道者。

正解经典者,各方家以中华文化精神解经典、诗文、蒙学者也,尤重经典之语境,活态之形式,以求探其本意,用于今日,虽不能期于必得,然与诸君共析之可也。

——徐健顺 谨记

徐健顺老师  我爱斯文微信公众号平台

为什么中国有《百家姓》?《百家姓》在蒙学中排名第二,我们经常说“三百千”,但现在《百家姓》对“三”和“千”来说,还有《弟子规》来说,又是最不受重视的。很少有学校去背《百家姓》,好多人反对《百家姓》,为什么呢?说它没有意义。你看,没意义,背了一堆乱码,没意义,不像《三字经》有点意义,《弟子规》有点意义,更不像“小白兔白又白”有意义。说了学习了中国的姓氏知识,知道了哪些常见的姓,这好像有点意义,又好像没多大意义。所以要解释一下,《百家姓》是怎么回事。

《百家姓》是什么朝代的?当然有不同的说法,但主要的说法是宋朝的,所以赵排第一,他们家皇帝姓赵。《百家姓》讲的是什么呢?华夷之辨,就是孔子作《春秋》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华夷之辨,就是中国人跟外国人有什么区别。说国籍不同,这不是区别,说血缘不同,这不是区别,说会说中国话,那也不是区别,都不是。孔子说华和夷的区别在哪里?什么是中国人?就是有共同的文化信仰,共同的社会理想的一群人。中国人就是相信万物一体,同生共荣的一群人。《千字文》怎么说的?“鸣凤在竹,白驹食场”,一个好的政府,一个好的国家,或者一个好的民族,什么叫做好的状态?鸟儿在树林里自由地鸣唱,马儿在草地上自由地吃草,所有的动物都自由地生长。下一句是什么?“化被草木”,所有的植物也受到恩惠自由生长。再往下一句呢,“赖及万方”,所有的无机物都受到恩惠,自在地存在。这就叫一个好的时代。

但是今天大家认为什么叫好的时代?什么叫好的政府?就是GDP很高,每年的经济发展多少多少。古人不是这样的。凡相信万物一体,同生共荣的,为中国人,不相信这个的,认为世界就是竞争,就是利益的争夺,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什么信誉可言,我们就是个利益的争夺,凡这样的为外国人,这叫蛮夷。中国人这个概念,汉族这个概念,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不是个民族的概念,它是个文化的概念,凡有这个文化理想的就叫中国人,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什么语言,什么血统,什么习俗,你信仰这个就是中国人,不相信这个就是外国人,这就叫华夷之辨。

我们现在讲平等,讲文化之间的平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是平等的,但是在孔子那里是不平等的,中国的文化高于其他周边的文化。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是人性的文化,他们的文化弱肉强食,比较多的是动物性,所以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你们就算有个国王,政治稳定,也不如我们没国王乱着呢,为什么?你有了国王也是领着打打抢抢,就这意思。

《百家姓》是宋朝的,宋朝是个什么朝代?它的国际环境是怎样的?所以宋朝人特别重视华夷之辨。《红灯记》有一段唱我们都会吧,“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他们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他们都是我们家的人,我们是一家人,《百家姓》就是这样的意思。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人。

这些姓有一些原来并不是华夏民族的,但是到了宋朝,已经是华夏族了,比如赫连、宇文、慕容等等,原来都是鲜卑和匈奴的姓,这时候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但是里面没有完颜,没有耶律,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变成中国人。更没有奥巴马。今天如果我们再编《百家姓》,很多姓又会进来,但是还是没有奥巴马,除非有一天他相信万物一体、同生共荣,我们就把他放进去,也吟诵一下,是不是?《百家姓》干什么用的?从小教育孩子,我们这些人是中国人,和外国人不一样的,我们有民族的骄傲感,这是华夷之辨。

现在好多人讲《百家姓》,是讲姓氏起源,然后讲这个姓的历史名人,一个姓一个姓地捋出来。这样讲不是把《百家姓》讲反了吗?本来我们要说的是一家人的意思,你这么讲,一个姓和一个姓都没有关系,自成一脉,这有什么意思?讲完这四百多个姓,再接着讲美国的姓不也是一样的讲?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啊,这样讲《百家姓》就真的没有意义了。不但没有意义,还有反作用。天天讲你这个姓跟我这个姓有什么区别,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一起生活?

讲《百家姓》,要讲这个姓是怎么进入的中华民族,当初为什么要进入中华民族,还记得吗?当初你们是多么高兴,华夏人又是怎样地欢迎?然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你这个姓氏的祖先,是怎样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理想而献身,而奋斗。你这个姓氏的祖先,是怎样与其他姓氏的人互帮互助,融合共生。你知道你这个姓氏的祖先们,一共娶了多少姓氏的女子?你们这个姓氏的女子们,又嫁给了多少姓氏?这其中有多少淑女贤妇?要多讲讲你们这个姓氏的女人,包括娶来的女人。我们是一家人,这才是《百家姓》的教学目的。所以我呼吁正讲《百家姓》,反对反讲《百家姓》。我们做的蒙学课程,是正讲的。做教学,首先要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


连载说明:【正解经典】栏目每周四更新,本文为栏目第一篇文章,徐健顺教授的“正解《百家姓》:宋朝的华夷之辨”第一部分。

蒙学是最简单的文体,它是童谣体。蒙学的吟诵特点是什么样的?

第一,均匀节律。古诗文的很多文体是没有均匀节律的,是一个自由的节奏,尤其是近体诗,但是也有均匀节律的,比如歌行体。

童谣为什么是均匀节律的?因为孩子六岁之前他不能接受不均匀的节律,他大脑没有发育到那个程度,神经不行的。小孩只对均匀节律有很强烈的反应,所以童谣体是均匀节律的。

第二,句内平调。我们搜集到的这些蒙学传统吟诵基本是一句之内平调的。句和句之间是有高低的,有上中下调,但一句之内基本上是平调的。

为什么是平调,因为六岁之前的孩子还在学说话,平调的字音发的最准确。你要是加上个调,整个的腔就跟着调走,很多时候孩子会把不住那个字音到底读什么。

所以传统的蒙学的吟诵基本上是平调吟诵。你们现在学的矿泉水调,就是普通话平调吟诵,足以应付蒙学了。我主张蒙学吟诵在声韵蒙学之前,完全使用普通话,不读入声字。道理也是这个道理:孩子正在学说话。我觉得很小的时候教他好几门语言好像有点奇怪,但是也有人教的成功,但只是会说几门语言,并不是有很好的语感。我还是主张,不要干扰他,先学好母语。

所以,对于幼儿园来说,我连入声字也不愿意教他,就按普通话,这样就可以了。入声字小学以后再学,这个问题不大。从小的时候说话就要准,每个字声母、韵母、声调要准确,所以我们不读入声字。不读入声字,对有一些蒙学,比如说《声律启蒙》就会有问题,入声字有时在格律的位置上,现在读平声了,那格律就不对了。这种情况下,我主张换掉那个字。所以我们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吟诵”系列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幼教版,不合适的入声字就换掉了。但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吟诵”系列是针对中小学的,这两本书就用了原版,保留了入声字,读出入声字。

第三,配合舞蹈、故事、游戏,这个事情我们过会儿再说,你吟诵了以后就明白了。

第四,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学习,这一点我们也在吟诵以后再说。

现在进入蒙学的吟诵。

蒙学的吟诵从哪儿开始呢?不是从《三字经》,而是从《百家姓》。为什么从《百家姓》开始?因为《百家姓》有一个特点,它的字和字之间没有涵义关系。赵钱孙李,赵跟钱什么关系啊?没关系,它就是一堆字凑在这儿了。

所以《百家姓》就不存在依义行调的问题。我们说依义行调,它没有义,所以就没有调,所以我就可以随便的揉它,体现各种乐感和节奏感。所以这个开始是最好的。这是我们中国很独特的一个东西。《百家姓》是个宝贝,对吟诵来说太重要了。

《百家姓》不是乱写的,你横着看看不出来,你要竖着看,我们看第二列、第四列、第六列、第八列: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吴,原来是上声。华,去声。除了“谢”字之外,偶位字都是平仄对仄平。《百家姓》是大致有格律的。

有格律就有什么?有旋律,你就顺着来就行了,普通话读就行,普通话平声高仄声低,没关系,因为它高低也没意义,你就按普通话读。赵钱,自然是在上面,孙李,自然是下来了,周吴,吴以前是仄声 ,郑王,上去了。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这不就是旋律线嘛。高-低-低-高,这样循环。这也是很多蒙学的特点,吟诵的时候都是高低起伏回环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的嗓子一张一弛,不至于太累,唱起来也好听。

我们开始吟咏,吟咏四行,就到金魏陶姜。我们以八个字一行为单位,各用一个高度的平调,顺序是上中下上,开始。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上调)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中调)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下调)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上调)

很好,大家的高度不一致,这就对了,每个人的嗓音不同,对自己的上中下调的选择就不同。吟诵的课堂就是这样的,这就对了。

我们换一个方式,刚才是上中下上,现在我们变成上中中下,开始。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上调)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中调)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中调)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下调)

很好,这是八个字为一组,现在我们缩小单位,四个字为一组,我的要求是上中中下,开始。

赵钱孙李(上调)  周吴郑王(中调)

冯陈褚卫(中调)  蒋沈韩杨(下调)

朱秦尤许(上调)  何吕施张(中调)

孔曹严华(中调)  金魏陶姜(下调)

好,我们再变换一个,上中下上,开始。

赵钱孙李(上调)  周吴郑王(中调)

冯陈褚卫(下调)  蒋沈韩杨(上调)

朱秦尤许(上调)  何吕施张(中调)

孔曹严华(下调)  金魏陶姜(上调)

现在会了吧,其实上中下调在里面可以很自由的转换的,怎么样都可以的,而且不一定有三个调,你可以do、re、mi、fa、sol、la、si、do都可以用上。这是在调的使用方面的方法。

再说节奏。我们现在的吟诵是一字一拍的,蒙学是均匀节律的,但不一定是一字一拍的,对吧?节奏是均匀的,字音不一定是均匀的。谁来想一下,还可以用什么节奏?

好,三一分,三个字在前面,一个字单独在后面,那就是:

还有别的节奏吗?一三分的,那就是:

还有没有?二二分的,那就是:

还有吗?想不出来了?四个字的节奏,有好多种,还可以把中间两个字放一起:

还有吗?还有,比如空拍的使用,看你想空几拍,比如空两拍:

还有吗?还有,切分音。现在是四个完整的拍子,其实它都是两个半拍构成的,我们可以空半拍唱半拍。比如说我只唱后半拍,这什么感觉:

这就成RAP了。我们也不用每个都这样,比如我只唱二四是切分音:

我只唱第四个字为切分音:

四个字的节奏有多少种变化?不止二十种吧。我们就算二十种,那么两个四字节奏的组合,有多少种?初中学过的排列组合,多少种啊?400种。整个《百家姓》有多少种节奏变化?N种。

▼ 北京崇文少年宫吟诵团

大家可以看看北京崇文少年宫演出的《蒙学联吟》,其中《百家姓》就用到了两个四字节奏的组合:

而这还没完,我们还可以唱一段、诵一段。吟诵嘛,可以吟一段诵一段。我先吟一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那蒋沈韩杨”,接着诵一段,“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可以吗?这样变化就更多了。崇文少年宫那个演出,就是在吟之后又使用了诵,而且诵又变了节奏。大家可以仔细听听。

三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上中下调的组合,不同节奏的组合,吟和诵的组合,《百家姓》有多少种变化?无穷无尽。你会《百家姓》了吧,每个人都会了吧,还用我教吗?还会再找我要录音吗?

没有必要找我录音。我老碰着人跟我要录音:你有没有全套录音?这个不需要嘛,你自己也不需要。你需要记住自己刚才是怎么吟诵的吗?不需要,因为每次都是很自由的,唯一需要把握的是什么?平调、均匀节奏、每个字不倒字。“赵”就是“赵”,一定要往下唱,“钱”往上唱,不能唱倒了,其他的全都是自由的。

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讲堂丨徐健顺教授吟诵教程十三(2) 依字行腔
学习吟诵第二十三课
儿童之中国,犹如中国之幼时。
国学小常识—第二期
百家姓,姓氏头像,第11期,褚,(持续更新)下一期,卫
百家姓里这些姓氏你都读对了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